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22 00:16 | 来源:潍坊文明网 2010-10-16 | 查看:1187次
董玉兰,今年70岁,退休之前,是潍坊昌邑围子镇南宫村妇代会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昌邑市第9届至13届连续5届人大代表,1986年、1989年、1991年潍坊市“三八”红旗手,1992年省“三八”红旗手。2007年的潍坊市“十大孝星”之一。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一生的爱心和热情,谱写了一篇平凡却让人如此感动的孝亲敬老篇章!
70岁的董玉兰,有着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大家庭。多年以来,她精心照顾自己的公公婆婆,家庭和睦。从1959年她嫁到婆家,为人妻为人媳的她,从没跟丈夫和婆婆红过脸、吵过架,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董玉兰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自打进了婆家门,董玉兰就与自己的公婆和大婆婆住在一起,因为大婆婆的儿女都不在眼前,照顾老人的任务很自然的落到了董玉兰和丈夫身上,而丈夫又在市里上班、经常出差,照顾三位老人的重任便大部分都压在了董玉兰身上。对此,董玉兰从没有一丝抱怨,一日三餐,她都是做好了饭端到老人面前,洗衣打扫,从不嫌苦嫌累,重活累活抢着干。怕老人闷,董玉兰经常与大婆婆张家长、西家短、三十年前、三十年后的拉家常,时间久了,老人与她越来越亲,有事没事总偏向她,最后老人含笑离开了人世。80年代,董玉兰的公公又遇上了车祸,大小便失禁,婆婆一看见就恶心,而她却从不嫌弃,每天为公公端屎倒尿,擦洗身上,唯恐老人身上有一点异味,直到去世,老人都是干干净净的。许多年之后的今天,老邻居还都保存着当年的美好回忆:大婆婆堪比亲娘,侍奉终老;公公瘫痪留念,吃喝拉萨,儿媳悉心照料…….
在自己的父母身上,董玉兰更是在自己弟妹六人中带了个好头。她有一个身患脑血栓瘫痪的老母亲,瘫痪时已经是86岁的高龄,弟妹们商议几家轮流照顾老人,但作为家中老大的董玉兰和丈夫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把老人接回自家,让老人长期在一个地方住着更好,这样弟妹们可以安心工作,老人也不用不停的适应环境。但弟妹们谁也不同意这个办法,因为他们都明白,大姐的家中已经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有80多岁的婆婆、下有儿子、媳妇、孙女、孙子一大家人,这么大一个家庭再掺进一个80多岁的瘫痪老人,天长日久,谁知道会有多少矛盾,然而不管弟妹们怎么反对,董玉兰还是坚持把老母亲留在了家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打母亲到家后,董玉兰更是忙上加忙,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母亲洗尿布、床单,收拾被褥,然后再去村里工作,工作时只要有休息的时间,她就立刻跑回家看看母亲是否有什么需要,天天如此。婆婆心疼她,就跟她说:正常时间你上班就行了,我在家和你娘说说话、倒点水啥的,保证饿不着、渴不着,让董玉兰感动不已,而她的儿媳妇也被婆婆的孝心感染和教育着,主动承担家务活,帮助照顾老人,婆媳之间互帮互助、日复一日的照顾着瘫痪的母亲,直到六年后老人去世都没有起过一个褥疮。而她的弟弟妹妹在这六年里也因为有了大姐对母亲的照顾而腾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一辈一辈,董玉兰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这个家庭,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这个家中不断传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董玉兰,才有了这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在家里,董玉兰是一个孝亲敬老的好儿女,工作中,更是个好干部。 1971年8月董玉兰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当时村里有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宫玉氏,因到晚年,行动不便,生活十分困难,董玉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觉得自己大小是个村官,理应帮助老人,在村里带个好头。于是她每天一大早就去给老人担水、扫院子、洗衣服,无怨无悔的照顾着老人,有一次老人得了盲肠炎,弄得衣服上、被褥上到处都是粪便,她看到后,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就给老人拆被褥、洗衣服、端汤喂药,感动地老人流着泪动情地对她说:"孩子啊,我虽说无儿无女,你却胜过儿女,来世就是做牛做马我也要报答你的这份亲情"。还有一对叫时克广、马秀芬的五保户夫妇,与董玉兰家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到了晚年,两位老人腿脚不便,董玉兰一有时间就去帮他们打扫院子、料理家务。有一次时克广老人的脚突然痛的受不了,董玉兰来不及找村里,就叫上自己的儿子、媳妇打车把老人送到了人民医院,那时的董玉兰已经背不动老人了,她便让自己的儿子背着老人楼上楼下的检查,感动的老人热泪纵横。
工作期间,董玉兰以身作则,在她的感召下,南宫村里涌现出了好多好婆婆、好媳妇,村里的孝德文化十里八乡都出名。山东省《祝你幸福》栏目曾采访过她,面对记者,她平静地说:“这没什么,尊老爱幼,孝亲敬老是我应该做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啊,正是这样一个用她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的老人,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传承着孝心爱心,用孝亲和敬老这盏不灭的长明灯,照亮了我们通往心灵最深处的路!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