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16 00:2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9-15 | 查看:1366次
本报记者 朱虹摄
【阅读提示】
他走着山路家访、冒着大雪上课,不知教出了多少名大学生,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他工作辛苦、积劳成疾,却拿治病的钱去买教学用书;他在大山里教了26年书,学生就是他的一切……他叫孙凤桐,天津市蓟县下营镇的一名普通老师。
9月6日下午,天津蓟县黄崖关小学老师孙凤桐正在给学生上新学期第一节科学课。为了这节课,孙凤桐精心准备了好几种花和树叶等标本。从教26年,孙凤桐热爱自己的岗位几近成“痴”,虽然换过几个学校,但从没离开过蓟县下营镇的大山。
用心教育孩子
工作第一年,他带的六年级学生全都考上了县中学
1984年,孙凤桐从蓟县师范学校毕业,到下营镇桑树庵小学任教。上班的前一天,父亲帮他捆上行李说,“娃啊,你是穷人家的孩子,不能怕吃苦,干啥就得像啥,得把山里的娃娃教好”。
桑树庵村是个马车都进不去的村子,村里的小学只有两个代课老师,三间四处透风的教室里只有几张泥桌子和缺腿的破凳子。学校离孙凤桐的家有20里山路,他从此吃住在学校。没有伙房,他就用两块砖头支着饭盒煮点面汤;没有教学用具,他就自己掏钱买粉笔和墨水;村里穷,不少学生连课本都买不起,他就自己买来送给学生。两个月下来,孙凤桐没向家里交一分钱,反倒搭进去80多块钱,这差不多是他三个月的工资。
在山里的学校,孙凤桐什么科目都得教。为了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他常常骑自行车走几十里山路去听课。
从教第三年,孙凤桐开始教英语。教学中孙凤桐总结了“实物、实验、实践”教学法。教单词“被子”,他就把自家的被子搬来,学生从一个“被子”又可以学到好几个相关单词。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提高得很快。
山里天黑得早,下午三点钟学校就放学了。为了给学生们补课,又不让学生摸黑回家,孙凤桐就去学生家里补课。有一次补课回来,天已经黑透了,孙凤桐不小心掉进一个山坳里,好不容易才爬上来。1985年冬天,孙凤桐趁周五去亲戚家串门,没想到周六下了一场齐膝深的雪。周一早上,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以为孙凤桐不会来了,没想到他在大雪里跋涉了9个多小时,硬是在学生早自习前赶到了学校。
孙凤桐还经常家访。在他看来,家访容易得到家长的支持,孩子成绩提高得快。孙凤桐对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家访,不管学生家住得多远都没有例外。
工作第一年,孙凤桐带的桑树庵小学六年级学生,全都考上了县中学。此前,学校的升学率是10%。
用爱帮助孩子
“我也是山里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难处”
孙凤桐把学生当成一切,26年来,他不知替多少学生交过学费,说服多少父母让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
1988年,学生董海波父母双亡,兄妹两个生活无依。孙凤桐不仅为他们捐款,还联系了一家福利机构,为他们提供免费吃住。
2002年,学生董晶晶出车祸撞断了胳膊,父亲上山采药又摔成重伤。孙凤桐跑遍全县27所中小学募集了2300元钱,解了董家燃眉之急。如今,董晶晶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也成了蓟县的一名山村教师。
“我也是山里的孩子,我知道他们的难处。”孙凤桐说。
1994年6月,孙凤桐被确诊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之后40多天,他卧床不起。病情刚有好转,他就坚持上班。这时,校领导为难地找他谈话,说西大峪小学急缺英语教师,问他能不能去任教,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西大峪小学没有宿舍,他以自行车做拐棍,每天往返30里山路去上课;学校没有食堂,他就把自带的干粮放在窗台上晒一晒再吃。中午,他从不午休,而是给学生们补课;暑假,他忍着腰痛去学生家家访。当年,孙凤桐教的班级被评为县级优秀班集体,六年级的学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
讲课加家访,孙凤桐回到家里常常已经筋疲力尽,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来没有辅导过。大儿子只是读了技校,家里的活也都落在多病的妻子和老父亲身上。
引导孩子去研究
“要给孩子们补上生存能力这一课”
孙凤桐教过的学生和他有着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孙凤桐家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那是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候。
1997年,一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来看孙凤桐。两人正高兴地聊天,学生突然指着门前一棵柿子树问,老师,这是什么树啊?孙凤桐以为学生开玩笑,学生却说真的不认识。这件事让孙凤桐受到很大震撼。他觉得一个山里出来的大学生连漫山遍野的柿子树都不认识,这不能不引起深思。
1998年,孙凤桐被调到下营镇中学任生物教师。利用蓟县山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他开始尝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要给孩子们补上生存能力这一课”。
1999年,他领着学生调查蓟县北部山区可食性野生植物的时候,经常感觉异常疲惫,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上了糖尿病。在亲人多次劝说下,他到县城看病。路过新华书店时,他发现了几本教学急需的关于野菜开发的书,一高兴把看病的钱全都买了书。第二天,妻子只好向亲戚借了钱押他到医院。孙凤桐身体不好,每年看病吃药得花几千块,家里生活捉襟见肘,他却硬是从工资中挤出1000多元购买各种书籍,给学生们阅读。经过几年调查,他了解到蓟县北部山区共有269种可食性野生植物,带领学生制作植物标本157件,昆虫标本76种,组织学生写生物科学小论文210篇,编写药膳37种,总结各种治虫方法38种。2003年,他主编的《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一书公开出版发行。孙凤桐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天津市基础教育教改先进个人,两篇论文获国家级奖。(记者 朱虹)
生存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孙凤桐
快评:痴”点又何妨
孙凤桐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26年,在简陋的教室里教了26年。我们感动于他的奉献,震撼于他的坚持。再深究,我们会发现这份奉献与坚持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近乎痴迷的执着。
因为这份“痴”,他冒着大雪跋涉9个多小时,只为了赶回学校按时上课;因为这份“痴”,与学生的一次闲聊让他深思教育的缺失,从此开始关注“研究性学习”;因为这份“痴”,他在看病途中也能跑进书店,将治病的钱全花在了教学急需的书籍上。
孙凤桐并非尽善尽美,但是,他的那份“痴”值得每个人学习。缺失这份“痴”,我们常常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忽视这份“痴”,我们容易丧失激情、碌碌无为。因为社会规则的约束,我们完成工作;出于自我的责任感,我们做好工作;只有发自内心的“痴”,我们才会完美自己的工作。
既然如此,“痴”点又何妨?(陆平)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