小学教师王生英:太行山下的“瓦尔瓦拉”(2图)

发布时间:2010-12-17 00:45 |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24日 14:18:13 | 查看:4917次

王生英让同事们看她和胡总书记的合影,分享幸福。 郭炳德 摄

  “在贫困山区,有许多人民教师在呕心沥血地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王生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南省林州市卸甲平小学教师。即使身有残疾,仍坚守在贫瘠的太行山下36年,为了让贫困的孩子昂首走出大山,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人们都说,听她的故事,就仿佛看到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风靡中国的银幕形象瓦尔瓦拉,于是,她被媒体誉为“中国的瓦尔瓦拉”、中国版“乡村女教师”。

  9月14日,是王生英参加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会返回河南的日子。林州市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派出专人专车到郑州新郑机场迎接这位扎根山区36年,立志让山区贫困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小学教师。

  从新郑机场到林州的260公里路上,记者和载誉归来的王生英坐在车里海阔天空地聊着。她拿出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受表彰教师代表时与他们的合影让记者看。令她难忘的是,胡总书记还记得她这个山村教师,一握住她的手,就微笑着说:“辛苦你了,在山区坚持工作这么些年!”

  这是她第二次受到胡总书记的接见,上一次是2004年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表彰会上。

  “是不是上了些年纪的人都会特别依恋故土?”王生英似乎在自问自答,“可是我不觉得自己老呢!”她说,她觉得自己有山里人的特点:铁腿,能跑路;铁嘴,不怕讲话;铁肩,能负重;铁手,有力量。“这次在北京开会,刘延东国务委员握住我的手后有些惊讶地说,‘王老师的手特别有劲儿’。”

  “开学了,我惦记着孩子们。这几天人在北京、上海,可我老做着在山区的梦,梦里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琐碎事。”王生英告诉记者,教育部领导特别照顾他们这些常年工作在山区、边远地区的一线教师。教师代表们参加完在北京的表彰会,又在教育部派出的专人陪同下参观了上海世博会,这让她这个平时很少出远门的山里人,有机会领略世界各地的秀丽风光、科技成果、人文景观……“可我白天参观着世博园,走进遥远的欧洲、非洲、美洲,晚上的梦总也离不开太行山,离不开红旗渠,离不开学校旁边那条流淌不息的洹河,离不开和我朝夕相伴的学生,我的心永远属于山区的孩子们。”

  用一条腿创造人生价值

  9月15日一大早,记者便从林州市驱车来到了卸甲平,赶往位于山崖之上的卸甲平小学。

  与5年前记者来采访王生英时不同的是,当地政府已经在洹河上架起了一座水泥桥,使得汽车可以开到卸甲平小学的崖下。秋高气爽,山崖旁、道路边,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庄稼。小心地将车停靠在山道旁边,步行走过一段长长的斜坡,一拐弯再越过一段只能容下一只羊走过的陡坡,上到崖上便是卸甲平小学的“大门”。

  王生英一大早就来上班了。穿的还是在北京受到胡总书记接见时的那身衣服,干净、整洁,脚上一双女式皮鞋虽不名贵,擦得也像9月8日那样锃亮的。虽然和孩子们分开仅7天,但她却感到有7个月那么长。孩子们还没有来上学,她就顺手拿起一把扫帚,在已经算得上干净的小小校园里扫了起来。

  早上8点30分,王生英回到家乡后的第11个小时,卸甲平小学的国旗已经升起,她和教学点负责人李林生开始给孩子们上课。

  走进那间比较简陋的教室,依旧一边是6名二年级学生,一边是8名年龄不等的“学前班”孩子。孩子们懵懵懂懂地知道,他们的老师刚从遥远的北京和上海回到自己的身边。最为懂事的二年级学生李昭阳能大致地说出“王老师是全国模范教师”这个比较“专业”的名称。随后的课间操上,腿脚不便的王生英在李昭阳这个得力助手的帮助下,参与到全校师生的文体项目“猫捉老鼠”中,校园里一派火热的景象。

  活跃在学生中,虽然身有残疾但却笑容灿烂,这种工作状态王生英已坚持了36年。

  1956年,她出生在卸甲平村。4岁时的一场小儿麻痹症,给这个天资聪慧的女孩留下了后遗症,她的右腿残疾了。但是,倔强的王生英不相信自己真的成了无用的人,她在寻找用一条腿创造人生价值的路。

  还在儿时,眼看伙伴们因为贫穷上不起学,聚集在山上放羊、拾柴,王生英就深刻体会到山里孩子上学是多么不易。于是她暗自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让村里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王生英凭着顽强的毅力上完了高中,1974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民办教师,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王用林老人是卸甲平村原党支部书记,这位70岁的老人亲眼见证了教过镇上两代人的王生英为山区孩子作出的奉献。他还记得,1973年冬天,乡里举行招教考试,50人参加考试,王生英考了第一名。可因为她是残疾人,让不让她当老师,当时大家有过争论。“虽然我身体残疾,但只要思想不残疾,照样能当个好老师!”年轻气盛、斗志昂扬的王生英用这样一句表态,打消了乡里、村里许多人的顾虑,从此走上了从教之路。当上教师那一刻,她暗下决心,要做一棵傲然挺立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太行山区,为山区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为了实现这样的诺言,身患残疾的王生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卸甲平村这个王生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共有6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隔河相望,就是隔山而居,每走一次对她的病腿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从家里到乡里去开会,10多公里的山路,正常人一口气不歇还要走4个多钟头,对她来说更是一次“长征”。她的教学第一站,是距离她家两公里之外的东平村小学。两公里的山路,隔在家里与东村之间的洹河,就成了考验王生英意志的天然试卷。

  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被洪水冲断,这个瘸着一条腿的姑娘便只好绕道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到学校上课。在风雨交加、河水暴涨的天气,她每次都是战战兢兢地涉水过河,然后心有余悸地回望身后,再为自己鼓劲加油,继续前行。

  后来,为了照顾身体不便的王生英,领导将她调到了离她家较近的西平小学。这让王生英感到格外温暖,干劲更足了。

  1978年夏秋季节,连天阴雨。校舍破旧,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学习时间,王生英不顾自己残疾,拿着教科书,踏着泥泞湿滑的山路,巡回到方圆几里内的学生家里上课、布置作业。风里来、雨里去,数次摔倒,又数次艰难爬起来,就这样一直坚持了20余天。每当乡亲们看见这个身体残疾的姑娘一身汗水一身泥巴的样子,总是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着她的手掉眼泪。孩子们则哭着说:“王老师,您不要再挨家挨户地跑了,我们都集中到一个地方学习吧!”

  36年,类似的情形已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每次遇到困难时,站在太行山下,遥望着从山间流出、又奔向远方的洹河,王生英就会想,山区孩子成才太不容易了,只要能送他们走出大山,为社会作出贡献,需要我这个当老师的付出多少,我都义不容辞啊。

  从以家为校到以校为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王生英家乡这样的偏远山区,村里没有条件建设教学点的校舍,于是,王生英的家就成了孩子们的学校。

  后来,村里找了一间旧仓库作为教室,勉强能为学生遮风挡雨。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环境,一夜之间也化为乌有。

  那是一个卸甲平小学所有学生至今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的夏季,一场狂风暴雨冲垮了孩子们赖以学习、生活的校舍,破旧不堪的教室坍塌成一片废墟。王生英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

  没办法,王生英只好领着学生到野外上课。一个破旧的黑板靠在树上、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围坐在荒草地上听课,趴在地上写字、做作业。有一次,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骤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还未来得及转移,黑板便被大风卷走,学生的书本被狂风吹得七零八落。倾盆大雨直泻而下,洪水冲得山石叮当作响,孩子们吓得乱作一团,纷纷抱住老师的腿。王生英尽可能坚强地给孩子们做“靠山”,不断安慰孩子们说:“别怕,有老师呢!”直到家长们来接回各自的孩子,淋得上下透湿的王生英才拖着酸痛的腿回到家里。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场所,王生英和丈夫商量,把孩子们领到家里来上课。就这样,王生英家的里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3个班学生的“复式教室”。

  虽然孩子们有教室了,但家里太拥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王生英常常为此发愁,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可是,当时她的爱人王河生因生病欠了一大笔外债,王生英自己每月工资只有40元,改建教室对他们来说异常艰难。好在王生英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他们决定,就算砸锅卖铁,倾尽所有,也要建成一间教室。

  夫妻俩把家里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拉出去卖了,可是盖房的钱还差很多。于是他们又到邻近乡的砖厂讲情,希望能尽快用上砖瓦,条件是给卖家付利息,才谈妥了砖瓦的事。为了解决木材问题,他们把家里的大小树木全砍了,又到几十里外的亲戚家借来椽子和檩条,解决了建房的原材料问题。

  没有钱请人力,王生英便拖着一条病腿,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他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建成了。从此,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而王生英和丈夫却因建房过度操劳而累倒了。丈夫常常吐血、流鼻血,王生英也多次晕倒在课堂上。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偿还欠下的大量外债,王生英一家人节衣缩食,经常挤出时间到山上拾柴做饭,挖野菜下饭。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日常学习用品。孩子们的衣服脏了,王生英给他们洗;肚子饿了,她给他们做饭;哪个孩子生病了,她还要请来医生给他打针开药;天气冷了,她便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给他们添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说:“我们在王老师家里学习,就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

  王生英曾经教过的学生王帅斌告诉记者,有一次,全班学生正在王老师家二楼的教室里等她上课,一会儿,王老师的丈夫背着她上来了。原来,王生英正发着烧,连上楼的力气也没有了。得知老师发高烧还要坚持上课,学生们都哭了。大家恳求她回去休息,等病好了再来,并告诉老师大家愿意上自习课。王生英不答应,坚持放学后再去看病。待她上完那节课时,学生们哭着把她送下楼。自此以后,班上的同学似乎格外懂事了。王帅斌说,这位离不开学生的老师,让他们明白,心里装着他人的人,永远是伟大的。

  在以后的10多年里,随着国家农村办学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对农村学校的投入逐步增加,林州市在教育资源整合上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横水镇的小学布点日趋合理,农村孩子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从此,孩子们从王生英的家里搬了出来。王生英的工作也先后在东平、桃园等多所学校间调动。

  “不管在哪个学校,王老师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横水镇中心校校长贾怀庆对记者说,“从王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也看到了一个山村教师的淳朴、执著和无私奉献。”

  学生是她最大的财富

  2010年9月7日,王生英冒着绵绵秋雨,来到北京参加庆祝第26个教师节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会。从下榻宾馆乘车到人民大会堂的路上,她像前几次来首都一样,出神地凝望着窗外,深情地回忆起6年前她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在天安门广场照张像,带回去给孩子们看看。

  无论走到哪里,王生英总是惦记着她的学生们,却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孩子。

  想到自己家的娃,王生英总会感到心酸。回忆起数不清的夜里,自己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没人照顾,蜷缩在墙角又饥又渴地喊着妈妈,她就会愧疚落泪。让她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雨天的夜晚,她结束家访和补课,浑身是泥地回到学校,看见姐姐把弟弟搂在怀里,倚着墙角睡着了。儿子满脸是血,女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她把姐弟俩喊醒,儿子一下扑到她怀里,哭着说:“妈妈,你咋一直不回来呀!”这时王生英再也抑制不住心痛,搂着一双儿女,泪水夺眶而出。

  王生英的儿子王关增如今已工作了,他回忆道:“小时候,我总是纳闷儿,人家的妈妈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的妈妈怎么只知道关心别人家的孩子呀!那一年,爸妈为了盖教室,累得生了病,我们饥一顿饱一顿。后来房子盖好没钱安玻璃,妈就把家里给我们做棉鞋的布料全拿出来做窗帘,为学生们御寒。那年冬天,我可是连棉鞋都没有穿啊,气得我一个冬天不愿理妈妈……”

  2009年教师节前,已经上大学的女儿王瑞贤给母亲写来一封信。回忆儿时的情景时,女儿写道:“那时候,妈妈你每天都忙到很晚,我和弟弟几乎天天饿着肚子等你,却不见你回来。又冷又饿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你不是一个好妈妈。每当听别人家的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们就很难过……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你,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读着女儿的信,王生英热泪盈眶。

  对于父母,王生英也深感愧疚。父亲患病卧床那年,她正承担着4个年级的课,床前尽孝只能是弟弟妹妹们的事。即使在父亲病重期间,她都很少能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父亲去世后,这份遗憾久久地留在了她的心里。

  36年来,王生英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她无怨无悔。她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收获。”

  卸甲平村的王帅斌、王政斌两兄弟,忆起少儿时代,声音哽咽。帅斌上二年级时,妈妈因为要下地干活,无法照顾弟弟政斌,就让5岁的弟弟随帅斌一起来到王生英的家庭学校,成了一名学前班的“预科生”。5岁的孩子,淘气自不必说,拉屎撒尿这样的事也得王生英照顾。帅斌记得,王老师总是在弟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父亲病故、母亲改嫁的五年级学生张国振,跟着8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饥一顿饱一顿地过日子。看到他深秋里还身穿一件单衣来上学,王生英就帮他买了新秋衣、新秋裤;六年级学生李朝勤,父母离婚,跟着爷爷生活,没钱买鞋袜,在寒冷的冬季还赤着脚,王生英看到了,硬是拖着残疾的腿,步行几里山路到商店为孩子买来了鞋袜,而她自己,衣服破得补了又补都舍不得花钱去买新的……

  山区教师是清贫的。在王生英从教30多年的生涯里,经济的拮据和精神的富有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统一。当山区民办教师时,她的工资从每月5元、10元、30元、40元涨到转正前的70元,别说贴补家里,就是维持自己的生计也很艰难。而在当时,王生英的裁缝活儿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凭着她的本事和为人,开个裁缝店,挣钱养活全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没有动心。因为山里的孩子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山里的孩子们。

  1985年,王生英的丈夫王河生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帮在东北承包建筑工程的一个朋友做管理,谁都知道这是个挣高薪的工作。但回到家里和王生英一合计,夫妻俩最后的“统一意见”是放弃。

  谈起王生英的经济条件,老人王用林回忆起这样的细节,1988年过春节,王生英家包的饺子全是萝卜馅,只加了两棵葱。“有件事没第二个人知道,记者同志你来了我讲给你,”老人神秘地压低了声音对记者说,“2008年汶川地震,上级不是号召党员交特殊党费支援汶川吗?王生英一次交了2000元!”

  “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为了挣钱就撇下这些孩子我心里实在不忍心呀!”回忆起当年的选择,王生英至今仍然说自己的选择“值得”。

  30多年来,她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了“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志愿。如今,在山民的后代中,多名学生升入了高中、大学,走出了大山,成为投身祖国建设的人才。王生英说:“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昂起头走向社会,这就是我拥有的最大财富!”

  社会没有忘记这位太行山的优秀女儿,王生英获得了诸多荣誉。然而,王生英却说:“我太平凡了,所做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在边远地区,在贫困山区,有许许多多的人民教师和我一样在为孩子们呕心沥血地工作着,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众评

  王生英老师无怨无悔,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地奋斗于教育战线,感动着我们所有人,成为我们林州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的动力。——林州市横水镇东下洹学区校长杨永和

  小时候,我常会在心中责怪妈妈:你究竟是谁的妈妈呀?你咋不管自己的孩子呢?现在,我也身为人母,知道了世界上除了母爱,还有师爱,而师爱需要更加无私的精神。我终于理解妈妈了,在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她就是全体学生的妈妈。——王生英的女儿王瑞贤

  说到底,生英也是在为家乡造福、为社会作贡献,我咋能拖她的后腿呢?——王生英的丈夫王河生

  我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还好说,工作、生活条件简陋一点,多吃点苦就挺过去了,可是王老师是一个腿有残疾的女同志,能一干几十年真不容易。那是有一种崇高的信念在支撑着啊!——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退休教师赵虎林

  我这个山里的女娃子能上到高中,是因为王老师劝说爹娘让我读书,她的关心和热情燃起了我奋斗的理想。如果将来让我选择人生道路,我愿意当一名小学教师,回到我还不富裕的家乡,像王老师一样当一只吐丝的春蚕,为山区的乡亲们奉献自己的力量。——林州市职业高中学生王宁

  在贫困山区,有许多人民教师在呕心沥血地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记者 郭炳德)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