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10 08:00 | 来源:2008-06-29 人民日报 | 查看:2395次
甘肃省文县中庙乡中坪村是一个依山傍水、颇具江南特色的村庄。5月12日下午,突然地动山摇,烟雾弥漫,山石肆虐,道路塌陷。地震使全村11人受伤,716间房屋倒塌,电力、通讯、供水瘫痪。紧急关头,中坪村党支部全体党员组建的突击队,冲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展开了与地震灾害的大决战。
危难时刻显本色
正在全村人慌作一团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兴紧急召集支部全体党员,在废墟前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徐国兴大声说:“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村里损失很大!马上组织各社党员先救人,非常时刻,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大家分头行动!”
震后半小时,全村16名党员和优秀团员迅速集结,组成抗震救灾突击队,迅速奔赴各村民小组,全力开展抢险应急工作。余震不断,大地还在颤抖,突击队员们隐隐感到山体在继续下滑,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与此同时,村委会主任贾运德带领其他突击队员前往中庙初中和小学,与教师一起疏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全村295户867人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防震棚里情义浓
群众被安全转移了,但余震时有发生,房屋和山体随时有倒塌的可能。
5月12日17时,村党支部再次召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安排。党支部决定,在上级党组织的救灾物资没有到来之前,从村级集体积累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抗震救灾。
当日19时左右,党支部派人四处采购的3900多平方米彩条布和生活用品紧急运到村里。随后,村党支部16名党员组织乡亲们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为全村867名受灾群众和800多名学生搭建了临时防震棚。
“暂时解决群众的食宿问题,我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徐国兴告诉记者,当日,忙碌了10多个小时的党支部全体成员并没有住进帐篷,而是把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留给了群众。
5月13日早晨,村党支部决定再次动用村级集体积累,购买了1100公斤面粉、360公斤大米、220公斤食用油,为受灾群众办起了大灶。他们还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调解,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走出灾难阴影。
废墟地上党旗红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人迅速开展生产自救。连日来,中坪村先后抢出1.8万公斤粮食。党支部还将群众组织起来,10户一个互助小组,轻灾帮重灾,劳力多帮劳力少,共拆除危房110多处,排除道路险情12处。
村党支部派出得力人员,对山体滑坡地进行24小时监控,预防次生灾害发生。党支部还坚持每天3次对学校等地消毒,预防疫情发生,并积极筹措资金,搭建临时教室,确保学生及时复课。
同时,党支部组织突击队帮助群众抢收油菜、小麦,哪家的先成熟,支部就安排先收哪家。抗震救灾以来,中坪村党支部真正成了村民的“主心骨”,党员成了大家的“贴心人”。村民们说,只要看到村支部帐篷上插着的鲜艳党旗,心里就踏实,就充满了信心。 (记者 李战吉)
(责任编辑:曾永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