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父子接力坚守红色灯塔52年(图)

发布时间:2022-01-28 14:5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12月 | 查看:420次

王健.jpg

人物故事:

  王健,男,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标处职工。在海南省临高县北端三面环海的岬角上,静静地矗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这座圆形塔式、色泽鲜艳的钢制结构灯塔已经历了120多年风雨,王健便是这座灯塔的守灯员。守塔19年来,王健始终践行着“点亮自己,守护航程”的价值观,为往来船舶保驾护航。

  22米高的灯塔每天至少爬两三遍

  王健,是临高灯塔的现任守灯员,自成为灯塔守灯员的那一天起,他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便开始灯塔的保养维护工作。海南的气候高温、高湿、高盐,对钢制灯塔的侵蚀尤为严重。王健每日都要用清水对塔身内外、灯笼、支撑灯塔的350条钢杆进行清洁,用羊皮纸仔细擦拭牛眼透镜的灯器,从而缓解海风盐雾对灯塔的腐蚀,确保灯塔设备崭新如故。22米高的灯塔内部有82级螺旋台阶,宽度仅容1人通过,这样狭窄的楼梯,他每天至少要走上两三趟。守灯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辛苦、单调、枯燥,但王健从未想过要放弃。

  2016年5月19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临高灯塔党性锤炼基地挂牌成立。党性锤炼基地以“红色”爱国主义和“蓝色”海洋文化为根基,通过制订标准化、规范化的锤炼流程,固化工作机制,让前来参加锤炼的广大党员,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自党性锤炼基地成立以来,王健就担负起讲解员的职责。每年海南省直机关工委、临高县委、直属海事系统的众多单位都会组织党员到临高灯塔党性锤炼基地开展锤炼,王健总是认真地向前来学习的广大党员们讲述灯塔历史和老一辈蓝色铁军守塔故事、讲解海洋文化、科普航标知识,并组织开展“八个一”的党性锤炼活动。王健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弘扬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优良传统,践行蓝色铁军“点亮自己,守护航程”的价值观。临高灯塔党性锤炼基地做法也被中央机关工委组织部和紫光阁杂志评选为全国机关党组织“两学一做”100个优秀案例之一。

  父子接力守护红色灯塔52载

  1969年,王健的父亲王光民成为临高灯塔的守灯员。那时的灯塔靠人工点灯和熄灯,天黑时王光民就爬上灯塔点亮航灯,漫漫长夜里要不时走出房子查看,确保航灯长明,熬到天亮又爬上塔顶熄灯。灯塔地处偏僻,不通自来水,王光民只能从家里肩挑背扛一桶一桶运来淡水,再用这来之不易的淡水仔细清洁灯塔内外,防止灯塔锈蚀。这样孤独而又单调的工作,王光民一直重复了33年。

  父亲的坚守在王健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2003年,王健放弃了前往繁华都市的机会,捧过了父亲王光民值守灯塔的接力棒。刚接手守灯员工作时,工作和日子平淡重复,王健想守灯员就这样了,没啥意义。是什么促使了他转变想法,真正成长为一名守卫南海的蓝色铁军呢?

  王健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9月26日凌晨,台风“达维”登陆海南,台风引发了部分电厂连续跳机解列,最终导致罕见的全省范围大面积停电。台风登陆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在家坐不住了,顶着大风,赶到灯塔,领着他加固灯笼门窗,检查线路,还让他每隔一个小时爬上摇摇晃的晃灯塔查看一次。台风过后,在全岛停电的7天里,每天晚上父亲都和他在灯房里守着,重复着一小时查看一次灯塔,父子俩晚上基本没有合眼,保证灯塔正常发光。

  7天过后,全岛恢复供电,生产秩序也随之逐渐恢复正常。父亲带着王健上塔顶。望着晚霞余光下万家灯火和南来北往的船只,望着父亲脸上露出的甜美笑容,他心里渐渐亮堂起来,像这座灯塔一样明亮。这样的事父亲经历过太多次了,正是每一次的坚守,每次重复做的一样的一件事,保证了过往救灾船舶和国防舰艇的安全行驶。这是一位蓝海战士对工作的责任、对事业的追求、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现在的王健,已经把灯塔当成了家,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他说:“自担任临高灯塔值守员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接好父亲的班。每当看到这座百年灯塔塔身光泽闪亮,崭新如初地屹立在祖国的海角,为船舶保驾护航时,我的内心总会因为自己守护着这片海洋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喜悦。”(责任编辑:高晟寒 吴占桂)

来源:海南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