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4 14:11 | 来源:《党的文献》2021年第2期 | 查看:1689次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这要求我们紧密联系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同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重要地位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文化自信何以可能、何以重要、何以坚定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做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在建设文化强国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发挥文化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一、正确认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依据,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可能
毛泽东指出:“ 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无论是坚定文化自信,还是建设文化强国,首先要对“一定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深刻把握文化的历史脉络、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这个文化有特定的内涵,它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弄清楚我们建设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文化,弄清楚这个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间的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为什么能。
(一)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近平还作了进一步的深刻阐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有永不褪色的重要价值,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滋养。比如,“小康”“大同”思想是中国古人所向往的社会状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启迪。
另一方面,从中华民族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的历程来看,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危难关头舍身报国,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在 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民几代人前仆后继,不懈奋斗。孙中山指出:“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鲁迅在直面中国人是否失掉自信力的问题时也曾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以上两个方面充分反映出,中国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魂所系。正如习近平所总结的那样:“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等目标,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底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铸就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到各地视察时多次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阐发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绝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中。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改革时期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再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富滋养”。
这些伟大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这些伟大精神鲜明地反映了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和追求,反映了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和宗旨,反映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我们常引用一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而要敬重爱惜英雄,就要守护和传承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精神。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即便一时堪称强大,也是难以持久的,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有过惨痛的教训。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歪曲党史国史军史,诋毁英雄模范人物。
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澄清事实,正本清源,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维护、对精神的崇尚。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
文化自信既来自文化本身的深厚积淀和优秀品质,也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蓬勃生机。改革开放 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也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了深刻内涵。这些底气和内涵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对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和信心,我们才有了走好自己的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力,才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不断进步,自信不断增强,这三者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70多年过去了,这个科学预见正在变成现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将会进一步增强。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灿烂文化。
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二、正确认识文化在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重要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互生互补。其中,文化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等系统。习近平生动地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正因为如此,他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曾经一段时间,每当经济、政治等系统出现问题,一些人就把原因归结为文化方面,甚至出现“殖民有理”“侵略有功”的谬论。这启发我们不能局限在文化领域看文化的作用,而要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全面把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文化与经济紧密相联,文化由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本质上说,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其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是积极的助推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阻碍作用,这取决于它是不是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强调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如果不发展文化,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都要受到阻碍”。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一再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没有理想、没有艰苦奋斗不行,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物质”。
当今时代,文化对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习近平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对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他还对党员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历史告诉我们,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创造的很多人类社会发展奇迹的背后,都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这就是精神可以变物质、物质可以变精神的辩证法。
我们还要看到,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与其经济发展质量往往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文化产业越发达,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质量的贡献就越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既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也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4万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2020年以来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中的特殊作用。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并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等具体要求。这要求我们把文化创新和发展文化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二)文化对政治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政治和文化同属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及具体的制度安排,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同一种政治制度在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特点,往往就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由此产生了“政治文化”的概念,成为研究政治问题不可或缺的视角。
挖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的促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具有深刻的启示。又比如,文化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因而出现了法治文化的概念,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坚持的重要主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这些都表明,政治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实际,汲取文化养分,深深扎根本国土壤。同时也要借鉴世界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抄照搬,“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习近平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他提出,在党内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实践证明,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能激浊扬清,抵制和反对厚黑学、“潜规则”等思想糟粕,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文化对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凝聚作用
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人类活动的方式,成为人类进一步活动的重要因素,推动或制约社会发展的进程。文化观念不仅为社会建设确立价值标准,而且为社会发展提供目标理想和精神动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中国共产党为推动社会进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团结奋斗。新中国成立 7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维系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进一步在“以文化人”上下功夫,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良好的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并为此明确作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等具体部署,这为我们更好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凝聚作用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凌驾于自然之上。关于两者关系的思考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比如,中国古人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等观点。这对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启发。在现实生活中,从风景名胜到街头公园,我们常常看到这些名言警句,就是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引导作用的见证。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反思传统工业化道路引发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为战略任务来抓。1973年 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将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进入 21世纪,我们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并在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中,都明确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内容。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观念,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习近平通过“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总结,深刻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就要求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他还针对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并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生态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三、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实践要求,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坚定
文化自信表现在思想认识上,也表现在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做人做事的态度和风格当中。文化自信与否,突出反映在人们日常行为展示出来的精神面貌。它像空气一样,既看不见、摸不着,又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甚至可以说,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民族自信,一个复兴的民族的重要标识就是拥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这种可以真切感知到的气象,是民族复兴应有的精神状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和要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指引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讲“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不同于旧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他总结近代中国历史,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敏锐地发现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指出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等等,越是推进改革开放,越要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否则我们自己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纷繁复杂。特别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在网络空间中,新观念、新意识、新名词不断产生,这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但是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还有人利用这个平台争夺我们的意识形态阵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推动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我们还要深刻认识到,理论本身就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这些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是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内在灵魂。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中国思想文化、21世纪中国思想文化最为重要的内容。坚定文化自信,首要的要求就是学好用好这一思想,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提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根本上就是彰显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引领力。
对此,习近平深刻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概括涵盖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只要我们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就可以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不仅在于如何讲、怎样看,还在于怎样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人价值观出现了严重问题,没有善恶是非的观念,甚至违反党纪国法。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
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让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言论和行为相结合的基础上,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这个目标。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强调文化自信,决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盲目自信,而要在自觉传承、弘扬、践行中不断实现文化发展,这样才能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发挥文化的作用。如果没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需要、着眼未来发展,强调推动文化发展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不忘本来,就是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我们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一路走来。
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坚持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习近平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他还以文艺工作为例,深刻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一言以蔽之,我们既不能数典忘祖、割断历史,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应当在这片沃土上创造新的历史,做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吸收外来,就是要博采众长,吸收包括西方的优秀文化,做到“洋为中用”。自信不是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这不是文化自信,而是文化不自信的怯懦。古今中外,越是充满自信的文明,越是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的有益成分。
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也多次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
当然,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我们对待西方文化也要牢牢把握“优秀”的标准,并将其转化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就这个问题,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我们既不能画地为牢、全面拒斥,也不能照单全收、“全盘西化”,而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吸收外来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面向未来,就是要坚定地站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上,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后提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事实正是如此。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协和万邦”,西方文化主张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赢者通吃”。与西方现代化进程伴随殖民、战争和掠夺截然不同,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没有殖民、没有掠夺,而且发展起来后仍然不搞扩张,奉行互利共赢,始终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并没有改变,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以及近年来西方舆论炒作的“修昔底德陷阱”等等,都说明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诸方面,仍然处于“受疑”甚至“挨骂”的局面。
我们要直面这些挑战,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讲清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讲清楚中国的理念和主张等。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此专门作出部署,强调“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作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社会主义国家、负责任大国,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文化,这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结语
习近平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曾语重心长地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易事,不少人在顺境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坚定文化自信,同样如此。我们不妨借鉴人生“三境界”说,去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要求。
简而言之,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可能,在把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做到以知促行;二是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重要,在反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中做到以行促知;三是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坚定,在实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中做到知行合一。尽管这三个方面与“三境界”说也有很多不同,但至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视角,更加深刻地领会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总的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 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站在这个新高度,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把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有机结合,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作者:毛胜,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