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1 21:04 | 来源:晶报 2013年01月07日 第B06版 | 查看:1324次
○卫庄 香港大学博士候选人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公益丑闻”,不仅表明我国的慈善组织存在诸多问题,也说明民众对慈善组织公信力价值的要求日益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内容也将会扩展到主体的品格、专业的伦理、组织的效能、资金的运用、规则的遵守、战略的筹划等各个方面。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除了慈善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对爱心企业、爱心人物正面的典型事迹宣传程度和力度还不够广泛,宣传的不到位导致正面事迹的可读性差、影响力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所以,加强慈善事业宣传力度十分必要,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慈善信息的公开是慈善公信力的生命线。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慈善组织是以公益为目的的,承担着重要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责任的组织;二是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慈善组织越是能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就越能拥有较高的公信力,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慈善组织则能够获得更多的公众认可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慈善信息的公开透明,是现代慈善事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要做到慈善信息的公开透明,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慈善信息公开,应包括慈善工作动态的公开、慈善捐赠款物来源及数量的公开、慈善会员会费的公开、慈善救助款物用途的公开等。公开透明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来龙去脉、运作使用情况。慈善信息公开既是慈善组织的责任也是慈善组织的义务。
慈善信息公开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同时还要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全面和可读性。慈善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决定着慈善信息的公信力。只有保证它的真实性,才能实现他的公信力。特别是财务信息公开,绝对不能是虚假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财务信息都要公开。为了保护捐赠企业和捐赠个人的隐私,慈善组织需要有意识的替他们保密。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金会等的捐赠则必须公开,以方便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慈善组织除了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更要加强组织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赢得公众信任,才能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国家政府层面上,应该尽快完善适应当下各项制度建设。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没有规章制度。建章立制、尊规据制、依法办事是慈善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慈善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业素质。慈善工作者应该有公正、公道的道德操守。也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专业行业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规范慈善言行。
没有公开就不可能有公信力,没有公信力的行业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谈何发展?。如果慈善组织对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没有足够的认识,必然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在于慈善组织敢于全面公开透明慈善捐助信息决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