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遇见非遗 生动见证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历史(3图)

发布时间:2021-09-29 17:2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9日 16版 | 查看:703次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提出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并指出三条实施路径:促进广泛传播,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其中,明确提及了要“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这一表述,既是对近年来纪录片在保护、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肯定;也是对接下来纪录片将如何更好助力非遗绽放时代新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近年来纪录片和非遗越走越近,涌现出一大批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非遗题材纪录片。比如,《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指尖上的中国》《了不起的匠人》《锦绣纪》《中国手作》《百年巨匠·非遗篇》《年画·画年》等,纪录片已经成为传播普及非遗的主要影像载体,是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

已成为传播普及非遗的主要影像载体

  对于非遗的传承保护而言,以父子传承或师徒相传为主的传统方式,不仅传播渠道单一、影响范围狭小,而且有时候还面临着工艺细节、流程规范、文化价值等诸多非遗文化精髓失传的风险,更遑论推广普及。以真实性为核心特征的纪录片,与其他影视艺术类型相比,承担着更为鲜明的文献价值。当纪录片把镜头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能够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大幅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安全性,这也是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初心所在。

  纪录片《传承》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犹如一部不断自我革新的非遗文化影像志。但不论影视技术如何创新、拍摄手法如何更迭、叙事方式如何变化,用镜头忠实记录、探索中华大地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主创们始终如一的创作初心。再比如,《指尖上的中国》以八集的体量真实记录了龙泉青瓷、梧桐古琴、须派核雕等十多位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世家传人的故事。作品表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与精湛技艺,挖掘手工艺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等驻外机构播出,在向海内外观众生动讲述中华古老手艺的历史和传承故事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宝级手艺得到拯救、保护和传承。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纪录片能够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细节、工艺流程、社会现状和文化价值,以直观的影像方式收集、记录和整理相关数据,让丰富宝贵的非遗文化资源获得永久的影像留存,进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影像支撑。

是对外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于文献记录。当前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诉求,在此背景下,许多精品非遗题材纪录片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通过叙事手法、影像呈现、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创新,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

  真实性,一直是纪录片的首要属性。但伴随着美学追求的多元化,创作者从非遗主题发散开来,发掘更多的鲜活故事与文化精神,“纪录片故事化”也成为非遗纪实影像追求的目标。譬如,纪录片《传承》虽以表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题,但无论是故事化的叙述手法,还是对镜头画面的极致化捕捉,再或是解说词的年轻化处理,这些贴合时代的创新蜕变,唤起了人们体验、观看和探究非遗文化的兴趣,吸引着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纪录片《香事中国》通过对合香、香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抽丝剥茧,带领观众探究中华传统香事文化的本源。

  随着影像技术的更新迭代,以图像消费为主导的变革已成为社会现实。在技术美学的加持下,通过对精致唯美的视听画面的追求与呈现,吸引观众目光,带来饱满的审美体验,已成为非遗纪录片“出圈”的重要手段。纪录片《锦绣纪》很多地方都用了百微镜头,甚至自制了超微镜头接环,而随着接环增多,镜头稳定难度提高,即使自制了沉甸甸的云台,拍摄时,一次呼吸仍会捎带镜头微颤,所以很多镜头都是摄影师屏住呼吸完成的,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也是对外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致力于打造成“记录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视听百科全书”的《中国符号》,其大部分表现主题都与非遗文化直接相关。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不仅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的传承故事,更通过茶叶联络起从东方到西方、从远古到现代人类情感,真正讲述了世界范围内的“茶人”“茶事”,成为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

在新媒体平台释放出巨大传播能量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新媒体迅猛崛起,不仅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阵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视频消费习惯,而且还深度介入产业链条,为纪录片注入互联网基因,积极重塑纪录片的规则和版图。在这种融合态势下,非遗题材纪录片也迎来了蓬勃发展。

  一方面,在新媒体平台上非遗纪录片释放出巨大的传播能量。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互联网的走红,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并爱上了那些故宫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了解了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艺,并深深地为传承人们的工匠精神所打动。同样走红网络的还有《了不起的匠人》,该片用绝美的视觉表现和对匠人精神的深度挖掘,全幅呈现了手工匠人在当下的生态图景,一跃成为全网刷屏的现象级纪录片。

  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纷纷布局非遗内容。比如,抖音推出的“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让非遗内容成为平台宠儿,依托电商,为非遗在抖音打开新市场。快手发布的“非遗带头人计划”则通过短视频科技、互联网社交基因等资源优势,活化非遗技艺,培育非遗带头人,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意传播事件,助力非遗传承,实现非遗复兴等。可以说,在非遗纪录片的带动下,新媒体平台发现非遗内容的巨大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非遗正在年轻人中间刮起一阵阵潮流风尚,这一切都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现良性增长循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如《意见》所强调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正在通过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创作载体和传播手段而绽放出全新的时代活力。相信,在纪录片与非遗携手同行的道路上,不远的前方必将还有更大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实现。

  (作者:张延利,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