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1 00:0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5-10 | 查看:1725次
唐山岔河镇中学教师郭玉梅 经历5次开颅手术仍坚守岗位
郭玉梅,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一名普通教师,今年34岁。
在12年的教师生涯里,她患脑瘤8年,开颅5次,癌细胞已在肝肺转移,却从未离开过她魂牵梦萦的三尺讲台。郭玉梅说:“生命不燃烧就不精彩,我愿为教育事业燃烧生命。”
这生命的燃烧,让一盏红烛之光耀目如炬。
“横竖不过一死,与其慢慢变傻再不能教书,还不如豁出去和命运赌一把。”
——为重返讲台,她签下存活率仅1%的“生死状”。
【郭玉梅日记节选】
2007年1月29日
今天,我又要去医院做一次生死鉴定。因为距离上次检查又快半年了。揣着一颗祈盼、畏惧而又无所谓的心前行,脑子里却怀着一个傻乎乎的念头:从现在开始数,如果到了医院是双数的话,身体就无恙;如果数到单数,生存的希望就渺茫。1、2……
旁人无从知道这次“单双数”之赌结果如何,但8年间郭玉梅每次检查后都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1998年从唐山师专毕业后,郭玉梅来到丰润区岔河镇中学任教。在学生眼里,她是个善解人意、风趣幽默的知心姐姐;在同事眼里,她是个干脆利索、热心好强的漂亮姑娘。教书育人、成长进步……郭玉梅本该有的生活轨迹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终结。
2002年,郭玉梅被诊断为脑瘤。“先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尤其不能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知道,我想把手术安排在假期。”第一次手术前,郭玉梅对在同一所学校任教的丈夫交代。
“明天我要去做手术了,可能要请个长假,您先把我教的课临时安排一下吧。”直到国庆节放假的前一天,校长张斌利才得知郭玉梅因脑瘤要做手术的消息。更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术后不到半个月,郭玉梅就站在了讲台上。
郭玉梅患的是血管外皮细胞瘤,生长活跃,易于复发。自从第一次做开颅手术后,2003年、2005年、2006年、2009年,郭玉梅又先后承受了4次开颅手术。前一次的刀口还没长好,又要进行一次新的手术……
2005年4月,检查显示郭玉梅的脑瘤又一次转移。“保守治疗吧,就算肿瘤变大造成痴呆,但毕竟生存期会更长些。连续复发已经没办法再做手术,活着走下手术台的几率也许只有1%。”这是医生的诊断。
“不做手术会变成傻子,那我还怎么教书?不能教书,还不如死了的好。”她苦苦哀求医生,“不用怕风险,这是我自愿的,还有那么多学生等着我,我不能变傻,我还要回到学校。”
谁能拗得过豁出命去的郭玉梅?虽然风险之大前所未有,医生还是答应了她的手术请求。
1%的生存可能。作出生死抉择之后的郭玉梅并没有立即手术,因为她还有一个心愿未了:专科毕业的她做梦都想成为一名有本科学历的教师。2002年,她第一次开颅出院后,就报考了河北师大函授专接本考试。本来,她打算把那届学生送到中考后再报名,但她知道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必须争分夺秒。3年间,在3次开颅的间隙,她已顺利考过了15门课程,再考3门就可以成为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了。“我必须把证书考到手。我要真不行了,你就把证书烧了让我带走……”这算是郭玉梅留给丈夫的“遗愿”。
在持续的头痛和不断的呕吐中坚持了3场考试后,郭玉梅又一次走进了手术室。这次手术从上午持续到次日凌晨,长达21个小时。手术中,她3次醒来,医生听到她无意识的低语,“学校……回去……”
尽管死亡的几率是99%,她却幸运地成为了那1%。一向坚强的郭玉梅哭了:“不是因为我的遭遇,而是因为我与死神赌赢了,生命又一次赐予了我返回讲台的机会。”
“现在郭玉梅已经连续做了5次开颅手术了。”唐山煤炭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军说,这样的病例在国内尚无报道先例,在医学上,这也是一个奇迹。
“只有在生死边缘走过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我的生命为孩子们而存在。”
——病床上,她最惦记的是学生。
【郭玉梅日记节选】
2010年3月18日
今天继续骑车去学校,路上突然一阵胸闷,头也一阵眩晕,前面行人的说话声很不清楚地在耳边划过,就像站在一片苍茫无人的旷野里,从远处传来不规则的回音。这与我第三次手术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相似。也是我第五次手术后第一次出现症状,难道……
每次手术,郭玉梅都选择自己走进手术室,而且从不回头。因为手术室门外的走廊里,站满了她的学生。她要自己走,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我没事”;她不敢回头,可以直面死亡的她,却不敢直面孩子们闪着泪光的眼睛。手术室门关闭的一刹那,别过身去的郭玉梅才敢哭……
郭玉梅把每一次手术的时间都选择在假期。只要能出院下床,郭玉梅就要争取回到学校:“我只盼早一分钟回到学校,我只求早一秒钟登上讲台。”
有人问:“生病了本可以休息,何苦如此执著?”郭玉梅这样回答:“我不害怕生病,不惧怕病魔,但我害怕离开讲台,害怕离开孩子们。我的使命就是为我的学生讲好每一堂课。”
2009年第五次手术前,医生建议将手术安排在正月十五以后,暗示“再好好过一个年”。而郭玉梅执意要在正月十二开刀,理由是:“正月十九是学校开学的日子,如果能活过来,正月十九就能度过危险期。如果不能活过来,一周也可以办完后事,丈夫和同事不会耽误学生一节课。”
2009年3月3日,郭玉梅出院的第一天,头缠绷带、浮肿未消的她没有回家,而是先来到了学校。学生们围着她抱头痛哭。“老师,你啥时候能再给我们上课?”“快了,快了,等我拆下绷带就回来。”不到两个月,还处在康复期的郭玉梅,背着家人,骑着自行车悄悄来到学校。郭玉梅灿烂的笑容又一次绽放在岔河镇中学的校园里。“老师好啦!”哭着笑着的孩子们雀跃不止,他们哪里知道老师这一路的艰辛:多次手术让郭玉梅的颅骨缺损,耳部脑组织和外界只有一层头皮相隔,稍有不慎就会形成脑震荡。
如今,为了减轻郭玉梅的工作负担,学校将她安排在图书室工作。
症状依然存在、病痛丝毫未减,但郭玉梅依旧每天6点准时起床,提前骑车出发保证7点准时到校。每次学生去阅读室上课,郭玉梅都提前做好准备,读书的书卡、最适合学生读的图书目录早已备好。“从2万多册图书中精挑细选,劳神费力,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就阅读目录这一项,普通老师没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完不成,而郭玉梅一个月内就做好了。”教师宋恩君感慨,“谁都不知道身染恶疾的她是如何做到的。”
郭玉梅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讲台,她在日记中写道:“讲台,不只是在教室,学校内处处都是讲台!教学生,不只是用书本!人生也是一本书!”
学生幺嘉程说:“一次上英语课,我无意间向后看了一眼,发现郭老师正透过后门小窗往里瞅,我笑了,她也笑了。”在暂别讲台的日子里,郭玉梅的眼睛,她的心,从没离开过她心爱的学生。
每天大课间,她都出现在操场上,和全校师生一起跑步,学生们心疼她,劝她:“少跑点吧!”她总是笑着说:“没事,坚持就是胜利!”学生宋婉君说:“每一次从她身边跑过,我眼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浑身好像充满豪情和力量,觉得无论人生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觉得学不好就对不起自己的生命!”
“在爱的海洋里,我是一艘幸福的小船,我付出这么少,却获得那么多,何以为报?”
——做手术舍不得用镇痛泵却不吝接济他人,她用爱来回报爱。
【郭玉梅日记节选】
2010年3月29日
今天给了儿子五角零花钱,但他又想再向我要一元钱,被我拒绝了。回家后我告诉儿子:“你看到很多人帮助咱们就以为咱家有钱?可钱不是咱家的,要用这钱去帮助更困难的人。”
见过郭玉梅的人,没办法把她与癌症、开颅手术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她很漂亮:一件白色的半袖风衣,绣着荷花的围巾轻垂在胸前,自来卷长发曾惹人艳羡,开颅手术时头发剃光后她又选了更“前卫”的假发戴上;她很开朗:笑容永远挂在脸上。谈到病情,她会说:“手术做了多好,我一只眼睛不会流泪了,省得哭。”她还说,“我的眼睛近视度数手术后小了,这是开颅手术的新功能。”
“你们试试,你们都来试试。”郭玉梅常让同事们试戴她的假发,“还真是漂亮啊。”大家用手机相互拍照。命悬一线的郭玉梅,用从心底透出来的乐呵劲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好像这瘤子没长在她身上。”教师张洪艳说,“看到玉梅,觉得再难的事都不算啥。”
不幸的郭玉梅总能将幸福的种子播撒在别人的心里。郭玉梅是政治课教师,原本枯燥的课程,在岔河镇中学却是出了名的受学生欢迎。学生说:“郭老师的课不用背就能记住。”郭玉梅的政治课像表演课:每节课前都有专门的“故事时间”,朗诵、唱歌,甚至话剧都会搬上讲台。郭玉梅的学生都是“优秀生”:那双大眼睛能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学生细微的优点,那张嘴总能把训诫的话语说得如春风般悦耳动听。
许多生病学生的额头上还留着郭玉梅试温时手掌的温暖,许多“捣蛋生”的日记里都写满郭玉梅“哥们姐们”式的语句。“我要用爱心和微笑温暖每一个学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用爱心和微笑去温暖世界!”
郭玉梅把全部的爱给了周围每一个人,但她却总觉得欠着还不清的“爱心账”:“前两次做手术时还没有医疗保险,全镇教师给我捐款9000元。”“每次做手术,全校的教师和许多学生都会去医院看我,给大家添了麻烦。”
每次做手术后,郭玉梅都坚决要求不使用镇痛泵。她告诉医生,使用过多麻醉剂会伤害脑子影响以后教课。其实,郭玉梅是心疼:“一个镇痛泵要好几百块钱。”第五次手术后,郭玉梅再未服用过任何抗癌药物。丈夫用萝卜、菜叶熬成的“蔬菜汤”是她唯一的保命药。其实,她也曾喝过中药,可一个月得花一两千元……
没人知道,吝啬到不肯为最疼爱的儿子买一个炸鸡排的郭玉梅,时至今日还在资助着两个家庭贫困的学生。按照郭玉梅的要求,记者不便详细记述,但记者从郭玉梅的丈夫刘方红处得知,仅医疗费家中就花费了20多万元。本无储蓄的清贫之家早已债台高筑,给困难学生数额不菲的资助金来源于社会给郭玉梅的捐助,那是她本该留着的救命钱。
郭玉梅说:“即使我不能从手术台上下来,可我仍是幸福的。因为是你们,让真情浸润到我每一根骨髓、每一根神经中来。如果生命在爱中延续着,那每一天都是额外的奖励,我就应该用心去回报。”
在这个曾涅槃重生的城市,人们盼望着凤凰城的传奇能在郭玉梅身上续写:那生命此时的燃烧,不过是准备下一次璀璨的新生。(记者 杨占苍 河北日报记者 郭伟)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