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陈光标”李孝芝:扶贫献爱心 济困乐助学(图)

发布时间:2013-12-05 08:40 | 来源:秦楚网 2012-8-30 7:10:37 | 查看:4401次

李孝芝站在他捐建的双龙观文化广场上

  文/图 特约记者郭军 通讯员张涛 孟正根

  在秦巴深山的十八里长峡,有这样一位老人,有人称他是“竹溪的陈光标”,也有人称他是“巴山大慈善家”。在他的鼓励、资助下,地处偏僻的双桥乡双桥村,几年内竟考上了56名大学生。

  日前,记者走进竹溪轿顶山煤业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董事长李孝芝。

  退休后承包小煤企

  李孝芝出生于竹溪县双桥乡双桥村,从小家境贫寒。他于1972年参加工作,先后当过乡镇企业厂长、企管站站长、副乡长、县林业局副局长等。

  2006年,李孝芝退休回到老家。本可以享享清福的他,却不甘清闲选择承包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轿顶山煤矿。

  拿到企业承包经营权后,李孝芝大胆改革,不断创新,采取入股和吸纳民间资金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李孝芝用有限的资金购置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广纳管理人才,精心经营企业。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家煤矿企业从小规模粗放式经营到系统化、规模化生产转变,从年产煤几千吨提升到年产煤六万吨以上。

  据悉,李孝芝经营的企业在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累计上缴税费800余万元。2011年度,企业上缴税费678.5万元。

  致富不忘众乡邻

  李孝芝年过花甲才开始创业,白手起家成为千万元老板。他常说:“资源是国家的,发展的政策和机遇是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回报社会是每个人的良知,也是我们的应尽职责。我要让更多乡亲共享发展的成果,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多年来,他除了带头缴税、安排280余名本地群众就业外,还解决了当地群众不少“出行难”、“饮水难”、“住房难”、“娱乐难”、“上学难”等难题。

  双桥乡原来修建的通往老木孔村的小桥逐渐变成危桥,直接影响到100余户村民的出行安全。2007年,李孝芝决定捐资将旧桥拆掉重建。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施工,一座投资12万余元,长15米、宽6米、高9米的新桥建成通车。新桥通车那天,乡亲们放着鞭炮前来庆贺,将桥命名为“致富桥”。李孝芝除捐资兴建一座新桥外,还对双桥乡一座瓦木结构的木桥进行维修加固,把过去的木梁换成钢梁,确保了百姓出行的安全。

  2009年8月,李孝芝了解到双桥乡双桥村八组45户乡亲因长年累月饮用水质极差的山坑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时,先后捐资7万余元,出动企业车辆50多台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开辟了新水源,建起了过滤池、水塔,铺上了自来水管,让乡亲们吃上了清洁的山泉水。

  为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2010年元月,李孝芝主动提出,在双桥村重修双龙观,并在双龙观周围兴建一个文化广场。他捐资50多万元,亲自参与设计、组织施工,耗时三个月,建起占地500平方米,有音响、灯光等设施的双龙观文化广场。

  资助50余人上大学

  每年农历腊月,李孝芝都要为双桥村老、病、残、五保户等送去米、油、肉等过年物资,每次均花费在万元以上。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孝芝看到电视上的画面,不禁老泪纵横,他第一时间赶到附近的捐赠现场,捐出1万元现金。

  李孝芝十分热衷捐资助学。他说:“我尝够了读书少的苦头,愿为山区教育尽微薄之力。”2007年暑假期间,李孝芝对双桥完全小学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教学楼进行全面维修与加固,贴瓷砖、装不锈钢防护栏、换盖瓦、建绿化带,处处整修得坚固美观。2008年教师节前夕,李孝芝又从江苏购回学生桌椅150套、教师办公桌椅12套捐赠给双桥完全小学。近几年来,李孝芝累计捐资20多万元,用于双桥教育事业的发展。

  除了捐资改善办学条件外,李孝芝自2007年起公开承诺:凡双桥村的百姓子女,无论到哪里读大学,凡考上国家一类大学,每人每年资助1万元;考上国家二类大学,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2007年8月,双桥村四组刘定祥的儿子刘敬东考上东北大学,得知这一消息,李孝芝亲自把1万元交到刘敬东的手里,并勉励他说:“要好好完成学业,你是双桥人的骄傲,如果取得好成绩能继续深造,我还要奖励你。”2011年,刘敬东大学毕业后开始读研,李孝芝又兑现了他的承诺,把1万元助学金送到刘敬东手里。

  近年来,在李孝芝的鼓励和资助下,双桥村有56名学生考取国家一、二类大学,共领取助学金 60余万元。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