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04 17:05 | 来源: 人民前线 2020-01-02 | 查看:1439次
文 | 王梦圆、谢文剑、孙浩杰
图 | 郑毅、孙其光
陈松,2004年9月入伍,现任第73集团军某部合成1营营长,先后担任排长、副指导员、连长、参谋、股长、营长。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任连长时,所在连队连续4次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任营长时,所在营被旅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个人更是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两次二等功。
从基层到机关,再从机关到基层,他为何一路走来都是荣誉相伴?
面对部队的转隶改编,专业冲突的他为何能带领官兵攻坚克难?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为何都能游刃有余?
下面就跟着前线哥,一起来了解这个“硬核”营长背后的故事。
岗位在变,初心不改!
2009年,刚从学院毕业的他选择了被称为“军旅磨刀石”的步兵单位,他说: “不管是哪个岗位,我都会秉承初心、血拼到底!”
2010年,时任排长的他参加了师组织的“荣誉连队”比武,单单“荣誉连队”这几个字,就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单位的荣誉,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奋战在训练场上。
5公里负重武装越野、负重据枪、鲜血与衣服相连的手肘……这些,都是他通往成功的见证。
在最终的考核中,连队以绝对的优势夺得第一。他在考核中脱颖而出,荣立 “三等功”一次。
岗位可以变,拼搏韧劲不能变!
2013年,陈松从副指导员升任到连长,如何快速胜任岗位、管理好连队成为了他的头等大事。
在一次演习中,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定点渡河任务,当天下午他带着连队官兵搭建浮桥时突降暴雨,看着越来越宽的河面和越来越近的集结时间,他把拳头一握,咬着牙说出两个字“搭桥!”便第一个跳进水里。
在他的带领下,全连官兵在雨中硬是架起了一架20米长的桥。最终提前4个小时完成了渡河作战任务,赢得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他不仅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在连队管理上也是不甘落后。为了增强官兵们荣誉意识,他依托连队荣誉室,引领、启发官兵们以连为家的主人翁意识。面对原则问题绝不让步,处理问题让官兵们心服口服。任职期间,连队连续4次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2015年2月,连队被原军区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单位”,个人因实绩突出被军区表彰为“基层干部标兵”, 个人荣立“二等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17年5月,调整改革期间,各种考验接踵而至,他再次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合成营营长。
抛开管理不说,光是合成营大大小小的专业就有近百项。看着飞驰咆哮的装甲战车,他心里有点发毛: “作为步兵专业毕业的,这个岗位我真的能够胜任吗?不行,这么多官兵看着呢,我必须顶起来!”
白天他和战士们“抢”着上装甲车实操的机会;专业理论题库揣到上衣口袋,走到哪看到哪;晚上回去就整理笔记,查完铺就坐到台灯前,一学就到凌晨一两点。
凭着这股韧劲,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装备的各项性能就了然于心,同期还完成了装甲车通信与驾驶双项技能的考核认证。这让许多原先对这个“步兵”营长能力还抱有质疑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2018年1月,他被单位推举参加了集团军分队军官比武,集训过程中不论是阶段考核还是模拟考核,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意外总是不期而遇。一次武装3公里训练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奔跑中脚踩进小坑中, 脚踝扭伤,当时陈松感觉应该不是大问题就坚持忍痛跑完,结果到达终点的时候发现受伤部肿得比拳头还大。军医检查后告诉他:“你这脚最少两周不能跑了,继续下去只会越来越严重。”然而此时离考核只有一周的时间,更雪上加霜的是, 考核组将原定的武装3公里更改为武装5公里。
“既然选择出发,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在接下来的几天训练中,他没把自己当成“病号”,每次训练他都将脚踝用绷带紧紧绑起来,这样跑起来就感觉不到疼痛,训练反而更卖力。因为他知道,唯有拼尽全力才不会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到了武装5公里考核的那一天,他昂首挺胸站在起点,完全不像是一个受了伤的人。跑到后半程时,他的整只脚已经麻木,他全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死死“咬住”前面一个人。冲过终点的那一刻,他再也坚持不住……
虽然五公里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但他还是凭着全面过硬的军事素质一举夺魁,再次 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29岁的他就当上了营长,靠的肯定不是运气!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胸前的资历章从一道到两道,肩上的军衔从一杠两星到两杠一星,都是他的努力和拼搏换来的。
没有谁是天生幸运,只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这就是我们的“硬核”营长——陈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