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04 13:3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3-03-29 10:16 | 查看:707次
王海泉,男,1975年出生,大厂县王必屯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1995年他从廊坊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王必屯社区卫生服务站下设的东马各庄村卫生室工作,在这间小小的村卫生室里一干就是18年。18年里,他怀着对卫生事业的满腔热忱与执着追求,扎根于村庄,服务于百姓,用他的真心和真诚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尊重。
“当王大夫来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干就是18年”
这是东马各庄村村民对王海泉的评价。1995年他学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王必屯社区卫生服务站下设的东马各庄村卫生室工作。当他来到这里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三间四十余平米的光线昏暗的平房,墙上的白漆变成了黑色并且已经脱落的一块块的了,破旧的桌子上摆放着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三件最基本的诊疗设备。村民告诉他这是一个仅有400余人口的小村子,原来在这里工作的乡医由于收入微薄都改行干了别的工作,因此他们即使像感冒、发烧、肠炎、腹泻等一些小毛病也要到临村去看。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百姓的述说,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扎根于这里,要为这里的百姓们看病,看好病。
看似普普普普的誓言与决心,但他一坚持就是18年。刚来的那几年,由于家里离卫生室比较远,为了不耽误半人看病,他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吃住在简陋的卫生室里,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晚上就睡在卫生室的病床上,由于环境的恶劣,经常是冬天冷得打颤,夏天被虫蚊咬得睡不着。18年里,他经历了王必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五任院长,村里两任书记,送走了先后来到这里工作的五名同事,只有他一个人还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
2010年上半年,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于这个卫生室条件简陋,设施设备不完善,卫生局打算给予注销并将其调回卫生院工作。当院领导征求其意见时,他想都没有想说出了一句:“这里的百姓今后看病会不方便的”。王大夫要走的这个消息一出,惊动了当地村民和镇政府,东马各庄村为此专门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并派出村民代表找到了王必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进行协商,村民代表们对王院长说:“这个卫生室不能撤,百姓们离不开他”。为了留住王海泉大夫,村民代表会议上决定改善村卫生室的破旧环境,村里和院里共同投资4万余元对村卫生室进行了改造和添置设备。改造后的村卫生室一进去十分的宽敞明亮,斩新的大门,整齐的药柜,洁白的墙壁,干净的地面……村民们所做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为了留住他。领导们被村民们的诚意感动了,决定保留这个卫生室。“撤室”风波虽然就这样结束了,但是,领导们为卫生系统能拥有这样的好大夫所骄傲。当村民们再次来到这个卫生室后对他说:“王大夫,屋里有了暖气、空调,这回您不用冻着了”。他听后面带着腼腆的笑容说:“我冻不冻着没有关系,主要是以后病人再输液就不冷了”。
“王大夫高明的医术源自他不懈的努力,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一辈子”
这是和王海泉工作在一起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医生的职业是济世救人,但只有赤诚的济世之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精湛的医术才能为患者驱除病魔,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王海泉深知只有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作为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他要做的不光是为病人诊断病情,开出药方,还要为病人打针、输液,不但要精通内科常见病的诊治,还要掌握儿科、外科、妇科等一般的常见病,必须具备全科医生所拥有的各项本领。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加深,他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参加各种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专题讲学会、学术会议、学术讲座、长期或短期专业培训班等。为练习打针、输液,他又无数次的在自己的身上实践练习扎针,亲自摸索怎样扎针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在他的刻苦努力下,2002年,他顺利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18年的时间里没有出过一次医疗差错或事故。
此外,他不断学习各种医药政策。2007年大厂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他认真解读政策,不厌其烦为农民宣传合作医疗政策,连续几年他所服务的两个村参合率高达97%以上。
“如果把医生比作鲜花,那么为了病人的康复,我甘做一片绿叶”
这是王海泉写在自己笔记本上告诫自己的话。在医学界有“医以术为精,以德为尚”的古训,医德和医术是衡量医务人员的两项同等重要的标准。王海泉时刻牢记这八字古训,无论对待什么样的病人他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18年的时间里他不辞辛苦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农民,关心农民,足迹遍及东马各庄与西马各庄两个村庄的家家户户,两个村庄每一户的家庭情况他都十分的了解,哪一户有没有病人,有什么样的病人,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在诊疗过程中,他坚持合理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真正把农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1998年东马各庄45岁的王秀珍病人患上了免疫系统疾病红斑狼疮,起皮疹,并发感染经常的发热,免疫力十分低下,需要及时地输抗菌药。这位病人的发病时间是不确定的,有时会在半夜,有时会在大雨天,有时会在大雪天,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时间里,只要是病人的电话一响,他都风雨无阻的为其上门治疗。村里有一位70岁的肖大妈,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身体十分的虚弱。2009年,她又患上了传染性疾病肺结核,当老太太来到他这里就诊,他没有任何的嫌弃,积极地为她治疗。刚开始的第一个月他每天都要上门为其打针治疗,一个月后当老人的病情有所缓解时,他坚持每隔一日进行观察与治疗,老太太在他的精心护理治疗下,三个月后痊愈了。老太太事后非常的感谢他,逢人就说是王大夫让她又活了一回。
十八年,弹指一挥间。王海泉,这个普通的农村医生,以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当有人问他:“你这么做,图个啥?”他回答说:“我不图什么,只希望家乡父老、兄弟姐妹人人健康。”
来源:河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