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助人为乐类]成都杨甫:青年网格员开青旅临时为陌生人提供一个“家”(2图)

发布时间:2025-01-11 19:49 |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24-03-12 11:41:00 | 查看:156次

杨甫

  【主要事迹】

  杨甫,男,29岁,成都市高新区天骄社区肃羽青年旅舍负责人。杨甫长期以来一直在为周边的流浪人员提供援助。自2022年夏天他的青年旅社开业以来,他已经为超过400位有困难的客人提供了免费的住宿,使青旅成为了异乡人在城市中的温暖港湾。在鲁甸地震发生后,尽管他当时还在上大学,但他毫不犹豫地赶往灾区,为当地群众送去了急需的物资。此后的四年里,他持续资助了2个失去了双亲的孤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并带领邻居一起加入,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由于他的善举和贡献,他先后获得了成都市2023年“蓉城好邻居”和合作街道“优秀微网格员”等荣誉称号。

  2016年初冬的一天下午,昆明火车站外寒风呼呼地吹,21岁的杨甫在这里打地铺已一周有余。因为创业失败,他躺在地铺里眼神空洞,对未来十分迷茫。

  “小兄弟,你是来这边打工的吗?身上没钱了吗?”此时,一位30多岁的女子蹲下身,关切地问他。还没等杨甫作声,女子已站起身从附近便利店买来几盒方便面,并递给了他2张100元的现金,随后转身离去。

  “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陌生人给我的关怀,犹如一道光穿透黑暗。”此后,他重拾信心,又做起了生意,生活和工作日渐好转后,来到成都安家置业。

  2024年,杨甫已是成都市高新区一家青年旅社的老板,这家店开业一年半以来,一共为400多位客人提供了免费住宿。这里成为这些漂泊在外的异乡人融入城市的落脚点,也是改变一些人人生轨迹的另一个“家”。

  一家生意好却不赚钱的青旅

  杨甫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从小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家里穷,上小学时,杨甫每天要步行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乡上的学校。“走在路上我总不断回头,如果幸运就能遇见骑摩托车的人,搭上便车至少可以少走十公里的路。”杨甫回忆。

  因为家中贫困,身为长子的他很早就有了努力赚钱养家的意识。从农村一路走来,他在火车站打过地铺,发过传单,做过销售……尽管儿时家中生活困难,可每每遇到流浪汉,父母都会请进门,为他们做饭烧汤,临走时还不忘送一个水杯和一袋冰糖,让他们渴了可以讨水喝。受到父母的影响,得到过太多的帮助,杨甫想,等自己有能力也帮助有需要的人。

  2022年,已在成都安家的杨甫饭后和家人散步时,在街上发现一些流浪人员,“这里有一家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又毗邻成都几个大型电子厂,常有外乡青年来这里‘闯’。有时本来就没带多少钱,多耗几天钱包就空了。他们又不甘心回家,一来二去就成了流浪人员。”有着相似经历的杨甫,一开始是给他们买方便面,有时掏钱送他们去住酒店。

  时间久了,杨甫萌生了一个念头,开一家青年旅社,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流浪的异乡人有温暖的落脚地。2022年夏天,这家青旅在高新区合作街道繁华的路段开了起来。

  杨甫将最便宜的房间定价为19.9元一晚,由于价格低廉吸引着不少初来乍到找工作的年轻人,若囊中羞涩,这里还可以免费住3天。有人因价格低廉找来,也有人在街上徘徊了好几天,好心的街道工作人员联系杨甫,一起把人接回来。

  这里不仅为有困难者提供免费住宿,还借钱帮他们暂时渡过难关。记者在青年旅社的前台看到,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些住客免费入住的天数。旁边放着厚厚的一摞欠条,金额从200元到600元不等,上面签上了借款人的名字,虽然大部分都逾期未还,杨甫仍对他们保持着信任,“没有人故意想拖欠,只是暂时遇到困难罢了。”他笑笑不当一回事。

  他相信,善良可以传递

  青旅很快出现了问题,生意很好,但快要开不下去。有的住客赖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月,把这里当作安乐窝。杨甫想,“如果‘养’的人越来越多,一年要赔几十万。更重要的是,这不仅对他们没有帮助,还让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如果资金缺口过大,他虽慷慨,也支撑不了多久。

  杨甫算了算,周边工厂岗位较多,有意求职者一般1~2天就能找工作,算上入职手续,3天足够。只能住3天的规矩定下以后,“劝人找工作”成了青旅的日常之一。杨甫知道,如果人脱离社会久了,心里有惰性,也有恐惧,需要去“推”他一把。有时,杨甫晚上就买上一些烧烤和一些酒,和他们聊天谈心,鼓励他们出去找工作。

  2023年初,杨甫与合作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共同救助了一名来自贵州的流浪小伙江明(化名),他们为其购买手机、解决吃住,并成功帮助其在富士康就业,江明在他们的帮助下生活和工作逐渐步入正轨,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给大家买了东西。

  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冬至喝羊肉汤,跨年夜包饺子……每年各个重要节日,杨甫会为住客们过节,招待他们免费聚餐,坐满好几桌。

  为了鼓励住客们积极生活,几个月前,杨甫决定,凡是通过努力找到工作的住客,他都请他(她)吃一顿火锅,鼓励他们继续热爱生活,努力工作。有的住客发了工资,有时也会回来请大家吃火锅。

  前不久,听说一个在这里备考的住客马上18岁生日,杨甫买了蛋糕和大家一起为她庆生。旅店大堂的墙壁上,至今还挂着那天为住客生日布置的气球。

  杨甫总相信,善良会传递。这句话在青旅的住客和店员身上得到了印证。来自江西的班班(化名)好几次见到来旅店的流浪人员,也主动给他们买方便面,有时还和杨甫一起去做志愿者。他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杨甫觉得,很温暖。

  除了住客,这间青旅还影响了附近的住户、商户的加入,他们纷纷为有需要者捐款捐物。一次,杨甫在他建立的志愿群里发布了一个流浪小伙需要御寒棉服的信息后,附近40多户人家当晚就拎来了百余件衣服。“你看,这是附近的邻居,他把衣服送来转身就走了。”杨甫指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当时旅店的监控拍下来的温暖画面。

  希望他们暂时休憩,再往更高处进发

  时间久了,这家青旅在附近小有名气,一些人嗅到了商机,便来找杨甫合作。“一些大老板来找我,说要投资几万块,我一听就知道他想利用青旅里的劳动力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不能把客人这样交出去,虽然在这里住的时间不久,我也希望他们一直都能好好的。”还有人想把周边邻居捐的衣服拿去卖钱,给杨甫分成,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这并不是杨甫第一次做好事。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当时正放暑假的杨甫二话没说,当天就骑上摩托车,从四川省兴文县的家驱车300多公里到达灾区。在灾区的9天里,杨甫购买物资送给当地受灾群众,并就地当起了志愿者,协助当地转运和发放物资,也和灾区的孩子们聊天谈心。

  杨甫清晰地记得,离开鲁甸的那天,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气喘吁吁一路小跑着来送他。男孩手里拎着一只鸭子和一袋苹果,苹果里夹着一张纸条,那是写给杨甫的信,信中写道:“哥哥,你好!因为认识你,我(对自己未来)做什么职业充满了信心和快乐。这水果是我送给你的,请你务必收下……”落款为“陌生人”。从鲁甸回来后,杨甫连续四年每个月为灾区一对失去双亲的孤儿每月共资助600元,尽管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大学生。

  上大学期间,杨甫还常到宜宾市儿童福利院,他自掏腰包购买画材,为孩子们上绘画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甫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微网格员,他发动数十名邻居参与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一线为邻居取快递送上门,为家里上网课的小朋友打印学习资料,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秩序。

  华灯初上,肃羽青年旅舍暖黄色的灯光亮起,几位住客和杨甫在大厅里聊起未来的打算。班班决定在附近的工厂继续找工作,如果没找到心仪的工作,再去浙江看看;来自河南的龙龙打算到重庆去闯一闯,如果不行再回来,“这里是另一个家”。“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杨甫想起了当初决定办青旅时,在《诗经》里看到的这句话。“描绘大雁飞翔的时候,有节律地扇动着翅膀,我希望他们在这里暂时休憩整理羽毛,再往更高处进发。”

  好人寄语:“鸿雁于飞,肃肃其羽。”这句诗描绘了大雁在飞翔时有序地拍打着翅膀。因此,我将我的店铺取名为“肃羽”,希望那些在人生旅途中遇到暂时困难、在外漂泊的年轻人,能在這裡整理自己的羽毛,找到暂时的庇护,然后重新振翅高飞。

  道德点评:在地震灾区,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与其他志愿者并肩作战,与受灾群众一同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儿童福利院,他运用自己的专长,通过绘画打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困境中健康成长;在青年旅社,他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免费的住宿,为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他的善举给了无数困境中的人们希望,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以实际行动传递着人间大爱。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