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图)

发布时间:2022-01-08 18:35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2日 08版 | 查看:601次

上杭县激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遗址等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文明实践。图为人们在上杭县古田会议会址景区学习参观。 新华社发

宁德市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阮晓昕、郑维伟摄/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可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战略之举。福建省各试点县(市、区)始终抓住“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的总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人民主体性,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1.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事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大局,事关乡村全面振兴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事关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目标的实现。从福建省两年多的实践来看,各试点县(市、区)把增强阵地意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和“首选动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上杭县组建政策理论宣讲队、红色基因传承队,在田间地头、绿道驿站、凉亭树下等群众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100个便民服务和集中宣讲点,深入基层开展党的政策理论、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宣讲咨询服务400多场,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凝聚人心,增进共识。福安市建设“乡村教育院”,通过“3+X”模式(即固定讲坛、流动讲坛、自助讲坛及其他多种形式),群众现场参与及网络点播总人数突破68万人次,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乡村教育院被群众称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厦门市海沧区探索建立区级老年大学多层次教学体系,建立“村居教学点”,鳌冠社区实践站依托村广播站开通了“台胞之声”,定时、及时宣传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群众反响很好。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突出人民主体性

  福建省各试点县(市、区)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根本原则,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科学识别人民群众中的“能工巧匠”“行家里手”,不断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群众基础,激励人民群众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调动他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渗透于城乡每个角落,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在扎根基层中服务基层、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如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新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动与北峰山区农民沟通联系,创新助农模式,依托晋安区新店镇福飞路“助农在新店”平台实体门店,以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为纽带,采取“政府牵头+资源整合+科技支撑+农户参与”的运作模式,为北峰乡村农民助力,推动山区农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石狮市灵秀镇党委政府携手灵秀派出所,成立泉州地区首支义警队——“百灵鸟”义警队,“百灵鸟”义警队现有志愿者13000余人,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近300场次,服务群众逾10万人次。福建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福建文艺志愿者艺术团,开展“三下乡”、文艺扶贫、流动图书馆等活动;组建“文艺轻骑兵”等志愿服务队,建设非遗传习所、乡学讲习所、“百姓大舞台”等特色阵地;在“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到人民中去”大型文艺演出、“乡村春晚”、两岸对渡文化节、文化讲座、地方戏剧表演、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文化活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参与度最高、影响面最广、活跃度最大的一项活动。

3.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规律性认识。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立足国情省情的实际,福建省各试点县(市、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彰显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价值底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厚德仁爱、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等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养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风。

  找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做到在大局下谋划与行动。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福建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加强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研究解决志愿服务领域重大问题,统揽志愿服务各方面力量,统筹部署全局性、示范性重点工作,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实践中,福建省各地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形成了鲜明特色。比如,泉州市有些志愿服务组织成立联合党支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党员“找到了党组织”,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增强了凝聚力。

4.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宣传新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题中之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加强自身建设时,也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推进,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弘扬基层首创精神,发挥福建“六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先行先试桥头堡作用,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便于群众接受的原则,创新思路,及时总结经验,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模式。比如,“书香花园”既是爱国侨领故居,又是晋江县委机关旧址。晋江市梅岭实践所通过与文创企业合作,打造集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晋江经验”教育和志愿服务实践为一体的新型平台,成为当地文明实践的“网红打卡点”。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相衔接、相配套,着眼基层实际情况、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与“八大平台”融合创新,全面协调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让资源在融合中创新,在统筹整合中提升效益,“同步抓、同推进”,努力实现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生态省”战略部署,贯彻福建省提出的建设“清新福建”要求,深化拓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挥福建的绿色生态优势,启动由“生态佳”向“生态+”的实践探索,抓住全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新机遇,将“生态文明”融入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以生态为本做足“生态+文明实践”文章。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福建要立足对台港澳、对侨、对外区位优势,开创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外向型学习新机制,有效发挥闽籍侨亲、侨商、乡贤、新福建人作用,鼓励各类力量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域。深化闽台志愿服务交流合作,把福建打造成为台胞志愿者融入发展、两岸志愿者融合发展的第一阵地。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评价标尺,优化管理办法,坚持重心下移,着眼资源共享,塑造共享型社会,把为民、利民、惠民体现到文明实践工作的各方面,做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

    (作者:张叶云,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