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事 伟大的人:“小巷总理”谭竹青(20图)

发布时间:2010-05-15 12:45 | 来源:人民网 2006-02-24 14:29 | 查看:5825次

“小巷总理”谭竹青(资料图片)吉林省委宣传部提供

  她静静地走了,离开了她钟爱的人民。人们再也见不到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了,只能通过听她身边的“儿女”和“子孙”们一遍遍的呼唤和诉说,回忆这位老人——

  “小巷总理”谭竹青

  她,50年情系居民;

  她,拥有170项荣誉;

  她,被人民誉为“小巷总理”;

  2005年12月3日,她静静地离去,带着她对这片土地的无限希望、追求和眷恋。

  老人去世,感动了天,感动了地,好久没有下雪的吉林长春,在她去世的当晚下起了雪,遗体告别那天,也飘着雪;人们说,那是因为谭妈妈喜欢洁净,喜欢雪。人们自发地把打扫了近十里的长街,为了让她走得干干净净。

  噩耗传到北京,中央和有关国家部门发来唁电哀悼,中央领导同志们做出重要批示,各地组织开展向她学习。

  老人的去世,牵动了无数人的心。遗体告别那天,零下18度的街头,上千名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居民、干部都来了,他们顶着严寒,静静地站着,或失声痛哭,或默默流泪,为的是与她告别,为的是见她最后一眼。

  十里长街送“总理”。送葬那天,送行的人们,哽咽着,痛哭着,泪水凝聚成冰河,这是一座城市的悲恸。声声哭喊寄托着无尽的哀思——“谭妈妈,谭姨,谭主任,一路走好。”她生前曾是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她究竟做了些什么,让人们对她的离去如此依依不舍,让人们如此肝肠寸断?

  谭竹青,她的名字家喻户晓。领导称她是“街政战线上的好带头人”,干部称她为“贴心的老主任”,老百姓则称她为“小巷总理”。

  谭竹青从1956年起从事居委会工作。50年来,她“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社区居民解难”。从青丝,到白发,她把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她深爱着的事业,献给了养育她成长的这一方热土,献给了她魂牵梦绕的社区居民,使东站十委发生了巨变,为这里的人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她,谭竹青,一位伟大的老人,把毕生写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她对党的赤诚情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赞歌。

居民送别谭竹青。(资料图片)吉林省委宣传部提供

“小巷总理”谭竹青(资料图片)吉林省委宣传部提供

她是个无私的人

因为建幼儿园,谭竹青硬是将自家的平房拆去半间。现在,她住过的旧平房还在,她却去了。

  她的一生无私奉献――400户搬新居,她却住10平米的小平房,共建新楼4000套,她却一家数口住在普通的两居住房。

  二十年前长春东站十委地处伊通河畔。过去人们叫它“二道洼子”。三条胡同一条街,清一色的低矮平房,居民的生活环境很差,被人们称为“都市里的村庄”。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居民住宅多是年久失修的棚户房,生活服务设施十分简陋,地理位置偏僻。胡同中的道路是泥土路,一到雨天,群众抱怨:“泥浆污水无处流,比‘龙须沟’还‘龙须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谭竹青担任了东站十委居委会主任。为了改变十委面貌,建成一流社区,让居民安居乐业,谭竹青立下志愿:“一定让十委全体居民住上‘三气’楼房!”

  谭竹青多年的奔走呼吁,1995年,长春三片棚户区列入试点。这年,十委土地上1.9万平米的6层住宅楼拔地而起,230户迁入有煤气、暖气、上下水的新居。谁能相信,这次巨变从动迁施工到回迁,施工期仅6个月。“从拆迁公告发布之日起42天,300多户全部拆完。这速度也就是在十委,在谭老太太这儿。”开发商如此感慨。

  1996年,又开发3栋2.8万平米,300多户居民入住。就这样,先后分三批共开发棚户区16万平方米,使近4000户居民“像做梦一样住上了‘三气’楼房”。就在她去世前四天,东站十委最后一家回迁户也搬进了新楼房。

  社区居民一批接一批地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社区安居大厦,她却依然住在不足10平米的低矮平房里。就在这不足10平方米的土坯房中,她一住就是10多年。后来,在大家一再劝说下,她才搬进普通的两居室。直到去世,她一直住在这里,屋里摆的是旧家具,旧沙发,旧电视,没有高档电器和生活用品。时至今日,她的一家数口还挤在这套旧房。

新开发的居民楼

2005年12月30日,谭竹青去世前前4天,最后一批547户居民圆了住房梦。

谭竹青曾经居住过的10多平米小平房

她领人们走出贫穷

2000年建成的2500平米的室内市场。 

  她领人们走出贫穷――社区共有企业17个,上交税费680万,而她生活却极其俭朴,出差坐火车,吃发霉的面包,一辈子没在企业报过一分钱。

  居委会兴办便民网点,又叫居办经济,曾经风靡全国,以后大多归于沉寂;而十委却是“办一个成一个、好一个”,目前,有大小企业17个,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创产值千万元以上,1985年以来,累计向国家交纳税金680余万元,近5年来交税金60余万元。

  十委是全国社区工作的典范,谭竹青曾获全国孺子牛奖、全国劳模等12项国家授予的荣誉,少不了外出开会。她不向企业伸手。

  为了带领大家走出贫苦,她和老伴商量,带头把自己家里仅有的450元钱拿了出来。那时人均工资只有30多元,45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其他人看了都很受感动,东家把准备给儿子办喜事的钱拿了出来,西家把买电视机的钱拿了出来……就这样第一个便民网点“如意小吃”部开业了。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她又把自己家的锅、碗、瓢、盆、饭桌等全都搬到了饭店。家里搬得不剩什么了,吃饭的时候谭竹青一家人只好坐在炕沿上将就。

  一次,她带赵惠君等去北京开会,舍不得吃火车上的盒饭,提前买了几块廉价蛋糕。吃饭时,小赵看见蛋糕已经起了霉斑,怕老人吃出毛病,坚决要扔掉,谭竹青掰掉表皮,吃了下去。

  又一次,谭竹青、王玉莲随同有关部门去北京开会,下了火车,4个人找了个小吃店,要了盘5角钱的土豆丝,一盘最便宜的拌菜。

  十委正常收取的管理费,用于社区建设和补助困难群众。10年来,直接救济困难居民医疗费、学费、过年费10万元。

  有些得到过谭竹青关心帮助的人曾带着钱物去看望谭竹青,可都被她无一例外地退了回去。有位特困职工,谭竹青帮助她的孩子申报特困,省妇联资助孩子学习费用1000元。这名职工拿了200元钱到谭竹青家表示谢意,谭竹青对她说:“这钱是党和政府资助特困学生的,我花了,不是犯罪吗?”

  对谭竹青感激不尽的低保户徐哲,为了感谢谭姨,2004年春节前买了些礼品看望谭姨。被拒之门外,半小时后谭姨看他不走,打电话让十委来人把他带走。最后也没把门打开,只隔着门说:“照顾好子华(徐瘫痪的妻子),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谭姨生病住院了,我去看她,不敢再买东西,就拿了100元钱给谭姨留下,最后谭姨不仅没要我的钱,又给我100元让我回家好好照顾妻子。我当时觉得心里特不是滋味,站在她病房门口一个小时,她也没再让我进去。”

她一生四张工资单

跟随谭姨26年的会计何桂贤讲述谭竹青四张工资单故事。   

        四张工资单――显示着她并不富有的一生,然而这辈子,她自己掏腰包捐助困难户的钱就有近万元之多。

  1981年至1989年,月工资20至30元;

  1990年至1995年,月工资120至150元;

  1996年至2004年,月工资300至350元;

  2004年至2005年,月工资890元。

  这就是谭竹青的工资单。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谭竹青带领东站十委的人以“燕子垒窝”的艰苦奋斗精神,创下了现在这资产总值近3000万元的家业,不了解底细的人都以为她挣高薪,很有钱,可看到这张记录着谭竹青四个不同时段工资额的单子时,就会对她肃然起敬。按照东站街道办事处经济承包合同和计划生育等单项承包合同奖励办法,十几年来谭竹青应得奖金15万元,可她分文不取,全都用在了发展社区经济和救济困难户、军烈属上。

  几十年来,谭竹青获得无数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很大,许多媒体、协会、学会隔三岔五就会寄来约稿函。对这种“公家出钱,个人出名”的事,谭竹青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不花钱的可以,要钱的一律不办。”1996年,吉林省有关部门组织劳模出国考察。出国考察,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个梦寐以求的好机会,但谭竹青都主动放弃了。她说:“社区的事处处都需要钱,我不出去了,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发展社区事业上吧。”

  对于自己的事,谭竹青很“抠门”,可每当困难居民求助时,出手却很“大方”。据不完全统计,她自己掏腰包捐助困难户的钱就有近万元之多。

她对我们比亲妈还亲

谭竹青帮她走上致富路的东站十委居民董学琴在回忆谭姨。 

  她是我们的老妈――她对我们比亲妈还亲,她像我们真正的母亲。她走了,我们感觉她还在看着我们,指导我们。

  提起谭竹青,身边人说得最多的话是“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她不是亲妈,却比亲妈还亲”,“谭姨就是我们的老妈,什么事我们都跟老妈讲”。

  低保户徐哲说:“提起谭姨,我有一肚子话。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待我比我亲妈还亲哪。”

  徐哲说:“我爱人脑出血要住院,而我家只有700元,是谭姨拿出自家的5000元为我付了住院费,及时地保住了我妻子的命。因我家太穷住不起院,16天后我妻子出院时,谭姨又送来600元,叮嘱我给妻子买药吃。我感动得只有流泪。我原来住29米的平房,无下水道,烧炉子,我爱人瘫痪后坐轮椅十分不便。另外,回迁费要3万元,这事我根本不敢想。谭姨却替我想了,替我调换了一处不花钱的平房50平米,室内有厕所、上下水、集中供暖。谭姨对我的恩情可是我和儿子一生都报答不了。”“谭姨70多岁的人了,什么困难她都替我解决,这样关心我,连我的亲生父母也做不到啊。”一提到谭姨的离去,这个坚强的东北汉子泣不成声。去徐哲家看她瘫痪卧病在床的妻子时,问她想不想谭姨,她立刻哭了,费劲地吐着并不清晰的话:“谭姨,没了――,没了――。”“谭姨,好人――,好人――。”“谭姨,上班――,上班――。”她病前因困难被谭姨安排在委里上班,仅三个月就脑出血病倒了,现在还是惦记着回到谭姨身边上班。生前看了她数十次的谭姨去了,她除了哭啊,一遍遍地呼唤着“谭姨”的名字。

  敬老院91岁的刘海宽老人,来院里3年多了。谭竹青去世前半个月最后一次来看望老人,她带着专家医生来到益寿院最后一次给大家做体检。“她是好人哪,经常来这里看我们,定期给我们体检,关心我们吃住。我们在这生活比家里好,孩子们来接我,我都不想走。这就是我们的家。”

  东站十委党委副书记代理居委会主任赵惠君,在谭竹青老人身边工作了23年,说起谭姨是滔滔不绝,“十天十夜也讲不完谭姨的故事。她对我们工作极其严格,对我们生活异常关心。变天气了,老妈打电话让我们加衣服;我们每天上班进屋先去喊声老妈,在老妈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她还一直在坚持工作;她的精神感染着我们,现在我们工作总想着她,做每件事情都想,她是否满意,她生前怎样做,我们要做得更好。老妈走了,我们还想按她的意愿来做每件事。我们要像她一样,心系百姓,为百姓做好每件事来报答她。”

  在谭竹青身边生活了16年的十委副主任王玉莲,这样回忆谭妈,“我总觉得老妈没有走,她好象去哪开会了,离开了几天,盼望她还会回来,就坐在对面的沙发上,花白的头发,梳得很整齐,带着她的黑框老花镜,指导我们工作。老妈走了,我的心里总是空荡荡的,每天总想去她办公室看一看,展览室走一走,看看我朝思暮想的老妈。”“老妈自己生病,却特别关心我的身体,我有糖尿病,她总是打电话告诉我要及时吃药,还经常对我说,玉莲呀,你可不能死,我培养你16年了,你走了我可咋办呢!没想到老妈却先我而去了。” 谭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记住,到啥时候老百姓的事都是最大的事,别的事可以不管,老百姓的事必须管!”

东站十委副主任王玉莲接受记者采访,说起谭妈也是几次掉泪

东站十委党委副书记、代理主任赵惠君接受记者采访。

谭竹青帮助过的下岗职工,如今她的生意很红火。

参观谭竹青事迹者留言

她用爱心托起希望

谭竹青和儿童们在一起

  她是4个孩子的“代理妈妈”――用自己一生的精力,为孩子们播洒着爱,她用爱心托起未来。她的人生字典里,只有付出。

  “代理妈妈”活动作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品工程,自1995年由长春市妇联倡导发起以来,这种没有血缘,没有法律关系的亲情爱潮涌动在长春大地。谭竹青就是春城20万“代理妈妈”中的优秀代表。在开展“代理妈妈”活动中,谭竹青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社区贫困家庭子女生活学习情况,走街串户、调查摸底,社区内贫困儿童的基本情况、主要困难她都了如指掌,并带头当上了“代理妈妈”,把深深的母爱献给社区贫困家庭子女。

  有个叫莹莹的女孩,母亲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父亲农村户口,没有工作,靠蹬三轮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父亲受了重伤,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看着伤残的父母,想着家庭的艰难,小莹莹想到退学来分担家庭困难。每当看到同龄的伙伴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情景,她抱着书包躲在角落里哭。谭竹青知道这件事后,到小莹莹家拉起她的小手说:“孩子,别哭了。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妈妈,你就是我的亲生女儿,安心地上学吧!”谭竹青的话像一股暖流涌动在孩子的心里,她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妈妈”。看到这情景,莹莹的母亲也哭了,莹莹的父亲也哭了。从那以后,小莹莹的学费谭竹青承包了;小莹莹书包里的每一样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都是谭竹青给置办;每逢节日,谭竹青都给小莹莹买漂亮衣裳;每到春节,她不仅上门慰问,还把小莹莹接到自己家为她做上可口的饭菜……

  徐东升,母亲张子华单位效益不好,父亲徐哲又长年患病,生活拮据。为了给徐东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谭竹青又当了徐东升的“代理妈妈”。经常给徐东升购买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2004年6月,徐东升母亲突发脑出血住进了医院。这对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正赶上徐东升小学升初中,刚刚办理完择校就读的手续。可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只好放弃,将学费全部退了回来。病中的母亲得知因为自己有病,影响了孩子上学,心如刀割,大家也都为徐东升感到惋惜。徐东升情绪很低落,成天低头不说话。谭竹青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从家里拿出500元钱,送到徐东升的家里,还组织社区人员拿出2000元以解决生活急需。后来,又几经周折和协调,终于使徐东升免费到52中学念书。徐东升常对别人说:“谭妈妈虽然是我的‘代理妈妈’,可她对我的关爱就是亲生母亲也做不到。”

  原住5委的邵素英,丈夫去世早,女儿在念书,她独自一人靠领低保金支撑家里的生活。这年,女儿考上大学了,是喜事。可还没来得及高兴,灾难便降临了。邵素英被检查出患了骨癌。谭竹青知道后,先是对邵素英说,我们一起来好好面对,日子还得往前过,打起精神来;再回头对孩子说,鼓起劲儿念书去。招儿是人想出来的,想着往好里奔,日子就会越变越好。然后,从自己本就不多的每月300元工资里,月月拿出100元给孩子。

  十年来,谭竹青先后代理了4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千次的家访记录着谭竹青与“代理孩子”的亲情眷恋;近万元的资金援助展示着谭妈妈的爱心善举;一声声深情的嘱托使这些孩子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爱。

  她去世前的10多天,她还带着病体,参加了打造未成年零犯罪社区会议。

  谭竹青就这样用自己一生的精力,为孩子们播洒着爱,用爱心托起未来的希望。

她是我的骄傲

宋国华谭竹青1956年结婚,50年来两人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谭竹青丈夫宋国华――她是我的骄傲,她是好妻子,她对老人是孝顺儿媳,对儿女是好母亲,事业上是党的好女儿。她的好处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谭竹青和老伴宋国华1956年结婚,半个世纪相濡以沫,伉俪情深。谭竹青离去,宋老人的身体几天内明显衰弱,80多岁的他他仍坚持接受任何一位记者的采访,在他眼里,谭竹青对老人是孝顺儿媳,对儿女是好母亲,事业上是党的好女儿。宋国华对谭竹青的支持同样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之歌。

  “1977年,我父亲得了色素癌,大腿根一大块黑痦子,里面溃了脓,打开绷带熏得人睁不开眼。我给换药,父亲嫌我手重,她接过来,轻手轻脚,以后都是她干,儿媳做到这份儿上不容易。”

  “我们1956年8月结婚,11月,她就坚持把我前妻去世后留下的儿女从农村接来。小闺女4岁,早上她把小棉袄烤热了才给穿上。开会时都抱着小女儿。对孙子辈也是这样,家里有什么好的,总是照顾别人。她的好处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谭竹青就是一辈子为群众做好事。群众事情办不好,她晚上也睡不好觉。”

  “她关心别人,热爱工作,不歧视任何人。在外她关心群众,在家也特关心我,有病总是帮我倒水,嘱咐我吃药。”

  我们这样教育孩子,“长大成人了,都要靠自己,你父母领的路,以后都要靠自己闯。”所以两个孩子一辈子都没在妈妈那儿沾到任何光。

  宋国华1980年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干部年轻化政策而离休,就一直在谭竹青身边,到了她的居委会,支持她的工作,亲自动手,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宋老被居委干部称为“编外主任”,他能历数谭竹青工作中的点滴经历。这是因为十委许多重大事务,宋国华都亲身参与,许多好点子是他最早出的主意。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宋国华工资78元,比当时谭竹青的20多元的工资高很多。他将所有工资交给谭竹青掌管,为了帮助穷困的百姓,或支持办企业,月月花个净光,家里没买下一只木箱,用纸箱装衣服。谭竹青做了好吃的饭,总会叫上身边的同志们来家里吃饭。没有对妻子海一般的理解与挚爱,哪一个男子汉能如此支持忍耐?

  12月9日,谭竹青去世6天,宋国华拿出2000元替谭竹青交了最后一次党费。“谭竹青一生为事业,惦记着居民的困难,这也是她的愿望。”

  谭竹青病重期间和去世后,收到来自各方面的慰问金72000元。宋国华决定,全部将这些钱用于帮助社区困难户,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春节前,宋老让社区居委会替他准备一份困难家庭名单,买12000元钱的米、面、油送给了社区困难居民,让他们好好过年。他说:“竹青活着不会用这笔钱,她生前怎么做,我还怎么做。”

谭竹青(左一)和外孙女一家人

她崇高品格影响着我们全家

谭竹青外孙女李岩哭着回忆姥姥对她的好,说起话来就止不住泪。

  谭竹青外孙女李岩――姥姥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女。她的爱是一种纯洁的爱、高尚的爱。姥姥走了,留给我们的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李岩,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老师、谭竹青的外孙女,她提起姥姥,就是眼泪成河。

  哭,一直是哭,李岩是哭着回忆姥姥生前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我们家就是她的办公室。来找姥姥帮忙的人很多,有时姥姥刚下班回家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得去为人家办事;有时她刚拿起筷子,就有人找上门来,她放下筷子就走。半夜三更也经常有人来找,大半夜姥姥爬出被窝,二话不说就出去。对上门来求助的人,姥姥从不嫌烦、从不推诿,总是热情接待,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听过姥姥说半句怨言。那时候我还小,不懂这些事理,就问姥姥:“为什么这么晚了你还要去,明天去不行吗?”可姥姥却说:“孩子,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去,居民来找咱说明居民信任咱。”

  姥姥就是这样把工作、把帮助别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她为了别人的快乐、幸福,宁可少休息、不休息,工作已经成为姥姥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时间长了,我们全家都能理解她,也习惯了。有一次,姥姥常年照顾的一位孤寡老人突然生病了,老人的邻居来找,而姥姥当时也在感冒发烧,打着吊瓶。我们心疼姥姥,就不想让她去,但她说:“我生病了还有你们照顾,可她生病了身边连个人都没有,我得去看看。”没等吊瓶打完,拔下针就走了。

  “我直到19岁,我才知道她并不是亲姥姥。姥姥对我特别亲,她特喜欢我,很偏向我,我结婚旅游没能给姥姥过生日,她没有怪我,她特意把别人送的生日礼物,一瓶香水给我。”

  姥姥对我们家人好,却从不为家人的事情求领导。“我大舅在1963年时下乡,一直在农村工作。以当时姥姥的能力完全可以把我大舅早一点调回来,但她没有那样做。直到后来返城的政策出台后,大舅才回到城里工作,结束了他十几年的乡下生活。大舅回城后,姥姥给他借了一间别人的小房子住,那时候,以姥姥的名气,托人解决个住房不是一件难事,但姥姥也没有那样做,而是教育大舅要肯吃苦、能吃苦,不能有事就求人。在姥姥的影响下,大舅工作很努力,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姥姥临终前,握着大舅的手说“儿子,委屈你了!平时妈总说你,对你要求比谁都严,也没能给你留点什么,也没能让你沾上什么光,为了使你能够自强自立,妈让你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妈这也是为你好,你就不要怪妈了。”说完,姥姥眼泪就流了出来,大舅也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

  姥姥从不希望我们有任何的优越感,也不希望我们生活在她的光环下,经常教育我们要坚持学习、要自强、要自立。

  “她走时什么都没说,对我们都很放心,什么都没嘱咐。我觉得姥姥不能没,象是在做梦,总想着姥姥还能回来。12月3日晚11点30分,姥姥的所有监控数据都开始下降,她都没呼吸了,可脉搏还在跳动,她的生命力是那样顽强。直到心脏停止了跳动,姥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守候在病床前的谭竹青的女儿,李岩的母亲失声痛哭:“妈妈,您能好好歇歇了!”

  “姥姥走了,她是我的楷模,是我的榜样,我只有好好工作,让姥姥高兴。我时刻感觉姥姥还在,她是我的精神支柱。”

  “姥姥一辈子没吃什么,没穿什么,也没留下什么财产。但她崇高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影响着我们全家。”

她淡薄名利奉献一生

谭竹青获得的证书和奖章

谭竹青荣获的奖杯

  她淡薄名利奉献一生――曾先后荣获国家级表彰15次,获省、市级表彰60余次,获各种荣誉称号170余项,但她却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她呕心沥血。

  “她一生那么多荣誉,但她对群众却平易近人,没人感觉她高高在上,她用一颗平常心,关心着身边群众的疾苦”,十委居民梁国岐带着病一次次地回忆着谭姨“她是我们的当家人,生活在十委太幸福了!”

  从1956年开始,谭竹青一直工作在居民委员会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基层社区干部,她48年如一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一生谱写了勤勉为民的动人篇章,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她所领导的社区居委会曾先后荣获国家级表彰15次,获省、市级表彰60余次,获各种荣誉称号160余个经核实应为170余项。

  “胸怀社区事,心系千万家”的她平凡而伟大,她的思想朴实而光辉。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自己谱写并演奏的一首交响曲,那么,她的一生堪称绝唱,虽然平淡简朴,却内涵丰富、震撼人心。

  在发展委办工业和服务工业、安置待业青年、调解邻里纠纷、照顾孤寡老人、帮教失足青少年,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居民誉为“百事管”、“贴心人”。

  有人感叹,谭竹青的行为几近圣徒。而谭竹青说的却是十委的泥土那般质朴:“街坊四邻住的都不好,我是为他们服务的,不能脱离他们。”

  1985年,居委会盖幼儿园,因面积紧张,谭竹青主动提出把自家本来就很紧张的住房无偿拆掉一半建幼儿园。拆墙那天正下大雨,儿媳脸上雨花裹着泪花,谭竹青硬着心肠指挥儿子砸墙搬砖。

  谭竹青从事居委会工作几十年,一直没有正式的编制。她曾有过4次招工转干的机会,但都因为舍不得离开社区而主动放弃。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东站街道党委工委曾先后两次给她晋级,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被评为市、省、全国劳动模范后,每次上级都决定给她涨工资,但也都被她拒绝。

  十委闻名遐迩,国际友人到十委参观。他们寄来邀请函,请谭竹青去国外考察。吉林省也曾给予谭竹青劳模出国考察的机会。但谭竹青总是看一眼就收进抽屉,她说:“我不能去,咱省下路费,办些网点,搞社区建设,为居民和贫困户解难。”
  几十年里,她无论寒冬盛夏,无论风霜雪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2005年的冬天,74岁高龄的谭竹青仍然工作在第一线,长年的操劳已经使她的身体严重透支。

  11月29日,严重的肾肺病把谭竹青逼进了医院。听到她住院的消息,居民们争相探望,医院的大门口排起了长队。12月3日,无情的病魔却使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谭竹青,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她所熟悉的小巷,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居民。她74个寒暑的生命交响,充满服务百姓的和弦,她无愧“小巷总理”的荣誉。“俯首甘为孺子牛”,虽然苦,虽然累,但她无比幸福、让人羡慕――她拥有那么多感激她、想念她的心。

  “小巷无名惊天下,竹到凌云老更青。”谭竹青用奉献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她走了,慷慨地把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英名留给了她深爱着的这方水土、这方人。

  她走了,留下了一个精神的苍穹,激励并滋养着后来人。(人民网记者  常红)

(责任编辑:郭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