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1-29 00:37 |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07日 08:50:26 | 查看:1358次
为呼应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中国之行,9月5日,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公开信,承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在信中,陈光标还说,“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9月6日《扬子晚报》)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将到中国“劝善”,中国富豪们心情复杂,之前还传出有富豪因害怕被“劝捐”而推辞与两位国外慈善家见面。相比之下,陈光标的表现堪称异类,十分抢眼。这位企业家虽然财富并不算最多,自称“连南京首富都算不上”,但早已是闻名全国的“首善”。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还在全国两会等公共场合呼吁尽快出台遗产税,自费组织企业家去灾区考察劝募,甚至在接受采访时大声喊出“中国应杀富济贫”的口号。身为富人,能有这样的觉悟和境界,令人钦敬。此次做出“裸捐”的承诺,倒也符合其一贯高调行善的作风。
因为高调,所以也始终伴随争议,作秀、为搏名声、为招揽项目积累筹码等,这些猜测从未断过。虽然陈光标已多次解释,并请公众和媒体监督其企业经营,但这些争议并未平息。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陈光标这样的人,不是太多,而是还太少。陈光标有些刻意的“高调”,并不影响慈善的本意,还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般认为,真正的慈善有两个标准,一要是发自内心的需求,二是出于公益,不谋私利。这两点,也是衡量做慈善是否作秀、诈捐的标准。陈光标花自己的钱行善,并勇于将自己置于聚光灯下,愿意接受公众监督,为企业家做慈善树立了榜样。如果他的企业因此获得更大的知名度,获得更大利润和更多机会,只要不违法违规,也是社会对他的奖赏。
在国外,富人做慈善,身后捐献财产,几乎已成惯例。所以,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做法,并不被视为异类,也很少有人怀疑其作秀。其实,他俩到处“劝募”,巴菲特年年拍卖“就餐权”,“表演”的味道更浓。但不管如何作秀,因为慈善活动公开透明,基金运行有序,也不会损及受助者尊严。一切为了慈善,反倒成了佳话。
当然,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背后,有比较成熟的慈善制度和慈善环境,“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已成为世界很多富人的座右铭;但这样的话,中国富人说得不多,听起来甚至有点振聋发聩。在此情况下,陈光标充当了这种新财富观的代言人和实践者。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自发的慈善家。
当前,我们并不缺少富人,也不缺朴素的慈善热情。在汶川、玉树地震后,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后,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动辄上百亿。当然,这些捐款还有“被组织”的成分,善款的使用,还没有达到完全公开透明。一些明星、富人,频繁曝出诈捐、赖账丑闻,人们批评这些人做慈善动机不纯时,对接受捐款方如何使用善款,也心存疑虑。这种慈善困境,因为慈善制度不健全,人们无法充分体验做慈善的成就感,享受必要的优惠,还可能遭遇“习惯性质疑”;另一方面,我们的富人还缺乏行善的自觉和习惯,仍有财富要传给后代的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陈光标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恐怕不太现实。
因此,完善慈善制度和慈善环境,通过遗产税等调节富人收入,是当前更需要做的事。因此,不要把两位世界知名慈善家来访,仅当作一场顶级富豪的大聚会来围观,借此传达正确的慈善观,才更有意义。
当然,整个社会慈善制度的完善,慈善氛围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种新的财富观念的形成,有陈光标这样的慈善偶像,更显得弥足珍贵。丁永勋(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