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1-20 08:00 | 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 2008-3-12 9:09:01 | 查看:1568次
德兴市海口镇一“教师船工”护送学生过河近十载 图/卓忠伟
在江西省德兴市海口镇黄渡村与渔潭村之间,有一条宽逾百米的乐安河。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数十名身穿救生服的学生在一名中年人的带领下,排好队小心翼翼地登上一条木船,通过木船渡过乐安河到学校上课。这名中年人叫董申泉,是黄渡小学的教师,从1999年至今近10年来,他坚持护送数十名学生坐船过河往返学校,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教师船工”。
学生穿救生衣过河上学
渔潭村是海口镇的一个小村落,这里也曾经设立了一座小学,但在1999年之后,渔潭村教学点被撤并,村里的所有小孩只能到黄渡小学上学。渔潭村小孩要到黄渡村上学,必须先渡过一条百米宽的乐安河。这令许多家长感到担心,乐安河没有建桥梁,只能搭乘摆渡船只过河,虽说有摆渡船只,但船工是名聋哑人,难以与人沟通,根本没办法保障学生的安全。
海口中心小学的丁文平校长向记者介绍,当时为了让孩子更安全地过河,学校、家长和村委会三方共同出钱,为过往的近20名学生购买了救生衣,如果学生不小心落水,救生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尽管如此,每天上学的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小不一,无法令人完全放心。
教师当船工护送学生
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董申泉。董申泉于1978年走上讲台,后到黄渡小学任教,从1999年起,除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外,他还主动承担起了护送学生渡河的担子。
“每天,我都得早早地赶到村中的晒谷场,叫学生到这里集合,防止学生自己划船过河。等他们都来齐了,再一个个检查他们的救生衣,然后一起出发上大船渡河。”由于大船的渡工是聋哑人,董申泉不放心,每次都是自己当起船工,从早上到中午再到下午放学,来回几趟他都跟着孩子。
2003年12月的一天早上,寒气逼人,董申泉和孩子们一起坐船过河。村民和学生们挤了满满一船,船渐渐驶入河中央,突然一个孩子惊叫起来:“董国梁掉下河了!”董申泉急忙蹲下身去抓孩子的衣服,但没有抓住!他二话不说,立刻纵身跃入水中,把孩子托上了船。
在乐安河枯水期间,因水位下降渡船不能靠近码头,从渡船到码头之间,是10多米长的淤泥地,一脚下去常常没到大腿处。这时只能依靠董申泉把孩子一个一个地背上岸。特别是寒冬腊月,赤脚踏入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来回走几十趟,每次背完孩子,董申泉的双脚又红又肿。
盼望大桥早日建成
近10年来,渔潭村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都依靠摆渡的方式完成求学。
对于董申泉而言,他已经养成了每天早中晚送学生过河的习惯。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董申泉因为颈部长了一个瘤,必须到医院去检查,他已经向学校请假看病,并请学校安排其他的老师护送学生,这样他才能放心。董申泉向记者坦言,他和家长的心愿一样,希望看到孩子高兴地来上学,安全地回到家,他现在只盼望乐安河上的大桥早日建成,这样才能让家长和学校彻底放心。海口中心小学校长丁文平则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在乐安河上建设大桥,预计建设时间还需要一年,这期间还需要继续护送学生渡河,如果董老师需要住院治疗,他会安排其他老师来接任这项船工的任务。(记者刘国伟)
(责任编辑:周仙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