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姜志强: “一辈子研究鱼这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0-08-03 22:1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3日 05版 | 查看:776次

【实践者风采】  

  牙鲆和红鳍东方鲀(河豚的一种)是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姜志强38年科研生涯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初,姜志强指导辽宁省第一家海水工厂化养鱼厂正常运转,突破了牙鲆、红鳍东方鲀等鱼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难关,开创辽宁省牙鲆人工养殖先例。

  20多年来,姜志强坚持在生产一线与企业合作,对红鳍东方鲀的人工繁育、养殖模式、市场开放等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使红鳍东方鲀育苗、工厂养殖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随着控毒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味道鲜美的河豚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有毒鱼”。

  “最近,我还在研究一条鱼。”姜志强笑眯眯地说,好像这条鱼就在眼前跳跃。这条鱼的名字叫太平洋鳕,他已经研究这条鱼十几年了。姜志强甚至将自己的微信名都改成了“鳕鱼”。

  “20世纪50年代,太平洋鳕在辽宁产量很大,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渐渐消失在市场上。老大连人可能知道这种鱼,称它‘大头腥’。因为以前船上保鲜条件差,鱼拉到岸上就不新鲜了,很腥。实际上,这种鱼如果能吃到新鲜的,味道特别鲜美。如果人工养殖成功,市场价值很高。”

  太平洋鳕的自然繁殖期是东北最冷的时候,一般都在春节前后。为了突破太平洋鳕的人工繁殖技术,姜志强连续多年没有回家过年,和学生在实验室、渔场度过。

  太平洋鳕的研究做起来不容易。每次育苗都可能有鱼苗大量死亡。“现在我们的繁殖技术基本成熟了,鱼苗死亡的原因也找到了,源于太平洋鳕天生带的一种神经坏死病毒。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即使那些成活的,成活量也达不到产业化要求。”

  虽然说的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姜志强的语气中仍带着兴奋:“最近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准备再试试。再干个三五年,这条鱼应该没问题。”

  姜志强是一名接地气的鱼类学专家,他评价自己的特点是“常年与生产一线企业合作,坚持科研与生产结合。”确实如此,38年来,他主持国家、省、市等各级项目30余项,每一项都是多年深入一线,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的研究,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难题,寻求辽宁发展海水养鱼的新模式。

  大连海洋经济基础雄厚,大连海洋渔业已成为国内水产品行业不可忽视的区域品牌力量。科技改变渔业,姜志强见证了大连改革创新的成果,海洋技术相关人才干事创业的政策与环境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姜志强说:“海洋水产事业是重要的事业,未来大连将发挥更加明显的区域优势,释放更加积极的发展信号,我们的研究工作要借助这些优势继续努力下去。”

  (本报记者 吴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