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2 16:23 | 来源:扬子晚报 2017-03-31 A6版 | 查看:1541次
“工匠精神” 如何让平凡岗位变得不平凡?
蔡蕴琦
李代炎,男,1985年出生,32岁。苏州眼视光医院眼镜验光员高级技师、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毕业高中: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 毕业高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把薄薄的眼镜片打磨成最适合的度数,李代炎干着最精密的技术活——眼镜片加工、校配。镜片加工的角度、薄厚,差之毫厘,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造成视力损伤。为了将误差减少到最高标准,他拿出大学军训时练习踢正步的态度去打磨手上功夫。
通讯员 孙一凡 实习生 刘瑞 魏艳灵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
“精准是枯燥的练习换来的”
李代炎有一位亲戚是眼科医生。小时候李代炎看到医生拿着小电筒对着患者眼部照一照,就能探得眼部的疾病,“太神奇了。”高考填报志愿时,出于对眼科的兴趣,他选择了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眼视光专业。
“当年的班主任是位眼科医生,做事很严谨,对我的影响很大。”李代炎清楚记得老师们的教导:“工作在于有心,特别是技术活,同样的操作不同的人完成,结果很可能大不同。”
2009年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系毕业后,李代炎踏上了工作岗位,由于在校的优异表现,进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眼视光医院视光部磨镜室工作。主要工作是为患者提供各类精密的眼镜加工与维修调整服务。据了解,镜片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差之毫厘,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造成视力损伤。镜片旋转角度上的误差,行业术语称之为“轴向误差”,目前国家标准规定,一片合格的镜片轴向误差不能大于9度,但李代炎和同事们发现,大于3度就已经会对患者产生明显影响。“既然如此,那我们眼镜验配的执行标准只能高于国家标准,轴向误差不能大于2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一副舒适的眼镜。”
李代炎说:“我练习了将近一年,终于能把误差控制到最小。”他觉得反复练习减少误差就像士兵练习走正步一样,重复劳动必然是枯燥的,但也正是因为不断重复才能走的更整齐,精准是枯燥的重复练习换来的。
他成为眼镜行业技术能手
工作之余,为不断挑战自己,李代炎还积极参加行业技能竞赛。2014年他参加了江苏省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职业组第二名的成绩,并代表江苏省参加同年12月份在天津举行的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最终获得职业组第四名的成绩,同时被中国眼镜协会授予全国眼镜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李代炎始终认为个人技术过硬是基础,对最新技术进展深入了解与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李代炎的家中,收藏着各类行业相关书籍,《镜片光学》、《双眼视异常与处理》等,担任配镜主管以后,他又自学起了《镜片材料学》。一边自己边找书看边自学,一边利用网络等渠道向专业人士请教。“不管是患者还是同事,我掌握的知识能对他们有所帮助,我就觉得很开心。”
人物档案
说说我的成长
用“精”和“诚”来对待工作
刚刚跨过而立之年的李代炎,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谦和、稳重,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全神贯注地忙碌在磨镜的机器前。
作为医生他觉得首先专业要精通,李代炎一边找书看自学,一边利用网络等渠道向专业人士请教。一开始,是工作上的需要。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一种兴趣和爱好。其次要真诚对待病人,不欺骗不隐瞒负责任地为他们提供最舒适的眼镜。
学校这样说
培养人才“院系合一、医教一体”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于1911年,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创建的附属口腔医院和眼视光医院作为经济实体,既承担医疗服务,又承担人才培养,打造了“教学-医疗-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性实践基地,形成“院系合一、医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同时学院还积极开拓非隶属型附属医院,与附属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苏州市怡养老年护理院建立起紧密的教学协作关系,形成 “共建共赢、医教协同”的良性运行机制;学院通过院外70余家稳定的三级甲等实习医院及26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实现实习与就业联体,学校与企业双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