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慈善可以很“暴力” (图)

发布时间:2011-03-27 07:54 |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1-03-25 14:11:33 | 查看:1119次

  一张与受灾群众一起手举200元捐款的合影引爆了社会各界对于陈光标这位号称“中国首善”的广泛争议。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言不讳,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陈光标式慈善”是一种慈善的倒退。

  在多数人低调行善的社会,陈光标式的行善显得格格不入。从汶川地震到玉树救灾,从台湾发钱到支援云南,陈光标总是在以最惹眼的方式践行他的慈善。

  陈式“高调”行善

  陈光标式的慈善,总的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亲力亲为、高调宣传。

  3月16日,云南盈江县拉勐村,陈光标从日本飞回上海后转机到昆明,连夜坐车赶到盈江,带着15万元现金向每名灾民发放200元现金。据报道称,进村后的陈光标拿出十几沓百元大钞走向村民说:“我是一名志愿者,受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富裕起来成为企业家。这次来是想查看灾情,向大家发一点慰问金,看看回去后能为大家做些什么。”随后,他又从一沓百元大钞中抽出两张并举起来,同时也让灾民们纷纷将手中的百元大钞举过头顶与他合影。据说,他还带领着高喊“感谢解放军!感谢党!感谢政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光标表示来到盈江做慈善只是“抛砖引玉”,以自己的行为唤起更多有钱人对灾区的关心和重视。他同时认为,目前盈江灾区收到的捐款总额与重建所需比起来实在太小,中国的富豪在慈善方面不是捐得太多,而是实在太少了。

  这次“成功”的合影,比数月前遭部分台湾民众反对的慈善之举更符合陈光标的胃口。今年1月26日至2月1日,陈光标率领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捐出新台币近5亿元(人民币1.12亿元),在春节前为台湾低收入户及弱势族群寒冬送暖,每户原则一万元,给贫困者最多五万元慰问金,至少上万人受惠。按照陈光标的意图,原本应该是将慰问金包装成红包,由贫困户排队上台领取,并鞠躬感谢。不过这一方式却遭到一些台湾民众的反对,有人士称这样做是对受赠人的不尊重,希望善款由台湾的民间组织代为发放,保护受赠人的尊严,而陈光标显然对善款由民间组织转发不乐意,称“哑巴吃黄连”。有评论就指出,对于连捐一分钱都要高调的陈光标来说,还真是“有苦说不出”。尽管如此,台湾民调机构显示,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于陈的行善方式,仍然予以认可。

  陈光标的慈善还不仅限于国内,日本的地震救灾他也参与。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就在其微博上透露,在得知日本地震的消息后,自己已于当日晚间乘飞机转道香港飞赴日本,参与相关救灾工作。12日下午抵达日本,并于13日辗转来到福岛,并展开了救灾工作。13日下午,又透露说,他与自己慈善团队中另12人前往仙台的路上,被困福岛。虽然如此,他继续行善,不但给当地居民发放口罩等救灾物资,还从废墟中救出了一名妇女并以照为证。据悉,他还在飞赴日本前向日本灾区汇款100万元人民币,以此报答国际社会过去对华救援之恩。

  对于自己行善的每一分钱,似乎陈光标都会以各种方式向外界透露,这显然与人们心中的“雷锋精神”有所不同。

  作秀还是行善 探寻中国式慈善

  “应该多炒作,让更多人来参与慈善。”陈光标曾如此公开表示。

  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不少人对于所谓陈光标“暴力”慈善行为的看法,而徐永光则给了直言不讳的总结“暴力慈善”。

  事实上,陈光标一直是个争议人物。这位再生资源巨头过去几年也经常因高调行善不断成为头条新闻,而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网友表示,如此高调的作秀,让人不得不质疑其个人动机。不论怎样,我们看到的慈善是带有显著的“陈光标”标志的慈善。

  “这是一种慈善家的暴力,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长久的伤害,不能这么做。我们确实要反思,陈光标式的慈善在中国能大行其道,不管是管理层面还是执行层面,公益慈善界都要反思。”徐永光这样则认为。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韩俊魁也曾指出,在平常的慈善活动中,人们凸显了捐赠者的位置,那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不管从经济上还是道德上,慈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一般的慈善过程中,受赠人的表达和声音是被忽略掉了,这是做慈善的人应该值得反省的地方。从公民性的角度来说,这条路径值得去反思,每个公民的宽容、理解、互相尊重,从个体的角度和制度的角度都应该去反思。

  不过,对于争议,陈光标不以为然。在回应那张争议性的照片时,他表示,他举着两个手指的姿势,这个动作是胜利和坚定信心的意思,到灾民中去,跟灾民同悲喜,希望能给灾区带去希望。让灾民放心,困难是暂时的,一定是能战胜的,并不是拿着两百元炫耀,很多人都误解了,他们不理解,反而质疑。对于徐永光对他的“暴力慈善”之说,陈光标则直接表示“中国就需要我这样的‘暴力慈善’,来推动整个社会的慈善进步。”他认为,中国目前的慈善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自己是发自内心的行善,高调做慈善不是为了宣传个人,自己从小就高调,做了好事不说出来,心里会憋得难受,“我只希望以后给历史、给儿孙留下‘大好人’这仨字,就够了。”

  “慈善的形式有很多种,有人默默无闻的资助别人,有人则愿意为人所知,陈光标做慈善的方法可能是‘另类’于人们眼中传统的慈善观念,但是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方式。不过,他有些时候对于受赠方心理的考虑可能有所欠缺。”一位慈善协会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多年来,围绕着中国慈善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和如何发展慈善事业这类问题,社会各界的各抒己见、争议不断。比尔盖茨去年在一次媒体会上就表示,中国慈善事业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一个有活力的经济是可以和慈善事业平行共同发展的,而且慈善事业不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它只会使得社会更平等地均享社会财富和经济发展的红利。”

  关于这条道路,综合来看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互惠型慈善为主的现行的中国慈善模式,但这可能造成社会慈善资本整合低效,“被慈善”问题突出,越位、错位、失位现象丛生等问题;第二种则是以社区慈善和宗教慈善为基础的美国慈善模式;第三种则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主任汪大海提出的走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社会自下而上参与相结合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即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慈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不仅为民间慈善划定激励框架,并且履行监督和惩罚的重要职能;另一方面,民间慈善机构在慈善活动中应承担起政府难以替代的应有角色,提高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着力塑造乐善好施的社会氛围,形成感恩的慈善文化。

  不论是作秀还是行善,正如民政部长李立国在答记者问时所说,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是好的,无论高调行善还是低调行善,都对慈善事业发展有利,“慈善事业有宣传就能有带动,所以慈善事业的宣传对慈善事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只要有利于奉献自己的爱心,只要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任何方式)都可以认同,都可以提倡。”不过,他同时指出在慈善事业中,对救助对象、扶助对象的尊严予以妥当考虑也是必要的,这也要从奉献爱心体现在对象上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和设定。

  陈光标眼中的慈善

  “您怎么理解这个‘暴力式’?”

  “我的理解就是做得猛呗,比如说敲锣打鼓发红包,秀“人民币墙”,这都是暴力,慈善需要暴力,所以我对这个定义很满意。”这是陈光标近日在接受两家网站联合访谈时对于“暴力式慈善”的回应。

  按照陈光标自己的说法,“我的慈善方式有我的独特性。我认为拿到我捐的钱人不一定都是困难户,我相信一定有一些不需要帮助的人拿到了红包,但这都不是我所考虑的事情。我考虑的事是怎么样让我捐助的一万块钱让中国13亿人都知道。中国的慈善因有陈光标的存在而前进了几十年。”

  对于基金会等慈善机构,陈光标认为,中国的慈善机构要加快公开、透明化。每年募集出来的慈善基金,至少在当年使用80%出来。用在该用的地方,同时告诉捐助者你的捐款用在什么地方,能让捐助者感动明白,这样会激励捐助者下次更多的参与捐赠。

  慈善,对于陈光标来说或许不仅仅是帮助了谁,而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慈善似乎成为了一种工具。他在访谈中有过这么一段表述,“在2000年,我的梦想就是要拿到“中国首善”,2007年实现以后,我在想拿“世界首善”。我认为当前世界首善位置还空缺。”为了这个空缺,陈光标认为他的慈善不仅是拼数量,还要拼质量,即世界首善的标准不是捐助多少,最重要的是亲力亲为地去做,做过以后要去传播,以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慈善。“如果比捐助多少,我永远赶不上盖茨先生和李嘉诚先生。世界首善就要求必须要把慈善做到国际上去。2004年印尼海啸我就捐了500万元,意大利地震、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水灾我都捐赠了。这都是我为拿到“世界首善”做铺垫。慈善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分多少。我想让我慈善行为影响世界。让世界的富豪们为我们缩小贫富差距做贡献。”

  在近日新浪“微访谈”中,陈光标还表示准备计划今年选个感恩节或是圣诞节,到美国的华尔街等地区,带着陕西威风锣鼓队进行中美慈善文化交流,发放红包。他同时表示,近两年来70%时间投入慈善事业,30%企业发展。由于近期企业发展受到了困难,接下来将会70%时间做企业,30%时间慈善,把企业继续做大回报社会。

  ■陈光标慈善语录

  ●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慈善是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但慈善不是苦难的长征,而是快乐的长征。慈善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信仰。捐赠者快乐,受捐赠者也快乐,在慈善长征的路上,一路都是欢声笑语。

  ●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荣、伟大。

  ●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

  ●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在救灾第一线,我一分钟都不想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觉得愧对灾民,就想哭。

  ●我愿意带100个孤儿回江苏,发动江苏的民营企业家来共同认养,重新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庭。

  ●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

  ●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当你手指指着别人,三根手指在指向自己的时候,问问自己做了哪些事。

  陈光标的慈善之路

  陈光标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乡,一个以“穷困”闻名的地方。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养了五个孩子,在陈光标两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这种恐惧的记忆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的想法。“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三毛钱凑起来的。父母亲借了钱之后就常念叨,等鸡下蛋后卖掉还债。”他现在虽然身家百亿,但至今仍然无法释怀。

  1978年,10岁的陈光标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懵懵懂懂的看到了一个商机,当时年仅10岁的他利用中午放学时间,用两个五公斤重的桶从三四十米深的井中提出水,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5公里的小集镇上卖,一分钱随便喝,每天能赚个两三毛钱。开学的时候要交书本费,也就1.8元,但他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还没有钱交书本费,就去学校帮他把书本费交了,这也是陈光标第一次拿自己赚的钱去帮助别人。三四年过后,陈光标的生意很快升级,17岁成为家乡远近闻名的少年万元户,28岁创立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0年,他组建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再生资源利用和新型材料制造等朝阳产业。公开履历显示,陈光标主要社会职务有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江苏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副会长等。

  陈光标真正引人注目的,并不是他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而是他高调的“慈善事业”。在陈光标看来,慈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捐助行为,而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源自社会需要而发自内心的捐赠。同时,慈善也是一种分配机制,能够有效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据说,在1996年创业之初,陈光标就开始投身于慈善捐助活动之中。那年陈光标刚刚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收入不到20万元,就拿出三万元资助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2002年以来,陈光标领导下的江苏黄埔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万元,用于消防公益宣传;2003年“非典”期间,陈光标又向安徽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用以支持“抗非”事业;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陈光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海啸灾区捐出了300万元。截至目前,陈光标捐助面涉及20多个省,受益人口达到12万人,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亿元,2006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十大慈善家。汶川地震发生当日,陈光标带着20万元现金、200万元支票、120名工人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了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

  在陈光标看来,没有哪个企业家会因为做善事把企业做垮。他谈到,表面上,做善事花了钱,好像亏了,其实不但不亏,反而赚了。一个企业家做了善事,并且长期行善,合作伙伴、政府和社会大众都会提高对这个企业家的认可度,合作会更加愉快。在陈光标眼中,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并能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这样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生命。

  2010年,陈光标写了两封信,一封“致盖茨和巴菲特”,一封“致广大网友”。在向盖茨和巴菲特二人发出公开信中称“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而致信广大网友时还回应关于“裸捐”等问题。据统计,陈光标在2009年的捐款总额高达3.25亿元人民币,位居中国第四;陈光标去年身家达30亿元人民币,在胡润财富榜排名第340;到2010年初为止,他的捐款总额超出10亿元人民币。 (记者 韦夏怡)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3楼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11-04-30 10:09:40 发表
张敬华:当正义和良知承受曲解和伤害的时候,正是人性最灰暗的时候,在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时代,善良之士反而最容易受到打压,因为邪不容正。但一个民族需要有人坚守道德底线,向陈光标致敬,想中国好人网致敬!!!!!!!!!!!!!!!!!!!!!!!!!!!!!!!!!!!!!!!!

第2楼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11-03-31 21:50:55 发表
匿名网友:给力!

第1楼 广东省广州市2011-03-29 16:55:05 发表
匿名网友:力挺陈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