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事迹报告]宋志永:为抗灾出把子力气

发布时间:2008-11-13 08: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查看:1035次

为抗灾出把子力气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 宋志永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宋志永,今年36岁,是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今天我讲一下我们13位农民兄弟自发去湖南郴州救灾的事儿。

  临近年关,我从电视里看到,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那里的路堵了,树折了,电线上都结了厚厚的冰,不少地方停了水,断了电。这样的情景,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那年我4岁,震后第3天我得了肺炎,高烧不退,是支援唐山的上海医疗队的医生救了我……在唐山,像我这样经历过灾难也见证过真情的人成千上万,我们最见不得别人受难。30多年前全国人民无私支援了唐山,让每一个幸存者都有了一颗朴素的报恩之心。我们是唐山人,现在南方遭了灾,不做点什么说不过去呀。

  想到这儿,我再也坐不住了。当了解到湖南大多数电力设施都在山上,抢修施工难度很大,又缺少人手时,我立刻决定去湖南灾区支援救灾。腊月二十八,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里人。60多岁的老母亲叹了口气说,"去吧,妈不会拦你的,该是咱报恩的时候了。"

  腊月二十九,我租到了一辆面包车。有了车,我就开始动员村里的人。我对他们说:"当年咱唐山大地震那会儿,全国人民都来帮咱们,就拿咱们村来说吧,哪家没有吃过救济的东西?哪家没有穿过捐来的衣裳?现在,咱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吃水可不能忘了挖井人呐!这一回,人家遭了灾,该轮到咱们去救急了,大家说对不?"听我这么一说,有很多的人都报了名,因为车小,最后我们只去了13个人,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其中有三对兄弟,两对父子。

  说走就走。大年三十下午4点左右,大伙儿准备好了锹、镐、扫帚等工具,就开始往湖南赶。一路上我们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子飞到灾区去。我们一路连开了25个小时,只是在中间加油的时候,休息了一小会儿,三顿饭都是在车内就着矿泉水吃了点面包。

  大年初一下午五点多,我们到达长沙。很不巧,长沙附近的救灾工作已结束了。大老远来了,浑身的劲儿使不上,心里很难过,反正不能白来,我们必须为灾区干点啥再走。于是,我们又连夜赶路,在大年初二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市。为了找到最需要人手的地方,我跑到郴州电力局,电力局正在召开紧急协调会,得知有一个抢修项目正急需1000多名工人。一散会,我就直接走到公司总经理面前说:"我们是河北唐山玉田的农民,想义务干点活。我们虽然不会啥技术,但有的是力气,给我们点活儿干吧!"总经理激动地说:"好,感谢你们!"很快,我们13个人就被编入一个由40多人组成的抗灾先锋队。

  接下来,我们一直没有闲着,转战在多处抢修现场,每天早晨5点准时起床,一天平均工作10到12个小时,最长达到16个小时。

  郴州当地山上都是二三十公分厚的积雪,我们是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干活,加上没有经验,来时穿的都是皮鞋或棉鞋,一脚踩上去鞋上粘满了泥,干完活回到住处,袜子一拧就一把水。后来,我们想了个法子儿,在袜子外边套上塑料袋。平时住惯了北方的暖炕,我们很不适应南方的寒冷潮湿,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由于水土不服,刚来时好几个人生了病,拉肚子、感冒发烧,都用药顶着,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饮食上,我们更不习惯,湖南几乎所有的菜里都放辣椒,辣味太重,很多人适应不了,吃不饱饭,我们只能自己买点方便面和火腿肠充饥,但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家里人打来电话问:"累不累、苦不苦?"我们说,挺好的,放心吧。其实,我们每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肩上扛的电力绝缘子材料、金属塔材每次重达80多斤,踩着泥水往山上爬,一步一滑,稍不留神就会摔个大跟头。正月初五前后往山上运电缆,170多斤两个人抬,一趟5里路,一天五六个来回,比我们当地割麦子都累。最难的要数往山上运电线杆,每根一千多斤,至少得20多人才能抬起来,压得我们两腿直哆嗦,肩膀也压肿了,有时一个钟头只能前进200多米。初七那天,我们正往山上运电缆,44岁的杨国明右脚被竹根扎了一个3公分的大口子,流了很多的血,疼得他直咧嘴。为了不拖后腿,他用卫生纸裹住伤口,继续干活,直到晚上回到住处,才抹上红药水。我跟他说,不行就歇两天吧。他说:"没事儿,咬着牙多走几步,麻木了,也就不觉得疼了。"在南方的那些天,工作环境不是泥就是水,杨国明的伤口一直不能愈合。直到回家那天,他的伤口还在流着脓血。

  说实在的,我很为我们这支农民抗灾小分队感到骄傲,因为我们这把子力气终于派上了用场。在灾区需要人手的时候,我们在现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帮上了忙。 

  悄悄地来,悄悄地干,悄悄地走,这是我们到湖南抗灾的最初想法。我们只想让灾区的老百姓知道,我们唐山人在惦记着他们。没想到,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让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我们13个人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灾区还有很多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勇士,他们比我们更值得赞叹,更值得学习。

  在郴州的每一天,尽管我们很累很苦,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因为在我们家乡,上至市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在关心支持着我们;在我们的住处,每天都有很多热心的郴州人来看望我们,有送钱的,有送食品的,有送药的,还有的送来了保暖内衣。这些慰问品,毫不夸张地说,足足能装满一卡车。可这东西我们不能要。

  有一次,我的嗓子哑了,到一家药店去买药。药买好了,老板却说什么也不收钱。他认出了我,真诚地对我说:"你们的事儿全郴州都知道了,让人感动!郴州人感谢你们,这钱是绝对不能收的!"

  最令我感动的是郴州一位叫李太芝的老人,他是一名病危的癌症患者。当他知道我们的事情后,立刻对女儿说:"一定要找到这群好心人,给他们2000块钱充电话费。"后来当我知道这件事赶到医院看他的时候,老人已经去世了。他的老伴眼含着泪水,把钱塞到我的手中,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孩子,这钱,你一定要收下,这是我老伴的遗愿,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我们全郴州人都不会忘记你们。说着,老人抱住我大声哭了,我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后来,我们把这笔钱以李太芝老人的名义捐给了郴州红十字会,把老人的爱心留了下来。

  正月十七那天,我们启程返乡了。上千名郴州市民自发来为我们送行,他们争着挤到车前,把鲜花、水果、土特产往我们车上塞。长这么大,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当救灾摔跤跌倒的时候,泥里滚爬的时候,大家没掉过一滴眼泪,可是今天,面对着亲人般的郴州人民,我们的眼泪一次又一次地流了下来。

  也许有人会问,你们自发到湖南郴州救灾,到底图个啥?图名?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名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图利?我们是自费参与抗灾,前后花费近4万元,还把社会送给我们的3万多元钱捐给了当地的福利院。要说图什么,就图心里踏实呗。

  在市委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这支抗灾小分队已经成为永久的爱心救助小分队。我们13位农民兄弟,愿意随时为需要帮助的人出把子力气!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曾永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