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华:乡村保洁员无怨无悔接连照料养父母和叔叔几十年(图)

发布时间:2021-12-27 13:5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11月 | 查看:418次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刘国华,男,汉族,1965年4月生,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孔玉乡崩沙村保洁员。1998年,33岁的刘国华在农作时不甚摔伤脊椎,落下终身残疾,但他仍尽力照顾养父和叔叔的生活起居,为老人洗衣、做饭、洗澡……20多年来毫无怨言。同时,刘国华还积极参与特色菌菇种植,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战胜贫困,顺利实现了脱贫增收,为老人和自己的生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刘国华荣获“四川好人”称号。

  怀感恩之心 无微不至照顾病重的养父母

  说起刘国华,崩沙村里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刘国华从小被同村的叔叔抱养,他怀着感恩的心,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步入晚年的养父母20多年,直到他们去世。

  “刘国华的养父母住院那段时间,刘国华一直为二老洗衣喂饭、擦身换衣、喂药吸痰,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住院的病友,都说他比二老的亲儿子还亲。”说起这事儿,崩沙村党支部书记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后来,二老因病情过重先后去世,但村里人都清楚地记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洋溢在两位老人脸上的不是饱受病痛折磨的苦闷,而是温暖亲情带来的安详。“我尽了自己的心,尽了自己作为家人的职责,也算问心无愧了。”即便是在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提起那段回忆,刘国华对养父母的思念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怀善良之心 独自赡养单身的聋哑老人

  养父的弟弟冯长命,因先天听力障碍丧失了语言能力,也一直没有成家。养父去世后,冯长命在郁郁寡欢中病倒了,自理能力丧失了一大半。刘国华二话没说,主动承担起照顾叔叔的义务。起初,刘国华几乎天天都到叔叔家转一圈,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后来,为了更好地照顾叔叔,刘国华干脆把他接到了自家悉心照料。长期的陪伴,已经让冯长命和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结下了亲人一般的羁绊。房顶漏水了,他会等国华回来修;灯不亮了,他会等国华过来换;水果吃完了,他会等国华买回来……如今,冯长命已82岁高龄,每当村干部来看望他时,老人总是通过自己笨拙的比划来表达心中的愧疚,他不忍心拖累侄儿,多年来让侄儿受了太多委屈。每当这个时候,刘国华总是紧紧握着他的手说:“老爷子,您看菌子长得多好,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您要好好的,就像您的名字一样,要‘长命百岁’。”

  身残志坚 勤劳致富 为“叔叔”撑起一片蓝天

  生活中的刘国华是村里务实创新、奋斗不息的代表。由于年轻时落下的终身残疾,一些工作无法胜任,也不能长时间从事体力劳作,生活比较拮据。“日子再苦我也不能放弃,我倒下了叔叔怎么办,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刘国华心里暗暗卯足劲儿,寻找能挣钱的活儿。此时,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如一场及时雨。他所在的崩沙村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优势,可以发展菌菇种植产业,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刘国华琢磨着:“这是个好机会,不如试试,有国家撑腰,一定不会错。”从此,在市、乡、村干部的带领和支持下,他搞起了羊肚菌种殖。“今年我又多租了别人1亩地种羊肚菌,还种了7亩地的玉米,加上我保洁员的工资,现在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完全够我和老爷子吃喝了!”刘国华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坚毅而自信的笑容。

  如今的刘国华,生活忙碌而幸福。“亲情是财富,更是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这是刘国华对“百善孝为先”的理解。(责任编辑:高晟寒 朱鸿瑜)

来源:四川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