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委员要将九成遗产捐赠给社会(图)

发布时间:2009-11-19 10:13 |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18日09:42 | 查看:2870次

全国政协委员陈光标

  在昨天举办的江苏省首届慈善论坛上,有“江苏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透露,不久他将去进行公证,把自己遗产的90%捐给社会。对于财富,陈光标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财富如水,你有一杯水自己喝;你有一桶水可以放在家中;你有一条河就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有了财富不会使用就是负担。

    财富不能分享就是浪费

  “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慈善是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但慈善不是苦难的长征,而是快乐的长征。”陈光标说,人们终将发现,慈善作为财富的一个出口,它最终通向的是爱。

  怎样让财富与慈善这两种社会品质精妙地在企业家身上得到契合?这是2008年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陈光标始终思考的问题。近几年间,他累计捐赠的款物超过9亿元。陈光标昨天在论坛上呼吁,为唤醒全体中国人的慈善意识,建议将去年5.12地震日设为“中华慈善日”;呼吁征收富人的遗产税、固定资产税、高消费税、鼓励资源捐赠;同时呼吁演艺明星们,改革开放30年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都要纳遗产税,不要留给子孙后代。

  陈光标说,有些中国富人的想法是我赚了财富要留给子孙,这种想法完全错误,我们应该留下创业精神,儿女培养不出来,再多的财富也没用。

    慈善捐赠要加强监督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认为,现代社会应培育新型的财富能力,富裕后的个人和企业都要节俭,慈善文化的核心就是责任文化。中国的多数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目前有数据显示说,中国只有10%的企业有过捐赠行为,其实远远不止。很多企业向社会各界进行了捐赠行为,只是没留捐赠记录。

  “这其实是慈善行为的最高境界。”对如何提高慈善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宋教授建议从对慈善机构的监督中着手,加强社会各界包括媒体和民间专业评估机构对慈善捐赠的监督。

  “当受赠者仅是接受来自私人慷慨的金钱和物资时,他们会有一种羞耻感;如果从国家公共机构接受救济一般不会产生羞耻感,因为这是公民的权利。”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龙永红和朱力认为,现代社会要广泛利用网络、媒体、学校等公共平台实施慈善行为,实现利他型普惠化互惠关系基础上的慈善,达到现在己予人,将来人予己的目标。(董婉愉)

  链接

  江苏省届慈善论坛由江苏省慈善总会联合省社科院、省精神文明办举办,“江苏首善”陈光标等慈善企业家和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等学者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据了解,江苏目前有121亿元慈善资金,仅去年一年就有110万人得到各级慈善机构救助。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