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文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

发布时间:2021-11-15 20:2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15版 | 查看:600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个重要节点,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百年探索的丰富历程,探究其价值建构与文明创新的丰富内容,追寻其探索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有助于促进价值与文明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而从哲学的层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价值与文明方面所创造的新境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价值文化处在社会结构的最深层次,社会变革的最根底处是价值文化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意味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意味着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是器物的发展,也是文化和文明的更新。事实上,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之前,旧中国的有识之士就进行过一系列的救国探索。洋务运动强调器物,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强调制度变革,进而推翻旧的帝制。可是中国的价值文化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人们头上的辫子剪掉了,头脑里的“辫子”依然存在。正如罗素在《中国问题》(1922年)中所说的,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文化问题都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解的。为了解决价值文化问题,一大批先进分子苦苦求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价值自觉和文化担当,把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作为自己的使命追求。

  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的百年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价值重建为核心,推动着文化的变革和文明形态的创新,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强调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亦即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要实现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价值文化建设,致力于扫除旧中国遗留的贫困和愚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力图通过若干个五年计划,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同阶段,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给出了明确的文化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胡锦涛同志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价值文化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和实践要求,适时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和战略目标,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价值文化建设与文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研判世界文明的新走向、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新特点、文化与经济社会及科技关系的新动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竞争的新格局,将文化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同时坚持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的百年探索,不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和丰富的思想与实践成果。

  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我们党总会提出核心价值诉求,从“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政治文化概念。它不仅历史地回应着中国近代以来价值文化领域的中西古今之争,更是直接切中着世界历史背景中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深层次的问题。它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秩序的主心骨,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建构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形成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生成的精神力量。

  第二,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中国精神。精神是文化的灵魂和集中体现。黑格尔将精神、民族精神视为一个极其重大的哲学概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弘扬和培育着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中国精神,与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一起,回答了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也从精神文化层面深刻回答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人、如何成为一个中国人的重要问题。它们呈现着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表达着当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马克思说,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面对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崭新理念,指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为主体,将人类视为相互依存的有机体,将不同民族和国家视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共同体,揭示了人类命运与共的历史事实,超越了西方以权力为核心的霸权主义文明观。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当代实践高度和时代特征,是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当代实践活动中共建共享的价值体系。它从价值层面上回答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是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的回应。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基础,为变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价值引领,为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价值核心,为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和消解其话语霸权提供价值立场。

  第四,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以价值建构为核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谋求高度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从而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类型,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道路之魂,是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气质,它所包含的诸多理念,以及其内涵的实践合理性、关系思维、共同体原则,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核。因此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叙事,社会主义发展的叙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叙事。它终结了“历史的终结”,超越了“文明的冲突”,开显着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百年探索的实践中,不仅形成了标识性概念,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而且在价值与文明的古今、中西、新旧问题上,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内在的基本原则,这些经验与原则无疑具有普遍性意义。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百年探索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价值文化建设与文明发展的先进方向。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引发中华文明深刻变革的过程,也是一个其自身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逻辑的自觉要求,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文化形态,推动了中国价值文化与文明的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同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百年探索的核心。价值文化与文明都与一定主体相联系,具有民族性和传承性,进而形成一定的传统。一方面,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它使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和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另一方面,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明的本质特征,一种文化要真正传承并不断地延续下去,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因此,在价值与文明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既反对虚无主义,也反对复古主义,而是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同时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无疑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通的结晶。

  第三,坚持借鉴和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百年探索的重要途径。价值文化与文明要保持创造力,就必然保持开放性。只有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批判性地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一国一族之价值文化与文明才能获得丰富滋养和发展动力。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批判地学习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成果。因此,在价值与文明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既反对排外主义,也反对盲目接受主义,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与文明。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即“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正是这种学习、借鉴、批判,使当代中国价值与文明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第四,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价值与文明进行百年探索的重要动力。“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平等是交流互鉴的前提,包容是交流互鉴的基础,傲慢和偏见则是交流互鉴最大的障碍。因此,在价值与文明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既反对文明的冲突,也反对文明的优越,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不仅推动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而且秉持平等和尊重的原则,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作者:吴向东,系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教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