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06 08:55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1月06日 04 版 | 查看:1220次
请记住在这场执行搜救转移A4幢23-7老人“生死救援”中6名年轻的消防救援人员:
陈俊霖,28岁,重庆合川人,2013年6月入伍,二级指挥员,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
李泳卓,25岁,四川威远人,2016年6月入伍,四级指挥员,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副中队长。
胡辉,33岁,江西峡江人,2005年12月入伍,一级消防士,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助理。
伊纪斌,25岁,山东临沂人,二级消防士,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战斗班班长。
李宗键,22岁,四川阆中人,2016年9月入伍,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四级消防士。
段帅,20岁,重庆开州人,2017年9月入伍,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四级消防士。
在自下而上搜索到着火建筑A4幢23-7房时,28岁的消防救援指挥员陈俊霖心里“咯噔”一下,“有人!”
卧室的床上,躺着一名盖着被子的老人。屋里还有一名照顾老人的阿姨,神色紧张。
2020年1月1日下午,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A4幢高层住宅发生火灾,由于消防“生命通道”被社会车辆占用,延误灭火救援,大火顺着着火建筑外墙立面,从2层一直烧到30层,现场触目惊心。
陈俊霖是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黄泥塝站中队长,1月1日下午,他正带领5名队员执行火灾现场搜救疏散任务。
“这名老人有76岁高龄,得过脑溢血,缺乏行动能力,有语言障碍,意识模糊……”陈俊霖一边向现场指挥部汇报,一边组织队员关闭房屋门窗,并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保证房间内空气质量正常。此时,由于着火建筑住宅外墙立面已形成立体燃烧,楼道内也不同程度受到浓烟覆盖。
接到陈俊霖的报告,地面指挥部经研判后,决定派一名医生上来,协助救援队员转移这名老人。很快,正在地面待命的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刘文珉在其他消防救援队员的带领下,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快速通过楼梯间,带着担架上到23-7房,准备合力转移老人至楼下安全区域。
经慎重考虑,陈俊霖和队员们决定利用救援担架对老人身体进行固定,同时给老人使用氧气袋,防止其吸入有毒烟气。“因为现场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在燃烧,这种材料的燃烧会形成有毒气体”。
天色越来越暗。
陈俊霖和22岁的队员李宗键用肩膀扛着担架走在前面,后面两名队员用手臂抬着担架,尽最大可能保持担架的平衡,向楼下转移。6名队员轮替换班。陈俊霖担心老人冻着,转移前,他让队员给老人盖上棉被。
“此时,楼道里充烟面积已较大,光线也很昏暗,再加上楼梯间较窄,导致我们救援转移的效率有所降低,特别是在楼道内转弯的时候,显得尤为艰难和漫长。”陈俊霖说。
救援队员们要与时间赛跑,要尽最大可能,以最短的时间将老人平安转移至楼下。
“这个救援非常考验我们的综合素质和配合能力。”陈俊霖说,“如果转移过程中,有一个人滑倒或者用力不均,或者走楼梯速度过快,就会导致担架的侧翻,后果也就不堪设想。整个下楼的过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非常小心!”
为保证老人不被楼层内的积水打湿,队员们又脱下自己的灭火防护服披在老人的身上。
“到20楼了!”“到18楼了!”“到15楼了!”转移过程中,陈俊霖一边看着楼层数号牌,一边努力和老人保持交流。
“虽然我知道他不能说话,但是我还是得跟他保持着交流啊!告诉他我们所在的楼层,给他信心,让他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他救出去,并很快就会脱离危险!”陈俊霖解释。
为加快转移进度,在转移到10楼时,作为指挥员的陈俊霖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让队员们卸下空气呼吸器,因为身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在楼道空间里上下转移的时候,空间显得异常狭小。
“我们每到一层楼,特别是转弯的时候都要调整身体姿势。老人的身体虽然在担架上是固定的,但还是会往下滑,这样时间就耽搁了。”陈俊霖说。
在陈俊霖和队员们果断地卸下自己的个人防护装备后,转移老人疏散的速度加快了。
但没有了佩戴空气呼吸器,队员们也容易吸入有毒烟气。“但在当时的那种情形下,我们根本没有去顾及这些,一心想的就是怎么让老人能够在第一时间平稳安全到达1楼,让他脱离危险,让他的家人放心。这也是当时作出那个决定的初衷。”陈俊霖说。
在快转移到3楼时,意外发生了。老人的氧气袋突然掉落,这直接影响到老人的正常呼吸。
那一刻,陈俊霖觉得自己“蒙住了”。
“因为那个时候,楼道里还是有烟气的。我很快反应过来,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和时间赛跑!”陈俊霖大声对队员们喊道:“加快步伐!抓紧时间!”
最后一段路,陈俊霖感觉周围的时空都静止了,“楼道里超过30公分的积水,完全感觉不到,吸入的有毒烟气对咽喉造成的不适,完全感觉不到”。
下到1楼的时候,救援队员们抬着担架,全力以赴朝救护车奔去。
当看着载着老人的救护车拉着鸣笛驶离加州花园时,陈俊霖和队员们才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几乎都要瘫在地上。
这场生死救援,陈俊霖估计,“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5分钟”。
本报重庆1月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