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清退超时生才不是“克莱登大学”

发布时间:2010-09-10 00:13 | 来源:新京报网 2010-09-09 02:41 | 查看:1464次

  ■ 社论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一则通知引起轩然大波。通知称,学校拟清退超学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307人,奥运冠军杨威和高崚位列其中。在一项8300余名网友参与的“关于华中科大清退研究生”的网络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力挺校方,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淘汰制,否则没法提高质量”。

  大学清退“超时”研究生,这不是第一桩,大约四年前,南开大学就曾清退28名攻读学位时间超过9年的在读博士生。这次华中科大的清退,由于规模大,且涉及两位奥运冠军,由此有了“看点”。

  不少舆论认为,这是学校严格把关的结果,但如果进一步分析,这其实是过去把关不严的结果,是对以前的一次修补。

  这也暴露了,一些学校并未严格执行《学生注册管理办法》。依据《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应当注册的学生,超过学校规定期限2周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学生,视为放弃学籍,予以退学。凡不能如期注册的学生,必须在正常注册期结束前向学校相关部门办理请假手续,并继而在注册中心办理暂缓注册手续。而据报道,“记者在该校公共管理学院网站上看到,高崚、杨威曾先后4次出现在‘未注册研究生名单’中,学院督促其及时注册”。那么,这些未注册的同学,后来都注册了吗?没有注册的去办理暂缓注册手续了吗?

  作为规定,如果不严肃执行,“宽进严出”将无从说起。高校中不少“超时”学生,其实属于“挂名”学生,姓名在册,但多年未注册,按规定,其实已经不算是学校的学生了。尤其是一些现役冠军运动员,从录取后,由于忙于比赛、训练,就很少进过大学校园。但学校总舍不得从学生名单中将其除名。两位奥运冠军连续4年未注册,其学分又是如何修完的,这与克莱登大学的“教学方法”又有何不同?这些问题,还需要校方和当事人给公众一个交待。

  希望这次清退,能不顾及名人的名头、各种利益关系,一视同仁。华中科大此前不顾情面公布所有名单,迈出了很好的一步,但从目前各方的反应看,有“网开一面”的趋势。如是,这次“严格把关”,或将草草收场。

  另外,有的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真的已经“人间蒸发”了吗?这当然有学生的责任,那么,导师和学校的责任呢?难道学生不理睬老师和学校,学校和导师就不可以主动联系学生?

  在国外大学,对于博士生,导师必须保持每周有一次以上的交流,而且,每一学年都有严格的答辩,要求学生将一年的学习与工作写成一篇论文(报告)参加导师组织的答辩,如果答辩不通过,就有可能被要求退学回家。假如我国大学也有这样的考查、评价以及基于考查、评价结果的淘汰,那么,一名不合格的学生是不可能熬到8年才被清退的,反之,如果一名学生被允许在学校攻读8年博士,这表明不是他自身不努力、不适合攻读博士,而是他在“十年磨一剑”。

  华中科大此次清退研究生,既涉及教育公平问题,又涉及导师制问题,这都不是一所学校的问题。大学更应该以此次清退来反思培养、管理中的不严格问题,进而建立更严格的、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机制。

(责任编辑:周仙姿)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