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9 17:3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7月15日 | 查看:685次
糜林,男,汉族,1963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他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默默耕耘者,助力茅山老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把科技成果推广到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17个县,33年来累计帮助农民增收10亿多元。他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奋斗者,创新应时鲜果技术50多项,育成果树新品种7个。糜林心系农民,脚踩泥土,用生命托举起农民的致富梦想。
上世纪80年代,镇江农业仍然以大田作物为主,丘陵岗坡地,灌溉成本高,农民生活贫困,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那时,农民对果树栽培技术一无所知,急需专家指导。糜林从日本引进无花果、甜柿、沙梨等种苗,开展适应性研究。随着市场和农民需求的变化,糜林团队先后为茅山老区农民引进了猕猴桃、大樱桃、蓝莓、杨梅等品类。糜林直接指导过的农户达1000多户,面对面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每年助农增收6000多万元。
哪个地方穷,他就往哪里跑。汶川地震后,糜林作为江苏援助汶川重建队伍项目组组长,先后28次往返于江苏和四川,推动建成“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他指导的沙梨种植园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平棚架标准示范园。2017年6月,糜林将最新草莓品种、技术带到重庆铜梁太平镇,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草莓2000余亩,平均每亩增收3万余元。2018年6月,他来到贵州省沿河县向农民传授果树种植技术,三天三夜跑了17个自然村。随后1年多,他又对沿河县及周边市县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
每逢灾害天气,他总是及时电话提醒,主动上门帮忙,没吃过农民一顿饭。他生前最后一本日记本记录着每天超12小时的工作量。半口牙掉了近两年,他没时间去看;体检结果需复查,他没有时间去,即便是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在病床上仍惦记着农民朋友菜地果园里的事,直至2020年2月病逝。
糜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