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0 17:5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12月10日 05 版 | 查看:37453次
2013年,高原红——川藏青光明行志愿服务项目走进色达,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帆带领医学生们为当地居民进行眼部检查。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20多年来,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组织的直接推动下飞速发展,在助学、养老、扶贫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众口皆碑的成就。但激情投入其中的人们在发展中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服务项目“走不远”和“做不大”就是其中最大的困惑和痛点。有的志愿服务项目走着走着就消失于公众视野,变成志愿者“一时的体验”;有的志愿服务尽管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一腔热情也只能用来“敲敲边鼓”,收效甚微……
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困惑,近年来,一所看起来似乎资源有限的地方医学院校——温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温医”),却用陆续精心培育的几十个响当当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交出了破解问题的答卷,形成了青年志愿服务中独树一帜的“温医现象”。
我们将分上、下篇分别报道温州医科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团队是如何破解志愿服务项目“走不远”和“做不大”的难点的。
“哇!这么漂亮!”今年秋天,当7岁孩童蔡雯(化名)第一次看清银杏叶令人炫目的金黄,为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激动得流下热泪。
她自幼视力不好,远视力和近视力分别低至0.16和0.06。不了解相关知识的父母未进行专业检测,便将她以“盲童”身份送往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她在暗黑的世界里暗自悲伤,直到温医的学生志愿者来到学校。
志愿者发现,她并不是完全的盲,只是由眼球震颤导致的低视力症状,便为她配置了一个5倍放大镜和2.8倍双目望远镜,并指导她使用助视器、训练生活技能、开展心理辅导。渐渐地,她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了。
蔡雯是被温医志愿服务改变命运的无数人中的一个。10年里,温医党委书记、眼视光学专家吕帆和温医眼视光学院的医学生及其附属眼视光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在温州、杭州、宁波、拉萨等地开展志愿服务,为数千名像蔡雯一样的低视力患者带去福音,打造出了低视力教学、科研、临床康复的一整套志愿服务模式。
用专业把他们拉出黑暗的深渊
“他们不是看不见,只是看不清,我们能帮到他们的。”每一次带着温医学生志愿者做“低视力与视觉康复志愿服务”时,吕帆总会这样说。
吕帆口中的“他们”,是一群低视力患者。他们仍然有部分残余视力,大约在0.3到0.05之间,他们看世界比常人更为艰难。由此,他们经常被粗放地定义为盲人,被送到盲校学习盲文。
“低视力是假‘盲’,不是完全看不见。”吕帆从眼视光学专业的角度分析说,低视力患者可以走出盲校,可以依靠残余视力自信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这样的美好愿景,如何才能实现?吕帆用专业作出判断,也用专业给出了答案。
2010年,她联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在温州医科大学建立了我国首个具有国际水准的“低视力与视觉康复中心”,为低视力患者免费开展眼科检查、低视力验配、低视力检查等志愿服务。2011年,“低视力与视觉康复中心”从学校延伸至医院,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落地,成为杭州市唯一的低视力专科。
2011年,全国首个低视力教室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从灯光到盲道,都经过科学设计。学生也不再学习盲文,而是借助远近两用电子助视器等视觉康复工具,和普通孩子一样读课文、看板书。
回顾这段和青年志愿者们一起治疗“假盲”的近10年历程,吕帆说:“眼视光学专业的学科背景,让朴素的志愿服务越走越远。”
2001年,我国首个中美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吕帆曾作为中国大陆首位医师志愿者,参加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的第七届特奥冬季运动会。当时,温医已是国际眼视光学界的“新星”:1959年,学校缪天荣教授发明对数视力表和“五分记录法”,被赞为世界视力表设计的金标准;1988年,原温医校长、现温医眼视光学院院长、缪天荣教授的学生瞿佳,首创眼视光学专业,被誉为“中国温州模式”;1998年,瞿佳又牵头创立国内首家眼视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眼视光专业已是温医的一个标杆,并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沿。这就是我们做志愿服务的底气。”温医的眼视光学专业优势,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吕帆特殊奥林匹克融合志愿服务之门。
回国后,吕帆促成国际特奥会在眼视光学院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特奥会地区性合作研究和教育中心——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合作中心,并承办了国际特奥会2003年东亚区“运动员健康”项目培训。瞿佳还于2004年应邀参加全球首本特奥眼科教材的编写和审阅。
这些探索和尝试赢得了国际特奥创始人尤妮丝·肯尼迪·施莱佛女士的信任,她在温医创建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医学健康中心,并从2005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关爱弱势群体,特奥送光明”活动,为有眼部疾病的智障儿童提供免费治疗。“携手同心,耀在一起”特殊奥林匹克融合志愿服务也由此正式开启。
该志愿服务独创PPS融合模式,融合生理(Physiological)、心理(Psychological)、社会(Society)三方面,通过健康筛查、营养健康论坛、双向融合课堂等形式,搭建特殊青少年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让眼视光学专业的医学生们能学有所用,提升专业认同感。
“志愿服务专业化”的说法,自2008年——“中国志愿者元年”起开始盛行,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温医能在20年前做特奥会志愿服务时就开始践行专业化的思路,难能可贵。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吕帆的感召下,温医学生的课堂从明亮的教室延伸至每一次的志愿服务中。他们不再只做简单的献爱心、后勤保障、陪伴聊天等技能含量较弱的志愿服务,而是结合专业特长,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
2012年,眼视光医院低视力中心主任陈洁发现,因强烈的紫外线和高海拔,藏区人民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许多儿童更是因先天性眼病、遗传性眼病、功能性眼病等眼部疾病而丧失行为能力。
陈洁注意到藏区人民眼里的“高原灰”问题,以此为切口拓展出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吕帆和陈洁联合了9位温医眼视光学院的硕士、博士,依托眼视光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强大的专业优势以及人力优势,创建了眼健康硕博服务团队,开启“高原红——川藏青光明行” 志愿服务(以下简称“光明行”)旅程。
从2012年开始,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为饱受眼疾困扰的川藏人民带来光明。
在“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他们重新看到了刻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和圣洁的雅拉雪山;在黄河源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他们又见蓝天白云和刚破土的格桑花;在财神的坝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的壤塘县,他们再次看到了随风飞舞的经幡和亲人最温暖的笑容……
在藏区人民看来,“光明行”志愿者们是他们的“光明天使”。
从最初的送医疗上高原,到联合搭建眼视光中心,再到培养高原眼科医护人员,从全免手术费变为当地医保、公益基金、病人少额自付联合支付,由输血变造血,由短暂帮扶到眼健康精准扶贫。“光明行”薪火相传8年有余,志愿团队不断壮大,累计上高原17次,眼筛查21449人次,开展防盲手术2090余例,培养藏族医疗教育人才9名,帮助当地医院成立眼视光中心6家,建立低视力教室1间。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眼视光学院的志愿服务如雨后春笋一般愈发蓬勃,明眸工程志愿服务、青少年近视预防志愿服务、眼视光视觉健康科普志愿服务等带动了千千万万医学生投身“光明”志愿事业,延续至今。
建立志愿服务生态圈
除了眼视光学院,温医的其他医学专业和学科也结合专业特长,投身志愿服务,并将之融入学科教育中。就这样,一个动态的志愿服务生态圈在温医逐渐成型。
2003年,温医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们,关注到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群体,发现他们如韩国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讲述的那样,脑中的记忆就像被橡皮擦擦去一样,逐渐消退。迷路、记忆力下降、失语、极易急躁、尿失禁……在人生的夕阳时期,他们变成了没有自理能力的“老小孩”。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逐年增加,但社会上专门针对他们的养老机构却很少,就诊率也极不理想。
现实需求摆在眼前,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自发走进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群体,帮助他们早预防、早观察、早治疗,默守着他们的记忆。
“在这个永嘉的……战役……呃……呃……战役啊……” 夕阳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87岁的林清明爷爷已不能完整地给志愿者们讲述年轻时的过往,只能断断续续地讲些残碎的片段,志愿者们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
2016年,在10余年的专业发展和志愿服务反哺推动下,温医精神医学学院成立。积淀了13年的“默守”志愿服务,也随之升级为以“敬佑生命、关爱记忆、默守夕阳”为主题的“情暖记忆”阿尔茨海默症关爱志愿服务。
升级后的“默守”项目,依托最新的精神医学技术知识,将志愿服务融入学科教育中,志愿服务成为温医学科教育体系的一环,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社会现实需求。单向的志愿服务变成了动态的生态圈,学科发展和志愿服务成了正相关系,并肩而“行”,“走”得长远。
针对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打造“行为、记忆、情绪”(BME)干预模式,运用MMSE、ADL等专业量表,筛查出认知与生活能力受损的老人,建立患者信息库;治疗上,依托温医各附属医院医疗资源,开通专科医院专家绿色通道进行转接治疗,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进行精神运动康复、刺激大脑记忆功能、降低抑郁发作,这也被称为“pdf-t”全程服务和治疗方案;针对家属病耻感、弥补家属护理不足,志愿者们又搭建了家属生态圈及综合服务中心,对其进行专业护理知识科普、训练以及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志愿者们还紧跟信息化趋势,开创“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开发益智类App“小默大手”、开设微信公众号、建立在线公益中心、创建专属网站,并在线上推广精神运动康复学原理,编写、录制的“活到100岁都不痴呆”手指操等科普教程,在乡村社区、医院病房的实践推广过程中,延缓了26名患者的病情。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常常忘记回家的路,对此,“默守”团队又与公安局物联网合作,给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发放安心手环,当老人走失时,能准确定位、搜寻及报警通知家属。
从患者到家属,从线下到线上,从简单的陪护到专业的筛查与治疗,“默守”团队的医学生们,忙碌于社区中心、养老机构、偏远农村,温暖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心。
一个由医学生学生善心萌发的志愿服务,在不断改善、升级中,逐渐得到了WHO痴呆全球计划实施团队、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记忆中心、温州康宁医院、温州怡宁老年医院等32家单位专家的支持。
有专业学科支撑、有医学生志愿者的人员保障、有社会化力量的指导、有制度化的运营理念,“情暖记忆”阿尔茨海默症关爱志愿服务一路前行,治愈了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反哺了参与其中的医学生们,完善了学校的专业教育配套。
其实,将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结合的做法被称为服务学习,又称体验学习,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美国、英国、日本的高校中都有过实践。如日本大学开设有关志愿者活动知识的学科课目,将志愿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志愿活动中与学生专业相关的部分给予学分。
可见,温医的志愿服务理念和实践早已与国际接轨。
“以前志愿服务只讲单向的付出、奉献、救助服务对象,但忽略了对志愿者本身的‘自助’环节。这种‘自助’不仅是‘手留余香’的感动,更是对志愿者本身成长成才的自我帮助。”温医精神医学学院教师赵可说。
护理学院开展的“搏时”急救护理志愿服务,第一临床医学院发起的“星海”孤独症家庭支持志愿服务,把器官捐献志愿信息纳入社保卡的“生命之光”器官捐献宣传志愿服务……温医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始将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结合,把课堂所学服务于社会需求。
温医各个学院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设立专项奖学金;开展学生志愿者骨干专项培养计划;激励和指导学生志愿团队参与全国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据不完全统计,温医近30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6个;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6个,并连续4届捧得全国“挑战杯”赛事优胜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3个、银奖3个、优秀组织奖1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个;浙江省等省市级奖项几十项……
多学科融合办精品
在温医,推进志愿服务的另一特色是,坚持多个专业领域的协作。
2005年,温医5位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专业素养为基础,以解决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难的问题为出发点,发起了“生命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带动272位学生成为首批志愿捐献者。并于201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以在校大学生作为法人代表的献髓民办非企业组织,这也是目前温州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献髓公益组织。
摆在该组织面前的最大痛点问题,是“悔捐”。
以往,此类志愿服务大多只关注受捐者,因没有临床技术,学生志愿者们只能提供陪受捐者聊天、缓解家属焦虑、无针对性地宣传捐献知识、征集捐献者、募集资金等相对浅显的服务。当遇到捐献者在最后一刻决定放弃捐献,志愿者们有心无力,受挫感也随之而来。
“‘悔捐’对已进入无菌仓等待骨髓移植的受捐者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相髓”志愿者陈佳豪希望“悔捐之殇”永远不要发生。
这群医学生另辟蹊径,将志愿服务对象聚焦于捐献者,利用医学统计学的专业方法确立了测试对象;构建一个“悔捐”量表,制定筛选捐献者的专业标准,在捐献者登记入中华骨髓库前,对有意向的捐献者进行意愿度动态评估,检测是否为“忠诚”的捐献者。针对检测结果为低意愿度的捐献者,再结合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重点进行知识科普、心理辅导,从而有效预防“悔捐”行为的发生,将“悔捐”率降至最低。
“生命相髓”团队深知,这绝不是仅仅依靠一个专业就可以完成的。于是,他们引入心理学、临床医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成功构建了“认知-行为”悔捐心理模型,为破解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困境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医护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学科交叉频繁的领域。如果没有心理学专业同学的加入,我们的项目走不到全国的舞台上。”“生命相髓”的医学生们对悔捐心理模型的建构进行的学术研究,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亮相。
截至目前,“生命相髓”志愿服务共助力2943位捐献者登记入库,促成14位捐献者成功捐献,两个数据分别占温州地区总数的28%、26%。
其中,浙江省监狱系统第一位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务民警李迪、温州市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在校大学生郑科科、温州市首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务人员沈伟莉,都是温医的学生。“生命相髓”志愿者们变身捐献者,为捐献者奉献“生命种子”的同时,也向“悔捐”大声说“不”。
温医以梦为马的志愿服务精神不仅唤醒了本土学生的志愿之心,也带动了留学生群体的加入。
毕实努(BISHNU GAUTAM)来自尼泊尔,是温医国际教育学院的一位留学生。2015年,他号召26位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志愿者,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知识,从温州出发,走进“一带一路”沿线贫困国家,开启了“医带医路”国际医疗志愿服务项目。
他们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为居民讲解肝炎预防知识;在莱索托皮特森乡村诊所,用中国捐赠的胎心监护仪器为孕妇细心检查;在泰国清迈,来自泰国的留学生郑伊晨,邀请她的医生叔叔和泰国各地志愿者加入,为当地居民针灸、按摩以及手术切割眼内胬肉;在坦桑尼亚,与圣约瑟夫医科大学的医护人员,为孤儿院的孩子送去医疗和温暖;在布隆迪,为患有高血压的母亲分发降血压药;在尼泊尔,在纳米比亚,在南非,在赞比亚……温医的志愿者们将医者仁心洒满“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民心中。
“这不仅是多学科协作,更是多国家的合作。”温医国际教育学院老师谢建伟说,“4年的时间,我们走过24个国家,联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医疗机构、志愿服务组织救助更多正被疾病困扰的人。”
如今,温医已有近30个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的志愿服务项目,它们没有画地为牢,而是从一个学院“走”到了广大世界舞台,它们“走”得温情满满、辉煌灼灼。
由眼视光学一个专业孵化多类型的志愿服务,到多种专业、多个国家形成合力创建高质量志愿服务;从单向的志愿服务,到志愿服务融入教育体系,反哺学科发展,温医走出了特色的志愿服务专业化道路,找到了能“治愈”志愿服务“走不远”病症的灵丹妙药。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王姗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