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4 19:38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2月23日 04 版 | 查看:972次
“元三年一考,土改千载难逢。”这显示出上世纪50年代初人民群众参与土地改革的热情。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能到土地改革的一线中去是莫大的荣幸。
1951年10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的近百名大三、大四学生,组成了北京师范大学土改第13分团,共同奔赴中国“烈士第一县”——江西兴国县,参加为期半年的土改工作。正在读大四的万慧芬也是其中一员。她在《亲历土地改革》一书中回忆,当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业大学4所高校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参与到土地改革中。
万慧芬还记得出发时的情景,为了轻装出行,她们把换洗的衣服放在枕套里。军挎包里除了必备的手电筒、书籍和纸笔,还有一个不太大的铝盆。在之后的土改工作中,这个盆,既是洗脸盆,也是洗脚盆。
11月29日,万慧芬到达了兴国县茶园乡,开始了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生活。
1949年8月8日,地处江西中南部的兴国县刚刚解放,长期处于剥削和压迫之下的农民生活十分困苦。有的贫雇农家的房屋四处漏风,时常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老鼠、蜈蚣、毒虫到处爬。也有人家缺衣少被,甚至一家三四口人盖一床被。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当地吃上一口白米饭并非易事。当地多山少地,粮食作物产量低,农民在山上大量种植红薯,基本吃不到纯米饭。据万慧芬回忆,有的农民一家几口人,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粥糊,也只能靠咸菜下饭。解放后,“啥时分田”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一件事。
茶园乡土地改革难度很大。地主想尽办法抵抗和破坏土改。比如通过转移和分散财产等手段来分化贫雇农。有的地主把粮食和财物藏在墙壁和阁楼内,把金子放在衣服和被褥里;或者把财产分散给本村的贫雇农,以此分化群众,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有地主通过装穷、装苦来蒙骗群众;甚至有地主直接选择逃跑。
不少农民有思想顾虑,以至于发动群众不彻底。有的农民担心土改结束后会“变天”,怕地主打击报复;也有群众因为害怕地主而不敢去开会;甚至有农民被灌输了一种思想:是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有田可种,才有饭吃。“地主养活了农民”。
“要使农民自己解放自己。”万慧芬和土改团成员要做的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为了让农民转变思想,他们编写了通俗易懂的歌曲,其中有“谁养活谁呢?大家想一想,没有咱劳动,哪有米和面”“五更起来半山眠,一粒粮食一滴汗,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这样的歌词。
与此同时,万慧芬等还通过访贫问苦、扎根串联和深入调查等方式去做农民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揭批地主罪行,把封建势力的堡垒彻底打垮。
土改期间,为了不影响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正常生活,土改团一般安排在晚上八九点钟开会,结束时可能就是晚上十一二点,开完会万慧芬要返回农民协会休息,经常会翻山越岭,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山谷,还要提防一些地主可能有武装和枪支。“尽管心中害怕,但为了革命,只有鼓起勇气、咬着牙、壮着胆,急步返回住地。”
对地主的罪行揭批得彻底,才能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万慧芬在《亲历土地改革》一书中描述了茶园村的一名王姓地主,拥有大量土地和财物,还有枪。他不仅压榨农民,还虐待长工,甚至残杀多名革命同志。最后,该地主被枪决。
经过农民群众和土改团成员的不懈努力,1952年4月初,茶园乡胜利完成了土改任务,农民有了地,也彻底翻了身。改革后,有望吃上米饭了。
直至撤离,万慧芬在茶园乡整整工作和生活了4个月。在此期间,她与农民结下了深刻的革命情谊。
土改工作完成后,一起来的大学生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少青年学子返京后便申请加入共青团,成为一名团员;也有几位学子在经过土改的锤炼,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考察后,成为党员,万慧芬就是其中之一。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