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波:燕山卫士(4图)

发布时间:2009-12-26 08:35 | 来源:中广网 2009-12-22 | 查看:1077次

遵化市公安局刑警杨金波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申亚欣)3月30日,身为遵化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副中队长的杨金波驾车到迁西县,对正在侦破的系列低保诈骗案调查取证。这一天是他拖着尚未痊愈的病体重返刑侦一线的第一天。

  已习惯“硬扛”的他,办案归来时突发脑溢血,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37岁。

  37岁,正是最被家人需要的时刻,37岁,正是人生最璀璨的光景,他却带着满怀的留恋和不舍,永远得离开了他挚爱的事业和家人,如流星般划破夜空。

    “活着干,死了算” 用生命书写铮铮誓言

  杨金波是刑警队里有名的“拼命三郎”,把单位当成家,办起案来常常半个月不回家。“一办起案来就像入了迷一样,不知道困,不知道饿,甚至不知道疼。”共战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繁重的刑警工作,常年超负荷的运转让体壮如牛的杨金波身体亮起了“红灯”。2002年春, 30岁的杨金波被查出了高血压。

  今年正月初十,正在办案中的杨金波突感头部剧烈疼痛。到医院一查,血压高压已近200毫米汞柱,危及生命。医生急了:“都这么高的血压了,还办什么案哪!你还要不要命啦!”老父亲接到电话后,穿着拖鞋就往医院跑,连夜将杨金波送到了北京宣武医院救治。

  经过12天的精心治疗,杨金波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出院没多久,杨金波就恳求父亲让他赶快上班:“爸,我是副中队长,队里兄弟们这些天肯定累坏了,我在家待着像啥?不行,我得归队!”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父亲叹口气,答应了。却不想,这竟成了永别。

  归队第一天办案回来,身体已感不适的杨金波再也支撑不住了,“我头晕,兄弟扶我一下。”话音刚落,他的脑袋就开始明显摇晃,手机“叭”地掉到了地上……年仅37岁的生命就这样匆匆定格。

  “活着干,死了算”是他的口头禅。刑警是一个高危的职业,从选择当刑警的那一刻起,杨金波就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人民卫士的铮铮誓言。

  高强度的工作中,他还得上了慢性肠炎、滑膜炎,然而他身上的伤痛又何止这些,多处伤疤记录着一次次与歹徒的较量,一场场生与死的考验。

  2003年3月22日,为抓捕一名逃犯,当晚10时许,杨金波立即带领队友将逃犯藏匿的住宅包围,但带玻璃的客厅大门被紧紧锁住,逃犯手中还可能带有凶器,入室抓捕这名逃犯异常危险。

  为防止逃犯逃脱,杨金波一脚踹开大门玻璃,只身从碎玻璃窗处钻进室内,猛地将逃犯扑倒在地。此时,杨金波大腿上被碎玻璃划破的大口子正在往外冒着鲜血。

  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逃犯身上竟然谁都未曾发觉,甚至杨金波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伤口在流血。直到将逃犯压上警车,杨金波高度紧张的神经才稍微松弛下来,一摸大腿满手是血,半尺多长的口子最后被缝了18针。

杨金波的同事许炳新在讲述杨金波事迹 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摄

   “大块头有大智慧” 工作中练得火眼金睛

  杨金波1米86的个头,浓眉毛,小眼睛,小时候父亲还请请村里的师傅教过他几年武术,体格硬朗的他被队友们戏称为“大块头”。

  2008年,杨金波在走访中获悉,三名社会闲散人员涉嫌抢劫加油站。刑警大队立即展开调查,由于这个犯罪团伙居无定所、行踪诡秘、奸诈狡猾,抓捕难度很大,几经周折,终成功在一出租房屋内和一家网吧分别将刘振华等三名犯罪嫌疑分子抓获归案。

  经审讯,三人如实交代了他们伙同其他罪犯抢劫加油站12次,抢得现金10万余元的犯罪事实。本来案件应该到此结束,但杨金波心里的疑虑更重了:“这几个人总是在问谁被抓住了,谁没有被抓住,应该还有重大案情隐瞒。”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队长,经过连夜突审,犯罪嫌疑人终于交代出了抢劫三轮摩的并将司机残忍杀害的重大犯罪积案。队长开玩笑说:“大块头有大智慧呀!”

  多年的刑警生涯,也练就了杨金波的一双“火眼金睛”。2004年元旦放假轮休,总算逮住他在家一回,妻女让他陪着去一家公共浴池洗澡。刚进浴池大院,杨金波跟烧锅炉的年轻人打了个照面,双方一对视,锅炉工怯怯地背转身子,闪进了屋。杨金波立马扭头就走,妻子顿时愣在原地。

  当天晚上,杨金波组织民警悄悄包围了那家浴池,烧锅炉的年轻人越墙而逃,杨金波第一个扑过去,连翻两道墙,把那家伙抓住了。

  妻子后来才知道,丈夫撂下她跑回刑警队去了,浴池大院刚才“一面之交”的锅炉工让他感到“似曾相识”,上网一查,跟贵州公安局通缉的在逃杀人犯体貌极为相似。审讯证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杨金波的妻子回忆杨金波生前事迹 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摄

    “锁好门,关好窗” 铁血男儿侠骨也柔情

  杨金波对家人亏欠的太多,父亲做手术他不在身旁,爷爷过世他不在身旁,年幼的小女儿被查出手足口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时,他也没在身旁…但是妻子理解丈夫的心,他是心里惦念却没有时间表达呀。留在妻子心底最深的,仍旧是那句杨金波临出门前说了无数遍的“锁好门,关好窗”。

  铁血的男儿却也有心肠特软的时刻,刚开始工作的杨金波,每次见到街边行乞的流浪者,身上有多少钱就给多少钱,父母说了多少次都是这样,无奈的父亲只好让他每个月都把工资上交。成家立业后的杨金波还是改不了,一次出差去内蒙古,临走前身上带了1000元,回来时还欠人家别人300元,妻子问他钱都花到哪了?原来他看到一对老夫妇捡人家扔掉的水喝,他心里满是怜惜,就把身上仅有的1000元全给了这对老人,自己却减衣缩食,借钱维持生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全世界人民的心,也刺痛了杨金波的心。当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一片片倒塌的废墟,一个个失去亲人痛哭流涕的孩子,这位冀东硬汉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的热泪。

  经与在二中当教师的妻子张桂凤商量,毅然从他们多年的积蓄中拿出一万一千元,并动员两个女儿拿出111元压岁钱,带头捐给了四川灾区人民。然后,他又主动向党组织交纳了一千一百余元的特殊党费。

  然而,杨金波与妻子每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足五千。

小女儿画给爸爸的画 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摄

  “手机好似驴缰绳” 17年奋战在刑侦一线

  “手机就好像是驴缰绳儿一样,一拽就走。盼星星盼月亮把他盼回家,就怕他手机响。手机一响,准是有案子了。不管给他做了多可口的饭菜,只要手机一响,放下碗筷就走;深更半夜,只要手机一响,起床就走。” 在妻子张桂凤的话中有一种揪心的疼痛。她满脸的憔悴,深深的眼袋,哭红的眼睛,都在诉说着无限的思念。

  采访中,妻子抱出了几大本家庭相册,然而记者们翻遍了却只找到寥寥可数的几张杨金波的照片。常年的加班,替同事值班,使杨金波几乎没有什么陪家人的时间。

  今年的9月17日是妻子的生日,往年细心的杨金波再忙也要为妻子准备一份礼物。妻子无法入眠,恍惚中睡着了,梦见一阵风敲打着窗户,待妻子起身风又停了。在张桂凤的心里,杨金波的身影就好像是一阵风,每次都走的匆匆,嘴里念叨着“还有案子呢,得马上走。”

  六岁的小女儿杨越是杨金波的宝贝儿,每次出门前都要抱一抱,亲一亲。家人一直未敢将杨金波去世的事情告诉杨越。

  杨越年纪不大就知道抓逃犯,见到小区门口贴的通缉令,踮着小脚,扬起头:“妈妈,你看,你看是逃犯。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呀?”张桂凤怜惜的抚摸着女儿的头“等爸爸抓完坏蛋就回来了。”杨越拉起妈妈的手就走:“妈妈,快,我们去帮爸爸抓逃犯,好让爸爸早点回家。”

  杨越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画画,描绘着记忆中爸爸的样子,在中间歪歪扭扭的写上:“爸爸回家。”

  她还不知道,爸爸再也回不来了。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