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根生命中的“70年”(图)

发布时间:2019-11-15 15:31 |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4日 04版 | 查看:683次

卢永根在实验室。资料照片

  在刚刚迎来110岁“生日”的华南农业大学,被芳草和绿荫围绕点缀的昭阳湖,是不少华农人最难忘的校园记忆。伫立着老校长卢永根雕像的院士广场,就坐落在昭阳湖畔。雕像上铭刻着的“坚持实事求是,提倡独立思考;不赶浪头,不随风倒;有三分事实,作三分结论”,是这位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卢院士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他是我们学界的楷模,是为人的榜样,他是一个大师,又是一介布衣。无论是为学为人,我们都把他作为榜样,始终默默向他学习,但我们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望其项背。”谈及恩师,全国政协常委、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感慨不已。

一个共产党员的70年

  1983年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后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卢永根谈到了自己眼中党员、校长、教授这三个角色的关系,他表示自己会谨记“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在卢永根眼中,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他时刻谨记、从未忘却的初心和责任。

  1949年8月9日,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卢永根曾回忆,入党宣誓那一天,监誓人一再提醒他:“加入共产党,个人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属于党、属于人民,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你是否要参加,请认真考虑!”年仅18岁的他毫不犹豫,庄严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而与学术启蒙恩师、中科院院士、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首任院长丁颖的一段“忘年交”,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虽然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然而在1956年,在学生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时年68岁的丁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光,卢永根不得不长期住院。“我俩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党。这个时候,也不能没有组织生活。他要继续坚持下去。”他的夫人徐雪宾说。住院后,87岁的卢永根主动向华农农学院党委申请成立病房临时党支部。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成立。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3天,“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学习讨论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当时卢永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仍然坚持全程参与了学习和讨论。“听完习总书记的报告,热血沸腾、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老党员,再次找到了自己在解放初期所感受到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热火朝天求发展的强烈愿望。”

  这位亲历了共和国成长的老党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守着自己70年前的无悔抉择。

一位作物遗传学家的70年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作为首届学生的卢永根,也自此与作物遗传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奉献了一生。

  “丁颖院士对我成材和毕生从事水稻研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回忆起恩师,卢永根从不讳言他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关键作用。丁颖去世后,卢永根继承了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步扩充到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即便年过古稀,卢永根还是经常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前往山野之间,进行实地考察。他的学生、华农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在2000年前后,他们根据文献记载,前往广东高州、佛冈、遂溪、博罗、惠来等地进行普通野生稻资源的搜集。彼时的卢永根已有七旬,但他依然兴致勃勃。这些野生稻多分布在山顶、水泽等人迹罕至之处,交通不便,很多地方只能徒步。“到一些实在很难爬的山路段,我们就只能扶着卢老师缓缓通过。”刘向东回忆。

  作为学者,严谨是老师留给刘向东最深刻的印象。“老师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中,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教导我,‘三分结果就下三分结论’,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刘向东说。

  卢永根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特别是他和助手张桂权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名师者的70年

  2017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将毕生积蓄880万余元全部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这是华农自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作为人师,卢永根的倾其所有无疑是对这所他倾注了一生时光的母校,以及每一位学生的无言大爱。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上任之初,他面对的是一个面临着人才断层困局的华农。为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广阔天地,1986年年底,卢永根专程赴京向原农牧渔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何康请示。得到批准后,华农在全国率先打开人才培养新格局。

  “当时很多四五十岁的老教师都没有办法晋升,提拔年轻人风险很大。卢老仔细阅读每个人的档案,通过谈话考察每个人的品质,在100多人的全校副教授以上会议上进行述职,系、校两级学术委员会不记名投票,并寄到校外进行专家评审。”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回忆道。

  最终,骆世明等3人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罗锡文等5人从教员或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年龄最小的温思美当时才29岁。如今,8个被破格提拔的年轻学者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被称为“华农八大金刚”。

  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而言,当年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修归来,卢永根将他叫到办公室倾谈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卢院士勉励我,将国外所学经验跟中国农业的现实结合起来。他还跟我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要实实在在做事,做一些能够为农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事。”30多年来,这些话成了罗锡文学术和人生的引航灯。

  在水稻作物研究上,华农走出了“一门三院士”。1955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之父”的丁颖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丁颖的学生卢永根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隔24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于2017年当选中科院院士。在国际学术界,刘耀光发出了杂交水稻育性发育分子基础研究的“中国声音”。“我的成长离不开卢老师的教诲,作为他的学生我受益良多。”刘耀光表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亦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今天的发言,如果能像一束小火花一样,点燃你们心扉中的爱国主义火焰,并迸发出热情,去为振兴中华而奋斗,那是我所热切期待的。”35年前,卢永根在名为《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报告中,表达了自己心中所盼。如今斯人已去,但如他所愿,他所撒下的“种子”,正让祖国大地麦浪翻滚、稻花飘香。

  (本报记者 王忠耀 吴春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