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6 17:2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9月 | 查看:722次
人物故事:
普玉忠,男,哈尼族,中共党员,生于1964年1月,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隔界村党支部书记。他所工作的隔界村与越南隔河相望,国土面积仅有6.33平方公里,边境线却长达7公里。13年来,顶着蚊虫叮咬,沿着南列河(中越边境河)步行穿过荆棘密布的山林,普玉忠用脚步丈量祖国边境线,累积巡边4000多公里,清理、保护界碑,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祖国土地,一寸都不能少,祖国的花草,每棵都要维护”被他当作座右铭来践行。曾经的隔界村坐落在半山上,生产生活交通不便致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一穷二白。普玉忠用七年的时间带领全村搬迁,不等不靠,主动发动群众,架设饮水管道,搬运水泥砂石、电杆,架通水电,挖通进村道路,实现路面硬化。如今,这里橡胶环绕,香蕉成片,杉木、甘蔗、木薯、黑姜等经济作物茂盛长青,村民喜乐融融,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已实现全部脱贫。
守疆初心不移的“好民兵”
1988年6月6日傍晚,正从自家地里干活收工回家的普玉忠,半路遇到一名放牛娃说,在隔界村附近的山上发现有敌人非法入境。作为民兵班班长的他意识到情况紧急,迅速召集当地民兵进行围剿,最终击毙过境敌特1名,伤敌3名,并缴获冲锋枪1支,子弹8发,大刀1把,敌军军帽1顶,成了当地群众心中的“战斗英雄”。时光如梭,如今57岁的他,作为党支部书记,依然牢记守疆使命,初心不改,为祖国边疆的安全稳定战斗着。普玉忠数年如一日,每天都到党员活动室利用“村村响”大喇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红色革命歌曲、脱贫攻坚政策,每月召开1次群众大会,宣传党的声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持续加强群众的爱国护边意识。为有效打击边境走私,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普玉忠同志积极奔走,与当地边境派出所、海关、部队等部门协调,构建了“党政军警民”合作机制,开展走私打击、缉枪治爆、法律宣传等活动,动员群众主动上缴自制火药枪50余支。他积极发动群众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留意走私团伙、走私车辆的非法过境情况,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汇报,当好边境信息员。
边境线上的“丈量者”
为守护好边境线,“生于边境,长于边境”的普玉忠同志自2007年担任中越60号至63号界碑段外事界务员以来,就把强边固防作为己任,把家建在62号界碑附近,天天护碑,月月巡边。60至63号界碑边境线长约13公里,其中60至61号界碑相距10公里,且道路不通,每次巡界都要花费3个多小时,他平均每月全线巡查1次,每次来回26公里,检查边界线是否清晰稳定、界碑是否有损毁、界碑上的字迹是否模糊不清。一旦发现界碑上字迹模糊了,他自费买来红漆,将界碑清理干净,涂上红漆,确保界碑干净、字迹鲜红。这一干就是13年,累积巡边4000多公里,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我现在还走得动,我还要去巡边,还要擦界碑、涂红漆”,57岁的普玉忠如是说。而普玉忠的老伴对于自己丈夫的行为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支持,正是看到了丈夫的坚持和执着,看到了丈夫拳拳爱国之心。许多人说,界务员要巡边,山高坡陡太危险,普玉忠年纪大了,可以交给年轻人了。他的妻子杨翠英却说:“还不到60岁,能做多少他自己有谱,不干他心里会不好过。”村小组长高海说:“阿波老普10多年如一日地巡边和守护界碑,从大点说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小一点来说维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界碑,它代表我们的祖国,守好界碑,就是守好我们自己的家门,我们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脱贫攻坚路上的“领头雁”
曾经的隔界村旧址在10多公里外的半山上,生产生活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底子薄弱,群众生活一穷二白。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普玉忠心中最牵挂的事。1996年,初任隔界村小组长的普玉忠,提出了村子整体搬迁的想法,没想到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全村人的反对。村民反对的主要原因就是搬迁后需要重新盖房子,一是没有钱,二是老人住习惯了,哪里都不想去。就这样,从1996年到2003年,通过普玉忠连续7年的动员工作,最终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2003年,全村从10多公里外的半山搬到现在的隔界村。搬迁后,普玉忠不等不靠,发动群众架设饮水管道,搬运水泥砂石、电杆,架通水电,挖通进村道路,实现路面硬化。回想当初搬家的情景,白有福老人感叹道:“才搬来的时候,住的是篱笆房,没有电,公路不通。看看今天的村子,日子变化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村民普中明说:“我们家就是最后一家从老寨搬下来的。普组长到我家做工作,差不多一年要来四五回,经常组织开会,一开会就说搬家的事情。今天的好日子还是听了普组长的话,非常感谢他。”2005年,国家实施了安居工程,全村的住房得到了很大改善,大家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普玉忠认为,小富不是富,致富不是等靠要。通过考察走访,他发现当地适合种植西贡蕉,产值也相当可观。为了让村民相信,他带头种植了20亩地,并组织动员起了本村第一批西贡蕉种植户。尝试获得成功后,村民们相信了,开始主动参与进来,种植最多时突破了千亩,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470元提高到2013年的3312元,翻了一番多。2013年开始,由于香蕉巴拿马病(当地群众称黄叶病)开始蔓延,西贡蕉产量逐步下降,产值逐年下滑。普玉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带领群众走出增收困境,普玉忠同志多方奔走,考察项目,明确了发展思路。为了组织村民在得“病”的香蕉地上做转型,他一边自己带头示范种植,一边协调种植公司专业人员为村民讲解培训,先后召开村民会议5次,苦口婆心劝说村民尝试转型。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协调引进了越南黑姜苗,开始尝试种植甘蔗、木薯、黑姜等经济作物。如今,全村种植木薯700余亩,黑姜400余亩,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同时,还动员村民利用“赶集天”做起小生意,在村街道上有铺面的普大姐,看着自己摆放整齐的货物,笑得合不拢嘴,说到今天的好日子,讲起普玉忠的桩桩事迹,普大姐竖起大拇指。如今的隔界村一片欣欣向荣,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已实现全部脱贫,正在大步逐步迈向全面小康。
疫情防控的“守护人”
大年初二,还在饭桌上的普玉忠,接到镇政府防疫电话后,迅速组织隔界村党支部11名党员同志研究隔界村疫情防控工作,商量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及时召开群众大会,推选出由60余名党员群众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组,将工作组划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党员担任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组在村庄进出路口处设置“堵卡点”2个,在通往越南的便道处设置疫情封控点1个。自疫情防控开始至今,他带领当地党员群众不间断24小时轮流值守,严格管控人员出入,全面防范和堵塞疫情输入、夜间管控、偷越国界等边境管控漏洞。村民小组长高海说,在普阿波的带领下,我们的护村队员从早上六点钟巡逻,晚上八点以后换另外一组人员加强巡逻,我们一定守好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门,坚决不让境外人员偷渡到我们的境内。村民普建华表示,作为一个村民,作为一个护村队员,我们会积极地配合好村小组领导班子的指挥,服从安排,加强边境上的巡逻,我们有这个信心、有这个能力保护好我们的寨子,守好我们的国门。
现在的隔界村,每家每户房顶上都飘扬着五星红旗,和谐稳边氛围日趋浓厚,爱国护边意识已经蔚然成风。(责任编辑:周胜武)
来源:云南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