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级教师郑千一: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的回报

发布时间:2008-11-15 08:00 | 来源:2008-07-23 17:38 南方周末 | 查看:2188次

  
本报1月10日头版文章《最后的代课教师》刊出之后,编辑部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来电,表示要帮助这些代课教师,要让这些常年累月付出的教师获得应有的回报。

  已经80岁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退休高级教师郑千一是其中最悲伤的一个。2005年,正是在渭源被一个月只拿40元工资的代课教师感动的她给南方周末提供新闻线索,才有了本报关于代课教师的报道。

  “完全想象不到会是今天这样的一种结果,他们怎么能这样就被清退。”郑千一说,“看到上一期《南方周末》的报道,我眼泪流了一整天,打电话找我那些朋友商量帮助代课教师的办法,朋友说他们也在读这份报纸,也在哭。”

  她说她正在做一件事情。“我在给全国人大写材料,为了这些代课教师,我必要时不惜状告教育部和地方政府。”

  这次报道之后,一位渭源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大家都从网上看到了,但县里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只不过教育局领导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批评了会川学区,说有那么多公办教师,为什么会川选两个代课教师当校长?”

  两年前《南方周末》第一次报道后,那时的县领导并没有觉得当时报道的代课教师事迹是可歌可泣的,反而觉得他们给渭源抹了黑。按照一次县里会议中的说法,“渭源教育本来没有问题,被人捅到媒体搞出了问题。”

  文中主角张家堡小学的被清退教师王政明托人向记者发来短信表达对“爱心人士的问候”,祝“这些好人一生平安”。这位被誉为“中国最老的代课教师”的老人现在逃名如逃役,希望社会能更关注像刘炳章那样的年轻老师。

  深圳宝安的张先生来电表示要请刘炳章来深圳当家教。如果合适,他还将成立一个家教中心,请更多的渭源县代课教师来深圳工作。同样想聘请这些代课教师任教的还有石家庄科技教育有限公司,他们表示将尽力为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提供几张讲台。

  渭源县买不到《南方周末》。在编辑部将报纸寄去之前,为看这篇报道,很多代课教师都是生平第一次去网吧。有的老师花几个小时坚持看完所有的网友评论,仅腾讯网在报道上网后的12小时,就有高达22000多条评论。和那些表示自己是一边流泪一边留言的网友一样,在网络的另一端,代课老师们也暗自垂泪。

  据本报记者了解,渭源部分代课教师已决定联名向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申诉,“衷心希望中央政府、省级政府部门尽快出台具体政策,结合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淡化‘公办’或‘代课’的身份区别,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将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直接录用为正式教师,对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人员辞退时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或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解决其后顾之忧。”

  2005年含泪上书教育部的时任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依旧在为代课教师鼓与呼。他目前正在联系一个基金会为代课教师提供培训,只不过原来计划中的职业培训现已变为再就业培训。

  更多的热心读者也在为代课教师寻找出路:很多企业家纷纷来电表示愿意接受代课教师来厂工作。如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公司的董事长张全收表示,只要是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有多少接收多少,并保证每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平行公益”的李先生表示,以很多代课教师的年纪,让他们再出来打工是不合适的,我们愿意帮他们培训农业技术、养殖。还可以组织一些针对性的小额贷款。截至目前,已有企业和基金会初步拟定投入100万元帮助代课教师。

  南方周末网站也将在1月22日举办一次申“师道尊严,人道尊严——关注‘最后的代课教师’”网络交流会,安排网友和这些老师们互动。请读者垂注。(本报记者 张悦)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