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06 16:56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9月 | 查看:709次
人物故事:
张建明,男,198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徐晓婵,女,1985年4月出生,致公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张建明、徐晓婵夫妇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深入到缺少村医的乡村进行健康扶贫。他们肩负使命,在艰苦环境下不忘初心,用满腔热情为璜尖乡的村医疗服务作出卓越贡献,为群众提供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健康脱贫事业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璀璨。
创新就诊思路,守护村民健康
2019年7月,安徽省委及省卫健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百医驻村”行动,号召省市级医院医生深入到缺少村医的乡村进行健康扶贫。张建明与爱人徐晓婵分别报名参加,成为了璜尖乡徐家村、清溪村驻村医生。驻村以来,张建明、徐晓婵定期上门入户巡诊、从无到有建立起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向村民宣传普及健康知识,逐一建立村民健康档案,承担起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培训当地年轻医生。随着工作的展开,夫妇二人逐渐融入到山村的生活中,与村民的情谊也与日俱增。
为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张建明、徐晓婵夫妇利用门诊看诊、上门随访、集中体检等过程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在问询检查中,夫妇俩发现存在有严重隐患疾病的村民有十余人,他们或请远程会诊协助诊治、或联系相关专科协助转院、或建议前往上级医院手术,帮助村民降低了致残甚至致命风险。2017、2018年清溪村为无村医的空白期,因各种突发健康状况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9人;2019、2020年这一数字降为2人。
因驻村所在村民组分散在不同位置,相距十余公里。为满足偏远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张建明、徐晓婵做了新的尝试,固定每周三、周五下午,开着自己的车带着药品,到边远村民组巡回接诊或随访,村民们亲切地把他们的车子称为“移动卫生室”,这一举动也使得深山居民看病取药不用出村。
带全家驻村,用心用情服务
2019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张建明、徐晓婵将在省城合肥上学的8岁女儿转学到璜尖小学,安下心来服务和回报乡亲。虽然知道乡村教学质量不如城市,但对于女儿来说,知识是可以学习的,经历却没办法复制,他们希望孩子能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确认清溪村务工返乡人员中没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之后,张建明、徐晓婵大年三十返回合肥过年。随着疫情形势愈发严峻,大年初二两人放弃休假返回村中,协助排查全乡境内的返乡人员,隔离、上门监测体温,在皖浙交界的省道终点处设立路卡。
“你不在,大家心里就慌。听说你初二就来了,我们知道你在这里,就不怕。”村民对徐晓婵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徐晓婵格外感动,也明白乡亲们对自己的依赖之情,同时也感觉身负全村人民的健康,责任重大。
2021年春节,徐晓婵一家积极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坚守在防疫一线,为返乡人员做核酸检测,去村民家中问诊随访,保障村民过一个平安温馨的春节。得知两位驻村医生不能回家过年,村民们热心送上了自己包的年粽,又邀请他们来家制作米粿,让夫妇俩在异乡也能温馨快乐过年。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家三口在山里的生活慢慢变成手机里的一张张图片,记录着驻村帮扶的点点滴滴。为了守护大山里群众的健康,夫妻二人不辞辛苦、默默奉献,怀非凡之爱,做平凡的事。
悠悠医者心,难舍驻村情
光阴如梭,时间飞逝。两年的时间在璜尖这个偏远乡镇好似未惊起波澜,但属于张建明、徐晓婵的驻村时光已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
7月10日是张建明、徐晓婵和女儿张清语一家三口返回合肥的日子。在这离别中,张建明、徐晓婵夫妇俩还是放不下自己所记挂的病人,上门给他们做着叮嘱,一一告别。
得知他们要走的消息后,村民们都自发前来送别。自家晒的干笋尖、新炒的茶叶、自制的辣椒酱,村民们用自己最朴素的表达,来诉说着对张建明、徐晓婵夫妇的不舍和对他们这两年来的感激。“厚德仁医,一心为民”便是这两村村民从心底里对他们的认同。
“我在这里安过家,我就是这里的人。我不觉得我是从这个地方走了,我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我还会回来的,而且会经常回来。希望你们能记着我讲过的话,要注意身体健康,治病不如防病……”这是徐晓婵医生一直念在心里的话。两年的点滴生活,走过无数次的乡间小道,时时刻刻都记挂在心尖的村民,都是他们在这的牵挂,也是他们心中不可分割的羁绊。两年间,他们全家经历了一生从未经历过的山洪、塌方、干旱、新冠疫情、特大洪水、冰雪严寒,他们与山区的村民同在,历经了一次次灾害,克服了一次次困难。
“我们曾经扛着折叠床和仪器,在高山上翻山越岭去为村民体检;曾经半夜被叫急诊,看诊完后,老奶奶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糖水蛋;曾经跟着乡里的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去璜尖岭值班值守,在冰天雪地时一起去岭顶铲雪抢通道路;也曾经被热心村民们盛情邀请,留在村里过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春节……”夫妻俩回忆起曾经的过往,眼里充满了激动的泪水。徐晓婵说:“我已永远爱上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在这里奋斗过的日子将成为我永远的精神力量。”(责任编辑:周胜武)
来源:安徽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