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15 15:02 | 来源:人民网 2006-02-22 18:52 | 查看:5291次
谭竹青同志的先进事迹的确令人感动,她无愧为新时代一名优秀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领导干部。虽然职位不高,但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风采,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典范,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楷模。
谭竹青同志,用她50多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铸就了谭竹青精神。这种精神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几十年如一日情系社区、心系居民的公仆情怀;坚持党性、牢记宗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共产党员风貌;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化解矛盾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当前,正在掀起更大范围的学习谭竹青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弘扬谭竹青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谭竹青精神是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最好、最生动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应该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具有时间限制,三批活动才一年半,但更重要的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它是永恒的。大力弘扬谭竹青精神非常有利于教育、引导、激励广大共产党员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时时处处按照《党章》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展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模范作用。
其次,弘扬谭竹青精神对于实现长春市“十一五”规范、构建和谐长春、诚信长春、平安长春的目标任务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现实指导意义非常深远。之所以这样评价,绝不是人为的杜撰和提升,而是由谭竹青同志众多先进事迹中蕴含着深刻的启示,以及它的广泛社会影响所致。大家都知道:“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非常鲜明、非常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各个媒体、各个重要会议还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经常议论的话题都离不开“和谐社会”这几个字。特别是在中共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也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
2004年9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党第一次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五大任务之一,而且第一次提出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它说明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以及领导能力的成熟和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2005年2月 19日,党中央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的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准。概括起来六句话28个字,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党中央这一思想理念,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又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一项主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战略思考,也是宏观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这一既伟大又宏观的目标呢?各地党组织、政府以及党员干部结合各自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路,中共长春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十届八次全会就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也提出了具体设想。其中,构建和谐长春、平安长春、文明长春、诚信长春就是一项主要目标和任务。应该说这个目标既有理论特征、又有现实意义,既有长远规划,也有当前目标。但任何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前人的经验,经过实践的检验,汲取教训、脚踏实地地落实。
在此关键之际,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谭竹青同志事迹,弘扬谭竹青精神的活动正逢其时。因为在她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和领导干部如何在50多年中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和热忱奉献精神,为实践构建和谐长春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和有益探索,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启迪。
启迪一:“和谐长春”是个大概念,城市也是一个大概念。城市如何实现和谐,必须从城市的最基本单元——社区和家庭入手。因为社区在整个城市及社会组织中处于“神经末梢”,只有每一个社区实现和谐稳定,才会有整个城市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谭竹青同志实践得很好。她这个“小巷总理”从1956年以来,50年来一直担任社区主任职位。虽然官不大,但她深知肩上的重担,为官一任,造福乡邻。在50多年平凡而普通的社区工作中,她带着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始终坚持为党为政府分忧,为居民群众解难,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打造了一个和谐、稳定、发展、诚信、平安的社区。
启迪二:“和谐社区”不是一句空话,它必须要有经济基础,只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社区干部才能为老百姓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才能解决下岗职工和困难户的生活困难,保持社区稳定。谭竹青同志为了实现这一点,多年来,靠双手,硬是用汗水和辛勤劳动创建了鞋厂、饭店、印刷厂等十几个委办企业。她为此付出了辛劳,也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社区实现了“有下岗无失业”,建立了益寿院、幼儿园、十委浴池,解决了洗澡难、入托难、养老难,这是东站十委社区实现和谐稳定的前提。
启迪三:实现“和谐社区”不仅要发展物质文明,而且发展精神文明,通过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提高每个人的素质,避免引发社区矛盾的各个导火索和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谭竹青同志在发展社区经济的同时,大力建设社区先进文化,她组织了著名的“邻居节”,自编自演自乐:她组织了娱乐室、文化活动站,老年秧歌队、知识竞赛、少儿演出、消夏晚会,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全社区无一人习练“***”。同时,她关注社区内潜伏的矛盾和因素,尽量将其解决在萌芽之中,使“矛盾家庭”变成文明家庭。为此,她创造解决社区矛盾时的“五心法”(热心、细心、诚心、决心、耐心),形成调解网络,被群众称为“劝架”不要命的老太太。
启迪四:实现“和谐社区”不能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必须有一股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工作中既追求“显绩”又追求“潜绩”。谭竹青同志做得就非常好。这些年来,东站十委社区在谭竹青同志的带领下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精品社区、吉林省党建示范区、长春市文明示范社区、长春市党建标兵社区、长春市“十大魅力社区”,被群众誉为社区明珠、温馨家园。这一切的称号和评价不是靠动听的词语和亮丽的工程换来,应该说,是靠谭竹青同志及其社区工作人员的求真务实的作风换来的。因为社区能否和谐,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靠社区每个家庭和谐形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对社会而言,社会生活体系要健康地生存与发展,就要求家庭这个细胞是健康和谐的。对个人而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多年来,谭竹青同志从细小枝节做起,她非常关注社区中每个家庭美满和睦建设。家庭和睦、家庭美满的标准就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爱、邻里团结。其中夫妻和睦、邻里团结是重要方面。为使社区家庭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她把调解家庭纠纷和家庭矛盾当作最常做的一项工作。凡是夫妻打架、婆媳不和、父子反目,或是邻里纠纷,只要她知道,就马上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苦口婆心,用点点滴滴的细微工作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据初步统计:多年来她已妥善地处理了百余起民事纠纷事件。她正是由于这些不起眼的工作,这些琐碎的工作才换来了整个社区的和谐稳定, 而和谐社区的稳定发展又为进一步构建和谐长春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学习谭竹青同志, 弘扬谭竹青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对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所表现的那种不断追求、刻意进取的精神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建设和谐长春中发挥作用。从我们党校工作来看,我们教授就是要以谭竹青为榜样,高标准、严要求、讲政治、讲理想, 时刻保持政治的敏锐性,同时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长春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郭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