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爆款频现的背后是对党史国史的寻根热情

发布时间:2021-08-11 14:50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1日 13版 | 查看:542次

歌剧《英·雄》过去几年圈粉无数,很多年轻观众二刷、三刷,更有甚者,打着“飞的”跟随剧组全国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受到热烈追捧,市场上一票难求,很多90后、00后成为“电波迷”。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收视狂潮和全民话题讨论,被网友称为年度“现象级神剧”。红色是这些作品的共同底色,讲述革命者的故事是这些作品的共同内容。近几年,像它们一样既叫好又叫座的红色文艺作品越来越多,如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杂技剧《战上海》、电影《1921》《革命者》《悬崖之上》。可以说,红色爆款频现越来越成为文艺常态。

  在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红色文艺是一个独特存在。它以文艺的方式记录党史国史,讴歌革命先贤,鼓舞人心士气,传承红色基因。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红色文艺经典。从《红日》《红岩》《红旗谱》到《刘胡兰》《董存瑞》《上甘岭》,从《党的女儿》《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到《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红色文艺作品犹如一圈圈岁月的年轮,刻写着人们对于党史国史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一方面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多元,人们有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一些红色题材文艺创作陷入脸谱化、概念化、套路化、口号化的窠臼,吸引力、感染力下降,导致观众流失,投资者远离。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艺创作重新焕发活力,不仅数量上呈井喷之势,质量也全面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口碑佳作。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成功打破与年轻人的语境壁垒,引发年轻人的共情共鸣,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段时间里“红色题材”等于“不好看”的刻板印象。

  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集体爆红,跟创作手法的创新有很大关系。比如,《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台艺术作品,借鉴了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并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多媒体手段为观众营造出富有魅力的视听效果;《觉醒年代》《1921》等影视作品,使用了青春化的表达方式,从演员的选择到台词的设计都尽可能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优质红色文艺作品大量涌现,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对党史国史的寻根热情。

  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历史学家钱穆也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并抱有温情与敬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加快发展,我们脚步匆匆,来不及欣赏路边风景,也无暇追忆历史。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百年,新中国也成立了70多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民族复兴脚步的加快,中国人对本国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自信与日俱增,开始更加主动地回望历史,产生对党史国史的寻根热情。

  人们希望通过历史寻根知来路、明去处。可历史是枯燥的,也是冰冷的。文艺作品可以为人们提供历史镜像,帮他们还原历史现场,还能让历史更加鲜活、更有温度。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文艺的途径了解党史国史,社会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需求量便大增,创作热潮也就随之而来。

  历史寻根,重在一个“寻”字。一方面,红色革命史离今天的人们尤其90后、00后比较久远,他们要想获得那段历史的真知,必须穿过岁月的帷幕,经历一个“寻找”的过程。另一方面,90后、00后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获得资讯的方式十分多样,养成了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个性。相较于被灌输历史结论,他们更希望重返历史现场,去亲自发现历史。因此,过去那种简单化、说教化的作品很难满足这一代年轻人寻根历史的诉求。只有真实还原历史原生态样貌的文艺作品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比如,电影《古田军号》大胆呈现中国工农红军初创之时,在红军内部、在毛泽东和朱德之间,关于如何建军问题的严重分歧,电影里还有领袖人物之间互相争论拍桌子的细节。这些都是对真实历史的呈现,非但没有抹黑党的历史,反而让年轻观众感觉真实可信,进而体会到革命道路的艰辛。

  另外,今天的年轻人对党史国史的大轮廓早已熟知,他们更希望将探究历史规律的触角伸到历史时空的幽微之处。年轻人对历史寻根方式的独特诉求,倒逼文艺工作者不得不改变讲述党史国史的方式、塑造人物的方式、表达感情的方式、宣扬理念的方式,红色题材文艺创作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最近几年备受青睐的红色文艺作品,无不很好地把握住了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转向,不再像以前那样用粗线条进行宏大叙事,而是尽力发掘、描摹历史的鲜活细节和人性的纷繁复杂,用细节和人性打动人,用真情和真实感染人,引导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结论。

  今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需要像革命先烈那样舍身炸碉堡、用胸膛堵枪眼,未来的年轻人很可能也不需要,但年轻人的成长是个永恒的话题。从历史的视角看,革命战争年代的那段历史其实是党和国家的“青春成长史”,按照今天的年龄划分,革命先贤当时基本都处于青年阶段。无论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能从党和国家的“青春成长史”中看到青春面孔,进而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形成一种镜像式体验,在共鸣中形成追剧、谈剧、粉剧的文化现象。年轻人追剧、谈剧、粉剧的过程既是对党史国史寻根热情的表达,也是对革命先贤成长经历的重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一部部爆款红色文艺作品也就自然产生了。

  (作者:刘海平,系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