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搬运工到“杨老师” (2图)

发布时间:2022-02-15 18:35 |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2-12 10:34:01 | 查看:1184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

  “先打开粤核酸小程序,点击大规模采样,进去后开始填写个人身份信息……”2月10日,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宝能核酸检测点,长队伍中,那红马甲与橙色荧光服格外引人注目,杨诗勇耐心指导着一环卫工人录入检测信息。

  杨诗勇是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吉祥商贸园区工联会主席,在支援核酸检测当志愿者时,每每碰上快递员、保安、环卫工、工人等,他都主动上前耐心教他们操作、录入信息、打开核酸检测码。“看到他们,心里都感到很亲切。打心底里认为,他们都是我的人。”

  这个“刷脸”能进各大厂房、到各工厂上洗手间轻车熟路的“杨老师”,在23年前,还是一鞋厂的小小搬运工,曾获得广东省优秀农民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与工会结缘后,20多年来,从工厂工会副主席,到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杨诗勇直言,不变的是骨子里的“工人情怀”。

  “小杨”成了“杨老师”

  1998年初,22岁的杨诗勇跟着姐姐一家,从湖北丹江口来到广东深圳,加入“打工潮队伍”中。

  “农村小伙一个,初次到外地,胆怯得很,找工作也不顺利。”杨诗勇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刚到深圳,他就在龙岗区布吉帮着姐姐卖菜,收摊后去捡纸皮箱卖点零钱,除了要找工作,空暇时间还跑去建筑工地干零工。

  回忆起初次找工作的艰辛,杨诗勇仍记忆犹新。为了省钱,他一直靠走路到各大厂区面试,有时候一走就是两三小时。1998年6月,他找到了一份印刷厂普工工作。1999年12月,他到深圳龙城赐昱公司当搬运工。“面试人特别多,为了让我们排好队,保安拿了水管朝我们一冲,大家纷纷向另一侧躲散,就自然而然排成一条长队了。”

  “赐昱公司待遇更好,我还来不及办离职,就进了新厂。”杨诗勇直言,他当时写了一份委托书给一工友,找他帮忙办理离职手续。出乎意料大是,工友拿到工钱后,专门给他送到赐昱公司门口了。“当时特别感动,觉得工友很淳朴、善良。”

  杨诗勇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不仅脏累活抢着干,下班后更是抓紧时间提升自我。当其他工友睡觉或出去娱乐时,他则把自己关在宿舍看书、写作。“我喜欢写东西,经常往工厂厂报、文化长廊投稿,工厂晚会更是自荐去说相声、演小品,演讲比赛还拿过两次第一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2002年初,赐昱公司成立了福利委员会,负责职工文体活动、文化宣传等,搬运工“小杨”则被调过去做职工服务工作了。同年11月,公司成立工会,有经验又有群众基础的杨诗勇当选为公司工会副主席。

  记者了解到,赐昱公司员工近3万人,高峰用工期能达到5万人。为了让工友们享受到大学化生活,杨诗勇专注于办好职工社团。“7年来,我带着工友们成立了18个社团,如篮球社、乐队社、跆拳道、舞蹈社等,凡是大学有的社团,我们基本上也有。”

  那些年,杨诗勇在工人群体心中辨识度很高,他们基本上都知道工会有个“杨老师”,有困难可以找他。“有困难,工人们能想到我,相信我能够帮他们解决问题,真的特别自豪。”

  从“闭门羹”到“刷脸进门”

  2009年,针对社区工会普遍存在的“无人干工作、干工作不在行”问题,深圳工会按“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职业化运作”的模式,由工会出钱,为工厂集中的工业(园)区和社区配备职业化工会副主席,以求自身改革。

  在工厂工会7年,杨诗勇已不满足于仅仅是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他还希望能帮助更多职工解决困难,维护他们合法权益。因此,得知招聘消息后,他立刻报名了。

  录用后,杨诗勇被分到了以前打工所在的爱联社区工联会。据了解,该社区位于龙岗中心城区,人口12万,96%以上是流动人口,是一个典型的劳务工密集型社区。

  “刚到社区时,工会资料就是三个档案盒,资料不齐,甚至在建会企业数量的记录上都有较大错漏。”杨诗勇说,当时要完成百人以上企业工会组建全覆盖,应建尽建的任务,他就腋下夹个包,兜里揣着“社区工联会副主席”工作证,开始一个个工业区、一家家工厂跑。

  “每天早上7时不到就出门,晚上10时才回家。要摸清底,就要像跑业务一样做工会工作。”杨诗勇说道,那段时间他“吃了很多闭门羹”,很多工厂不知道工会是做什么的,甚至质疑他的身份,保安根本不放他进去。

  “进门难,进去后要见上想见的人更难。”那时候,杨诗勇常常被打发在会议室坐“冷板凳”——一杯茶从热摆到凉,企业老板都没出现。

  为解决这一困境,杨诗勇找了赐昱公司主管,通过他约其他工厂老板见面。“这不就是我们想向赐昱公司取经学习的那一套吗?”相谈后,对方企业表示以前也想到赐昱公司学习举办职工活动经验,如今有工联会专门指导,就立即同意建立工会了。本来约定的对话时间是10分钟,一谈就是两个多小时。

  此外,杨诗勇还通过要好的工友,邀请各工厂的工人参加社区工会举办的活动。这些参加过多次活动的工友就成了“种子”,回到所在工厂将消息带给更多工友。于是,有了一批工人主动要求加入工会,企业就联系社区工会主动要求成立工会。

  “做工会工作,不能靠行政命令手段,要下绣花针功夫,发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杨诗勇直言,如今他认识社区各大工厂保安,直接能“刷脸进门”。就连工厂洗手间在哪里,他都了如指掌。

  不变的是“工人情怀”

  “做工会工作,一定要发自内心尊重工人群体。”杨诗勇告诉记者,他和工友们一直以兄弟姐妹相称。无论什么时候,他们走进自己办公室,都会双手奉上一杯热茶。

  在杨诗勇看来,和工人深厚感情的建立、信任感的形成,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服务的结果。得不到工人信任,工会工作则无法开展。他举了个例子,2013年,赐昱公司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他第一时间赶过去,找了交好的工友了解具体情况,并让他们劝说大家冷静下来,保证会积极帮大家争取合理诉求。

  协商结束后,一千余名工友仍聚集在篮球场上,不愿意回到产线。“工人不信任厂方会履行协议。”杨诗勇拿了喇叭,先自我介绍,并讲明情况,让工人给厂方时间,把淳朴勤劳的优秀品格展现出来,成功劝说他们回到岗位,恢复产线。

  谈起20多年来做工会工作的“变与不变”,杨诗勇直言,服务对象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工作领域变化了,过去主要服务农民工,如今还有新生代职工,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也变了,过去更多是提供慰问品、慰问金类的物质帮扶,如今职工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心理援助需求等更多了。

  服务时间也有所变化。杨诗勇根据工业园区的工人“生物钟”,提出“错峰上班”,如利用下午5:30-7:30这段工人休息时间服务;而对于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则利用下午2:00-4:00这段时间开展活动。

  “不变的是职工立场、工人情怀。”杨诗勇告诉记者,不管如何变,骨子里对工人的感情不能变。

  在他看来,一名优秀的工会工作者,首先要学会“听职工说”,听职工诉求、建议,不能单边式沟通;其次是“为职工说”,将职工诉求、心声如实反映;最后要“为职工做”,敢于亮身份立场,为职工争取合法权益,多谋福利。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为职工服务,杨诗勇一直以来致力于提升自己能力,不仅考取了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证书,还通过“圆梦计划”完成了大专、本科学历的学习。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