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道德实践活动——二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10-07-13 07: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7-01 | 查看:1349次

  6月2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致信祝贺。会议期间,与会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并围绕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从今天开始,本网将陆续推出一批评论文章,深刻解读志愿服务活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积极健康向上,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不道德行为,特别是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滋长蔓延,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塑造健康的社会心理,既要抓好思想教育,又要抓好道德实践。

  志愿服务是公益服务,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是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广大群众引导到做好事这样一个平台上来,使人们不断增长好心、成为好人,必将大大增强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有效抵御金钱至上观念的腐蚀。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深刻变革和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逐渐显现出来,并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长期性和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局面,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我们一定要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展示社会主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