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9 20:38 | 来源:新华网 2023 09/09 14:12:01 | 查看:2156次
新华社长春9月9日电(记者李双溪)“抽象的数学怎么教?”“数学思维如何启发?”日前,在东北一所中学,面对教师们的询问,身材高瘦、笑容可掬的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史宁中侃侃而谈。
不久前获得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的史宁中,一直致力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听完一位高中教师讲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后,史宁中点评说:“如果明天下雨的概率是50%,要不要带伞?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讲数学问题,会有助于学生思考。”
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史宁中在办公。新华社记者 李双溪 摄
什么是好的数学教育?这是史宁中一直思考和努力回答的问题。过去,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光具备这两项能力还不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往往更加重要。”史宁中说,过去中国数学家证明了很多世界级的数学猜想,但这些猜想多是外国人提出的,“我们还需要发现和提出自己的数学猜想。”
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的组长,史宁中主持修订了2011年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及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他还提出“三会”数学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学好数学不是只让孩子做题,而是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史宁中说。他经常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听一线教师讲课。他发现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只表扬那些回答与“标准答案”相符的学生,忽略那些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生。“不能忽略了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甚至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史宁中总会纠正这类教师。
在给一线教师培训时,他还会展示好的数学题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两个小区之间,有一条道路相连,如果建一家超市会选择路中的什么位置?”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回答:‘在中间,这样两个小区的人都一样方便。’有的回答:‘哪个小区的人多,超市就离哪里更近。’有的回答:‘统计哪个小区去超市的人最多,就离它更近。’这些回答都很好。”史宁中说,这种开放式的数学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史宁中老师通过给本科生授课,与一线教师交流研讨,将数学教育的理念不断传递给教师们,让他们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指路人。”史宁中的学生、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秦德生说。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