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15 13:13 | 来源:人民网 2006-02-26 08:14 | 查看:5192次
——追记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党委书记谭竹青(上)
本报记者 刘亮明 李章军
白山垂首,黑土含悲。2005年12月3日,一个被泪水浸透的日子。这一天,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一位为百姓操劳了整整48年的74岁老共产党员静静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她深爱的社区和父老乡亲,离开了她抛洒下全部心血和汗水的黑土地。
12月6日,为了看老书记、老主任最后一眼,上千居民冒着严寒自发地涌来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上,有的哽咽不止,有的失声痛哭。老姐姐、老主任、谭姨、谭妈、谭奶奶……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是失去亲人的悲痛;一句句发自心底的诉说是对主心骨的崇敬和感激。
谭竹青走了,但她留下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居委会主任等170多项荣誉,留下了一位共产党员、基层党务工作者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把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留在百姓的心上。
她从不计较官大官小,更不在乎辛苦劳累,总是一心扑在社区的发展建设上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虽然官不大,但是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这是共产党员的本分和天职。”谭竹青的这句口头禅,对十委社区班子的伙伴们早已不再是一句话,而是他们每天都看得到的忙碌身影,和经年累月用行动干出来的非凡业绩。“只要是社区发展建设的事,谭姨立马就来精神,压根儿不在乎苦呀累的。”十委社区副书记、代理主任赵惠君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上世纪80年代初,十委社区班子的伙伴们常为全国的改革热潮兴奋不已,但一想到“自家一亩三分地儿”的发展就犯愁。当时的十委社区还是“三条黑胡同,一条泥水路”,居委会穷得连办公用品都买不起,根本谈不上社区建设。“咱得先发展社区经济,有点钱才好办事。”尽管谭竹青的决定经过深思熟虑,但还是立即引来一片惊疑的目光。没钱、没物、没项目,要发展经济不是说梦话吗?
“咱是党员,为了社区的发展,为了群众能安居乐业,就不能怕困难,不然,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谭竹青的话给伙伴们愁云笼罩的心头投下一道亮光。
大的干不了,先从小的干起。社区经济就从第一个小吃部起步了
没钱买厨具,谭竹青带头把家里仅有的450元拿出来;没钱买砖和沙石,已年过半百的谭竹青带着退休职工和一些待业青年起早贪黑走街串巷,到拆房工地拣碎旧砖头、旧木料,到附近河里挖沙子,和大家一起光脚丫脱土坯。不到半月,一个10多平方米的社区小吃部红红火火开业了。
第二年,谭竹青又打起了建服装厂的主意。听说市服装厂一位姓柴的师傅退休了,她连夜就上门请他帮忙。柴师傅想享享清福,不想再干了,她就三番五次地找上门,向老人诉说社区的难处,居民的渴盼。“你这个老妹子,为了公家和百姓的事可真上心啊,看来我不答应还真过不去了。”深受感动的柴师傅最终没拗过她。服装厂办起来后,生意一直很火。
最初创业的汗水,使社区终于有了一些积蓄。谭竹青没有止步,立即又用这些钱聘请了一些退休的能人,相继办起了制鞋厂、印刷厂、汽车修配厂、装潢公司等17个委办企业。从那时起,十委的经济越来越壮大,再没向国家要一分钱,到去年已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创利税60多万元,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680万元。
她把居民的事看得比天大,为办好一桩桩一件件实事,操碎了心,费尽了力
上世纪70年代,十委附近还没一家幼儿园,很多母亲又要送孩子到很远的幼儿园,又要赶着上班,常因挤不上公共汽车急得直哭。谭竹青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1978年,十委终于有了点钱。天天算计筹划的谭竹青立即找技术人员设计出了幼儿园的图纸。实地选址测量时,正好需要拆掉她家的半间房。大家主张把设计缩小点,她的儿媳妇也想不通:“哪有拆自家房给公家建幼儿园的呀。”谭竹青说:“居民的事是大事,自家的事怎么也好凑合。好不容易盖个幼儿园,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
幼儿园按原设计建成了,社区和附近的母亲们不用再为孩子的事发愁了,可谭竹青一家却仅剩下不足10平方米的土坯房,一住就是10多年。
为了不断改善和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近10多年来,谭竹青带领大家陆续又花了10万元建起了社区益寿院、阅览室、健身房、录像厅、游艺部,用150万元为社区建成了178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凡是她能想到的、居民需要的,她都昼夜奔忙,一件件落实到社区的土地上。
今天,走进十委社区,看到的是一处处公益建筑设施,是一栋栋令人眼亮的居民住宅楼,是一条条平坦的柏油路,是一片片怡人的花草树木。然而,10多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棚户区。
为了让居民早日圆上楼房梦,谭竹青为找开发商四处奔走。可是,一个个老板来看看就扭头走了,有的还说:“我送你200万元,你不让我在这儿投资建房就行。”她毫不灰心,依然昼夜不停地奔波,苦口婆心地协商,终于打动了一家房地产老板的心。
谁都没想到,从拆迁公告发布之日起,300多户居民的老房子竟然在42天内就全部拆完。“这速度也就是在十委,在谭老太太这儿能有。”开发商惊叹不已,逢人便说。当年底,5栋住宅楼拔地而起,547户低收入居民欢天喜地迁入新居。
2005年11月30日,谭竹青去世的前4天,十委最后一个回迁户住进了新楼房。至此,十委先后三批开发棚户区16万平方米,圆了近4000户居民的住楼梦。
“谭姨她把咱居民的事看得比天大,为办好一桩桩一件件实事,真是操碎了心,费尽了力。”采访中,很多居民禁不住泪流满面。
她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坎儿里
“有难处,找谭姨。”在十委社区,这是最通行的一句话。谭竹青是社区居民的主心骨,再难的事,她也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她是百姓的贴心人,再苦再累,她也要把温暖送到百姓心里。人们说她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着百姓的冷暖疾苦、柴米油盐”,亲切地称她“小巷总理”。
“谭姨是我致富路上的一盏明灯,有她心里就敞亮、暖和。”居民董学琴的话充满敬佩。1997年,本来没有工作的董学琴,爱人也下岗了,全家的生活蒙上了阴影。谭竹青帮她在露天市场安排了摊位,还借给她3万元本钱。一年后,露天市场取缔了,困境中,谭竹青又帮她在新建的室内市场里租下几节柜台,办起了面食店。小两口牢记谭竹青以质量信誉立足的叮嘱,小店办得红红火火,月赢利2000多元,日子过得一天天好起来。
“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就是要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坎儿里。”几十年来,谭竹青心里装着党的宗旨、国家的期望,装着百姓的柴米油盐、冷暖疾苦,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职责,“哪儿有难处,谭姨肯定就会出现在哪儿。”
“谭姨待我们比亲娘还亲哪,是她老人家救了我一家。”一说起谭竹青,46岁的马小花就止不住眼泪。丈夫去世后,她寄居在妹妹家,娘俩靠打零工艰难度日,一度她自己也不想活了。谭竹青听说后急得睡不着觉,赶到她的住处暖语鼓励:“小花,过日子总会有困难,但你别怕,什么沟啊坎儿的咱都能迈过去。”随后,她就安排马小花在敬老院当服务员,娘俩免费吃住。
一次,号称“小霸王”的十委青年李刚打群架住进医院,家人声明和他断绝关系。可谭竹青提着一兜水果、糕点来看他了:“好好养病,想要啥,姨给你买。”第二天,谭竹青又买了一堆他爱吃的东西来,并耐心地给他讲做人的道理,摸着他的头说:“你从小没了娘,是个可怜孩子。你放心,今后你的一切姨都包下了。”一句话使这个刀扎到骨头上都不掉一滴眼泪的“拼命三郎”呜呜痛哭。后来,谭竹青为他在委办厂安排了工作,为他筹办了婚事。小李把对谭姨的感激全倾注到工作中,很快成了生产骨干,并加入共青团,后来还当上了维修队长。
多年来,谭姨一有空就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们。特别是年节,她总要来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老人们见了“老妹子”也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她心里装的是党和人民,想的是工作和奉献,就是没有自己
在谭竹青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张比小学生课桌稍大点的办公桌,在一篇《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文章上面放着她的老花镜,旁边搁着她还在铮铮走动的老手表,墙上挂满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颁发的锦旗和奖状,唯一“奢侈”的是朝阳的窗台上一盆在严冬里依旧散发着淡淡幽香的兰花。从窗户望出去,是蓝蓝的天空和天空下连成一片的浅红的居民住宅楼群,以及纵横延伸的柏油路和正准备为人们奉献绿色与芳香的树木花草。
在谭竹青事迹的陈列柜里,静静地展放着她的4张工资单:
1981―1989年,月工资20至30元;
1990―1995年,月工资120元至150元;
1996―2000年,月工资300元至350元;
2004―2005年,月工资890元。
看着这些,十委的干部和居民禁不住一次次泪水盈眶,唏嘘再三。“谭姨她心里装的是党和人民,想的是工作和奉献,就是没有她自己。”
她为居民呕心沥血建了那么多楼房,可她硬是住在1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直到当时社区的全部居民都搬上楼,她才在1997年迁进84平方米的楼房。
她为那么多下岗失业和待业人员安排了工作,可是自己孩子的工作她一个也没管过,都是靠孩子们自己的专长和努力找的。临终前,她拉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儿子,委屈你了。平时妈对你要求严,也没给你留下什么,你也没沾上光,反而受了很多苦。妈这也是为你好,你就别怪妈了。”儿子泣不成声。
50年来,她为居民百姓办了成千上万的好事、实事,但她从不收受人们为感激她送来的礼物。曾得到过谭竹青多次帮助想送200元感谢而被拒绝的残疾人范喜香说:“谭姨可‘不近人情’了,只许她对我们好,连我们表达个心意都不许。”话虽这么说,但他和大家心里都满怀感激与敬佩。正是这“不近人情”,饱含着老主任对居民的无限深情。
多年里,因为她的能力和业绩,曾有过4次招工提干的机会,但都被她一一推辞了。“作为基层党员,我能为这么多居民服务,已经很满足了。”
天不言自高,地无语自厚。谭竹青没走,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公仆情怀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上。
《人民日报》 (2006年02月26日 第一版)
(责任编辑:郭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