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0 09:0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20日 03 版 | 查看:1758次
用互联网思维引领青年学生
“去国外当老师,你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印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舸的心里。作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张舸带着这种信念出国教学,传播中华文化,除了教书还与当地华人一同办展览,尽自己所能让外国青年全方位了解中国。
日前,张舸在“青春演播厅”第五期节目上与同学们分享了这一心路历程。观看节目后,吴秀婷同学表示:“我也很希望能外出弘扬汉语言文化,张舸老师的分享对我很有触动。”
近年来,华师遵循时代发展趋势和大学生成才成长规律,致力于互联网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互联网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育人功能,有效地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不再设“一言堂”
“青春演播厅”如今在华师受到许多青年学生的欢迎,每期均有两万余人观看,过万人次转发,捧红了“淦森哥”“何妈”等青年大学生心目中的“男神”“女神”,还打造了一个汇聚正能量的青春“朋友圈”。
这是华师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一大创新。它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育思路,探索开放、交互的教育方式,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访谈分享类视频录制和互联网播放形式,邀请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政工干部、先进青年典型和行业精英等做客演播厅,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吴秀婷说:“嘉宾的故事仿佛也是我们身上的故事,每一次看节目,我都在聆听中触动,在触动后奋发。”
“小故事感悟大道理”,是“青春演播厅”开播以来坚持的理念。2014年5月至今,演播厅已经制作了5期节目,包括“放牛娃的中国梦”“五四的历史”“NBA明尼苏达森林狼球星的奋斗史”“《山河故人》创作故事”等。这些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需要而确定的,授课解题者也由学生“海投”产生。
在“青春演播厅”打造的青年偶像中,“淦森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赵淦森在英国用两年半的时间读完博士学位,最后毅然回归家乡,如今在华师带领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团队,打造“青网计划”工作坊。他说:“这就是我的家国梦想和担当。”
听了赵淦森的故事,该校传播学专业大二学生陈梓表示,原来神话并不遥远,关键是自己追梦的勇气。于是,陈梓运用所学专长,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特殊儿童运动会拍宣传片,记录城中村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对家国的担当”。
大数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
广东是互联网大省,据统计,青少年网民数量达到5500万人。团广东省委书记池志雄指出,实施“青网计划”是弘扬青年正能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措施。
2014年7月,广东共青团全面部署实施“青网计划——广东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广东省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平台同步上线,该平台由赵淦森主持建设。依托大数据学科、青年政工队伍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协同创新,华师以“华南师大紫荆青年”微信平台为核心,自主搭建覆盖全校学生的党团学微平台矩阵,净化网络空间,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握青年思想脉搏、探索科学实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青网工作坊努力的方向。”华师团委书记廖庆春透露,团队除了多次参与广东省人大、省总工会、省国资委等核心部门的大数据系统建设外,也与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并建设“广东青年大数据交互中心”。
2014年下半年,广东团组织提出网络宣传工作融入志愿服务理念,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争当网络文明志愿者,成为推动净化网络空间的文明卫士和关怀青少年“网络生活”的良师益友。
目前,青网工作坊正在负责华师“西部计划”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络联系、采访、推送,我们更加了解了西部志愿者的情况,相关的宣传让他们更有‘存在感’。”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张家诚说。
据悉,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扶贫支教、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学校的老师、辅导员跟踪每一位学生动态,开展远程思想辅导、班级活动等。分散各地的学生在同一平台踊跃分享实践的喜悦、经验与困惑,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引导点拨。
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接地气
“原来获取这些优质资源这么便捷,这么简单!”广东各乡村支教点的老师们感叹,通过“手机教师网”,农村的孩子也能与城市的孩子同步学习,互联网让课堂“活”起来,把优质课堂资源和紧缺学科资源带到各乡村支教点。
华师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表示,结合“手机教师网”开展大学生送教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其职业认同感,更是该校优秀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与延续。“揣着手机去送教”,逐步发展成为学生实践成长成才的“加油站”和华师大学优秀文化传播的“薪火驿站”。
在华师工作了30多年的该校校长刘鸣看来,作为一所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老师的影响是一代一代的,华师有43%是师范生,他们出去之后,将影响更多更多的学生。”刘鸣说。
“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刘鸣表示,华师对此作了探索和尝试,力争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进步。
目前,华师打造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特色,促进“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多维互动,营造了良好的立德树人互联网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育人功能。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之中,与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华师党委书记朱孔军说,华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接地气、更讲实效、更有针对性,引领学生“知国情、明是非、经风雨、长才干”,主动在互联网上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本报广州6月19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洁 通讯员 邱乐昀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