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交警:风雪中的火炬

发布时间:2010-02-20 07:49 | 来源: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 2010-02-05 12:20:32 | 查看:1625次

  2月2日,中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地表最低温度-31.5℃。早上7时,在红军街与花园街交叉口交通指挥台上,交警王迪眼睫毛已挂霜,哈气在脖套结冰,但他仍用标准化手势指挥着交通,成为冰城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其实他只是哈尔滨2000多名交警工作的一个缩影。
这个有300多名交警获全国、省、市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奖励的团队,在冰城哈尔滨创造和演绎了一系列传奇。

   冰城公务员交警最辛苦

  哈尔滨,中国平均气温最低的省会城市,全年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38.1℃。

  市委书记盖如垠在整治交通秩序工作会上说:“在哈尔滨最辛苦最累的公务员就是交警!”

  “没有冻伤就不是合格的交警。”道里大队大队长李军告诉记者:“哈尔滨的交警都有过冻伤的经历。现在有千余名交警有冻伤疾患,有的是脸冻伤,有的是脚冻伤。”

  民警卢拥军说:“最冷的时候,在岗台上站20分钟就冻透了,人就像没穿衣服一样。今年冬天我的耳朵、脸颊多次被冻伤,经常是一层冻伤的老皮刚脱落,新长出来的嫩皮又被冻伤。”交警刘洪斌说:“冬天交警帮司机推车是哈尔滨的独特风景。车的尾气化水落地成冰,有点小坡车就打滑。不推,就堵车!”

  交警工作在充斥着汽车尾气的环境中。李伟介绍说,他刚开始当交警时,值班闻到尾气头晕恶心吃不进去饭。最近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对1958年6月以后出生的哈尔滨市905名交警体检,结果查出45.8%的人患有咽炎,39.8%的人患有眼疾病,45.5%的人患有鼻疾病,还有许多人患有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近两年有13名交警在岗去世,平均才49岁。

  从2002年开始,哈尔滨交警编制至今未变,平均年龄43.5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警多数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平均每人每年加班40多个工作日。

  “我们是城市的第一张名片。”交警李冠一说,“哈尔滨市的交警虽然是公务员,但没有按照公务员标准分房,也没有加班费,但当看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地变化,我们无怨无悔。”

  他用生命换回近百人生命安全

  交警经常处在危险中。哈尔滨市副市长王小溪说,在同三公路上所演绎的用鲜血和生命接力、警民接力的故事,在龙江大地广为传颂。

  2009年12月5日,同三公路最高气温在-20℃,风吼雪飘,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结冰的“镜面路”上车来车往。13时23分,方正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蔡学民和宣教中队中队长王晓军巡逻至346公里处,忽然看到一辆红色大众轿车已经撞在护栏上。王晓军赶紧靠边停车,迅速取出反光锥设置警示标桩。这时,后面突然冲来一辆灰色的赛马轿车,“哐”的一声撞在了警车的尾部。紧接着,一辆大客车在巨大的惯性推动下,把两辆轿车和巡逻警车一起推出了20多米,几台车堆在一起,堵了大半条路。王晓军迅速抱起反光锥赶紧站在路中央设置警示标桩,可就在这时,又一辆奇瑞轿车出现了,王晓军焦急地挥舞着反光锥发出紧急停靠的信号。然而,就在奇瑞车减速缓缓停在他眼前时,一辆金龙大客车呼啸着以巨大的撞击力刮倒奇瑞车,将司机甩出车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目睹惨状的人们惊呼:“跑!快跑!”但王晓军仍执著地向客车司机示警,因为在他身后是4辆客车、轿车,一旦相撞,将会危及近百人的生命。金龙大客车紧急刹车,无情地撞向了王晓军。多辆汽车相撞的重大伤亡事故避免了,一个忠诚于交警职责的好民警却永远倒下了。

  此时的蔡学民悲痛欲绝。当他抱起王晓军,发现晓军的两只眼睛仍直直地盯着前方。蔡学民猛地抬头,只见雪幕里一辆巨型油槽车正向这边驶来,更大的危险迫在眉睫。蔡学民立即放下战友,疯一样地冲向路中间,放置沾着战友鲜血的反光锥。一位身穿黄棉袄的小伙子也冲上前来,帮蔡学民把车上8个反光锥一一立在公路上。油槽车稳稳地停住了,陆续驶来的汽车也都停住了,近百人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危急时刻警车为百姓开道

  “有困难找交警。”这是哈尔滨市民经常说的一句话。

  2009年10月29日15时,哈尔滨市交警部门接到求助电话,一辆载有断指患者的出租车从佳木斯市出发,正在赶往哈市的同三公路上,请求帮助。17时25分,交警接应到出租车并用警车引路,仅用了37分钟,就抵达哈医大二院,使佳木斯电机厂工人张立新被铳剪机床割切断裂的左手拇指得到及时“再植”。

  12月29日16时,哈尔滨市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接到来自巴彦县卢先生的求助电话,称突发脑出血的母亲在送往哈医大一院途中交通遇阻。哈尔滨市交警支队立即派出20多名交警协助解决交通问题。16时34分,救护车顺利到达医大一院,卢先生激动地对交警说:“如果没有这么多交警的共同努力,就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让我的母亲得到救助。”

  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交警部门2009年接到群众求助电话120多个,派出警车270多台次,救助危重病患25人。市交警支队队长孙秋实向记者介绍,他们依托“1060”便民服务工程,严格落实公安部便民要求,推出了交通事故理赔中心、网上自选号牌等10项便民措施,还承办“市长热线”事项2970件,受理人大、政协提案建议240件,网民意见回复率达到100%。

   交警精神温暖冰城

  市民宋富华点着天然气,用高压锅做晚饭,因忙碌不慎将自己关在门外,这时锅已烧干,房间冒起浓烟。情急之下,向正在执勤的巡逻交警求助,是交警破门而入迅速关闭煤气总阀。

  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点。市交警部门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对地处交通状况不好区域的学校制定重点防护措施,与接送学生的每台车主按学期签订安全责任状,同时坚持派交警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内到学校执勤。经纬小学一位老师说,经纬学校学生3000多人,多少年没发生过一起事故,主要是二中队的交警们负责任。

  “形象岗”深深地感动着市民。全市在交通要道设有16个规范执法示范岗位,设立了9处标准手势指挥岗。“形象岗”交警平均每天在三尺岗台上工作6个小时,标准化指挥2个半小时,挥动手臂三四百次。走下岗台他们还要执行巡逻等任务。在省政府十字路口,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大冷的天他们的动作一丝不苟,如果哪个司机再违规,真的对不起交警。”

  过去治理醉驾、闯红灯、乱停放,警民冲突较大。自从罚缴分离,尤其罚款上缴与交警预算拨款不挂钩政策实行以来,冲突大为减少。

  为了维护受害群众的利益、维护法律的尊严,交警们艰苦“追逃”。2009年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94起、侦破81起,有8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

   交警的事迹和精神感动着冰城。

  市第一医院医生、护士20多人到每个岗台巡诊,为每个交警送去一双棉袜子;牡丹江药厂为哈尔滨市交警送去冻伤膏;秋林公司、麦当劳员工走到每个岗台为交警们送去热饮……

  学习交警精神、争创一流业绩活动正在哈尔滨各行业兴起。最早喊出向交警学习的是负责哈尔滨冬季供暖的华能热电公司,他们4年前就在内部下发文件,号召本系统职工向交警学习。

  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冰城交警精神已经像火炬一样点燃起哈尔滨市民创建和谐城市的热情和创建现代大都市的激情。(记者梁相斌)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