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

发布时间:2022-04-04 17:38 | 来源:光明网 2021-09-24 18:03 | 查看:4490次

作者:周苏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摘要】“融入”关系内蕴着“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契合点,两者统一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回应着高校提升育人实效的诉求。从逻辑关系、现实意义、发展策略三重维度揭示“融入”的科学合理性、时代价值性、发展方向性,旨在动态发展中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基本思路和发展指向。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强调,大学阶段“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并对课程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准确把握“四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的特征和本质,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原则,围绕“融入”过程难点与问题,提出具体实践运行方向和路径,对于更好地实现“四史”教育目标和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意义重大。

  一、逻辑关系:“四史”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

  从认识起点出发,验证并确认“四史”与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厘清为何能够“融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亦是抓住基本问题,在逻辑关系中把握互动作用。“四史”各有特点又有内容交叉,要抓住各自的重点内容与高校各门思政课分类设计教学体系。

  (一)党史与领会“四个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习近平对党史高度重视,强调指出:“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轨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正是因为“四个选择”让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找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学习党史,就是学习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充分认识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在实践中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一根本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给出答案:“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列宁也曾强调:“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中国历史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和人民义无反顾做出“四个选择”,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新中国史与提升“四个正确认识”

  新中国史,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发展和人民幸福的任务而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习近平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5]新中国史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对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历史,这一进程可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与《实施方案》提出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趋同。

  学习新中国史,就是要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内外环境,深刻领会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把握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认清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6]从社会主义发展看,既要认识到在实践探索中出现某种曲折是符合历史规律的现象,又要学会尽可能地避免某些曲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使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三)改革开放史与坚定“四个自信”

  改革开放史,是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理论与实践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7]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开启历史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新阶段,从进入新时代到迈向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用极不平凡的成绩和翻天覆地的新面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定位,使其成为落实坚定“四个自信”的主要课程,如《实施方案》强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学习改革开放史,就是学习四十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自我革命,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适应实践、时代和人民要求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8]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广泛而深刻变革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迎来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最根本原因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四)社会主义发展史与认识“三大规律”

  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和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视域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可以说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在宏阔历史视野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把握,与《实施方案》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对“三大规律”认识,提升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信心的主要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习近平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9]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在实践探索中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懂得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需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展望未来提供向导。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10]因此,在新时代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提升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从而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现实意义:“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意蕴

  从时代要求出发,探讨“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新定位新使命,诠释为何需要“融入”的现实尺度和价值向度,亦是明确本质关系,对本质问题作重新审视与探讨,在现实意义中论证价值实践。高校思政课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借助思想教育手段完成价值转化。

  (一)强化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部分。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在创新中不断提高,增强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这是新时代之问亦是思政课教师需完成的课题。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根本目的与归宿就在于将理论力量和精神价值转化为无限的实践动力,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价值,通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自觉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四史”与高校思政课紧密结合,更加突出理论、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强化历史思维、历史自觉,推动形成教育过程的政治性、学理性、批判性、实践性和生动性的统一。以“四史”来认识历史规律、分析现实情况、预测发展趋势,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历史研究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使命,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

  (二)引领学生辨析历史虚无主义

  学习“四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准确把握历史过程、现象、事件和人物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争夺越来越复杂激烈,尤其是一些社会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而历史虚无主义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不断干扰大学生的判断力,阻碍了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它打着“解放思想”、“还原历史”的旗号来否定历史成为其主要做法,在评价历史问题时,随意歪曲历史、刻意裁剪历史,把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对立起来,否定中国近现代史主旋律,鼓吹“历史终结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背离实事求是原则和否定唯物史观,企图消解中华民族根基、瓦解社会主义中国,其本质是唯心史观。习近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1]学习“四史”是大学生自觉增强抵制错误思潮能力,科学辩证看待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关系的有效手段。

  (三)优化“四史”教育载体途径

  “四史”教育是一项系统化、长效化的过程,有效载体途径是“四史”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与关键。高校思政课在长期发展和实践创新中,已形成较健全、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之成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有效载体途径。在深入推进“四史”教育时,应与新时代思政课的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和环境等“六个创优”改革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载体途径。要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载体时,在内容体系上通过史论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学会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在利用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途径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活动,加深对“四史”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在利用思政课网络教学载体途径时,通过对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观看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国情的差异性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掌握历史才能进一步理解历史选择中的必然性。

  (四)增强“四史”教育主体力量

  “四史”教育队伍作为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教育的效果,只有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和提高,“四史”教育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中坚力量。习近平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3]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校建设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数量较为充足、素质较为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工作方法等,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能力,从所学专业背景和讲授课程看,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四史”掌握,较为系统全面和深入。高校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和优势,使其成为“四史”教育的主体力量,为其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打造高素质的高校思政课和“四史”教育教师队伍,成为强化“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发展策略:“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指向

  从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体系结构,回答如何实现“融入”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条件,亦是进行系统分析,力求建构新的层次化体系。“融入”过程不仅各要素共同存在,还需接受主体、内容结构、方法体系和相关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衔接与匹配。

  (一)把握接受主体特征和需求

  在大学生中开展“四史”教育,关键在于“四史”能否真正被“受教”主体接受和认同,并真正转化为“受教”主体的知行统一。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出发,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加强对其接受规律和接受需求研究,不仅是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研究的题中之意,也是新时代高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对“四史”教育和思政课的接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进行认知、内化、外化逐步生成的过程,大学生在已有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对“四史”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知识信息进行选取和吸收,并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准则和行为选择,这一复杂的运行系统中,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体现排他性、价值性、自觉性和渐进性特征。着重分析大学生的价值需要、认知结构、思想观念等,才能准确把握大学生学习“四史”和思政课教育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和运行状态,找到“四史”教育的实际要求与大学生具体需要的结合点。

  (二)呈现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

  历史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四史”之间密切联系,既有共性,又体现不同特征。在坚持整体性原则基础上,只有从“四史”各自特点和主要内容出发,结合思政课各门课程内容,寻找契合点,才能实现理论、现实、历史三者的结合,厘清内容结构,构建合理的内容体系是“四史”教育内容整合的结果呈现,亦是最关键的环节。从多角度研究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四史”的主线,认清道路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学习“四史”的核心。实践中,需以“四史”的四方面内容作为“纲”,以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具体内容为“目”,形成相互联系、层次分明、有机统一的内容结构体系。目前,高校思政课讲授内容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按照总揽性与条理性原则,在“四史”的框架下,让每个具体内容都有方向归属并紧密衔接,是解决内容体系问题的重要遵循。

  (三)转换方法策略和实践范式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方法转换,是在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历史轨迹和经验规律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依据新时代“四史”教育要求对方法与范式的新构想与设计,体现继承性与发展性。“四史”蕴含丰富的历史智慧和营养,通过不断挖掘历史资源,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增强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转换过程中需抓住其核心要素和关键节点,传统方法的现代转换、单一方法的综合转换最为重要。转换中要增强人文色彩,注重实践教育和启发式教育,在现代技术转换和运用上,提升数字化建设和立体化开发能力。实践参与法是寓教于“行”的方法,通过亲身感受、现场互动,获得思政课理论与“四史”发展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体验和经验。范例分析法是以典型为“例”的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四史”进程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高校思政课中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观点。

  (四)构建教育者队伍培养体系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视域下,教育者队伍主体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按照教育部要求,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要统筹好“八支队伍”上思政课讲台,所以,他们将担负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实施者、推进者和实现者的重任。“四史”教育队伍在原有政治、思想、文化和能力等素质要求基础上,需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4],“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5]实践中可尝试通过培养制度、学习交流机制、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来探寻“四史”教育者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着重从管理机构、组织程序、交流形式、任务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与统筹,形成“四史”教育者的引领性、时代性和价值性有机统一。教育者自我提升与更新素质是一个曲折复杂、逐渐深化和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以历史自信、历史自觉推进教育者意识的觉醒,以历史胸怀、历史责任激发自身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赢得“四史”教育主动权。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在新时代,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并对“融入”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展开研讨,既是高校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汲取“四史”智慧与力量,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两个大局”,珍惜时代、担负时代使命的需要,也必将为“四史”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新思考。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9DJH00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JGSZ2017002)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Z].教材[2020]6号.

  [2]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