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6-21 17:5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6-21 | 查看:1893次
贵州麻江县教师高华方如今成了网络红人,被网友誉为“最牛家访老师”
新华社贵阳6月17日电(王橙澄 周之江)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景阳中学的乡村教师高华方成了网络红人。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系列“家访日记”,被网友誉为“最牛家访老师”。
他带给众多网友的,除了质朴的感动,还有对传统家访的怀念。
家访行程446公里
38岁的高华方是贵州省麻江县景阳中学八年级(1)班班主任,全班有57个学生。
高华方说:“农村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早去打工,或者直接去读技校。等发现学生辍学了再去家访,为时已晚。”但是,高华方班上57位同学分布在46个自然村寨,只有几名同学住在同一个寨子,农村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平时难见人影。
为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高华方把家访定在了春节期间。大年初三至初九,正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之时,他顶着凛冽寒风,在崎岖山路上穿行,7天内完成了全班所有孩子的家访,不算步行,仅摩托车就跑了446公里,最多的一天家访了13家,最远的一天行驶了124公里。这些辛苦没有白费,换回的是开学时100%的入学巩固率。
高华方用心观察每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并将感想记录在日记中:“今天最感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捣蛋学生不记仇、灰色学生最感人;今天最失落:家长说:‘混个初中毕业证,到蓝翔学技术去’……”
为增加家访效果,高华方专门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和《教师家访问卷》。从问卷中他了解到,学生们喜欢严中有爱、认真负责、幽默风趣、知识渊博的老师;想当班干部;喜欢同异性交往;多数学生不能按时起床、按时写日记、自觉做家务;大部分家长曾在孩子面前打麻将、吵架、数落孩子……
“家访让我和学生的距离近了许多,我对他们更了解,而且收获了许多珍贵的感动,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能因材施教。”高华方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写道。
家长欢迎学生期盼
高华方的家访故事在其博客上出来后,网友称之为“最牛家访老师”。
网友“九月风”留言说:“大年初三,人们都沉浸在节日喜庆中,你却带着女儿家访。太感人了!一天竟走了13家!我们这里的有些老师,出钱请他走访还偷工减料,你才是真正的老师!”
除了感动,高华方的“家访日记”还勾起了众多网友对家访的回忆。网友“梵山净水”感叹:“现在这样的教师太少了,我仿佛又回到自己的童年,那时老师每个星期都要家访,优良传统千万不能丢!”
“说来遗憾,读了16年书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到我家做过家访。真正让学生感动的是什么?是看到有老师在乎自己,重视自己。”网友“偏偏喜欢你”说,“如果多一些像高老师这样的教师,学生也许会多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家长也期盼老师重拾家访。“希冉”说,“如果你是我孩子的老师,我会感到孩子在学校里是开心的,是可以放心的。”
黑龙江一位网友留言:尽管家里没有上学的孩子,依然感谢高华方这样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老师,他希望老师们能重新捡起传统的家访形式。
家访过时了吗?
家访,曾经是教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然而如今,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家长和学生,家访都变得陌生。
有人说,信息时代不需要传统形式的家访,“家校沟通”方式早已多样化;有人说,传统形式家访是最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教师不应该丢掉传统的家访。
河南省沈丘县第三中学的尤丽丽老师2007年参加工作,她所教的学生从来没经历过家访,有些孩子甚至连“家访”这样的形式都没听说过。
“现在农村学生家一般都有手机、电话,大事小事一个电话就行了。老师不知道学生家住哪里,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仅凭猜想。”高华方说,“学生辍学了,老师才想到去“家访”,学校才想到去请学生。为什么要等到情况变得这么坏了才如此热心呢?”
家访的远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电话、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是原因之一,作业没做完、不尊重老师、早恋、打架……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班主任都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于是面对面的沟通没有了,心与心的碰撞消失了。
“现在很多学校实行住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校。有了问题,把家长叫到学校就是了,不需要老师去学生家里。”贵州省遵义市航天中学语文老师唐绿永说。
学校的教学节奏紧张,也给老师家访带来了时间安排上的难度。以高华方老师所在的景阳中学为例,周一下午例会,周二下午班主任工作会,周三下午教研教改会,星期四下午辅导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星期五下午一周工作总结会。
高华方说,老师只有亲自走进学生家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无论通讯多么迅捷、科技多么进步,传统家访都不应该被丢弃。”(新华社专稿)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第1楼 云南省昭通市2009-07-31 17:36:47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