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5 17:2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07月06日 19:43 | 查看:1210次
图为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陈宇。 刘浩 摄
中新网鄂尔多斯7月6日电 题:“9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宇:跨越500公里的生命接力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一想到这个世界上会有一个陌生人和我流一样的血,和我一样快乐地生活,感觉非常神奇,特别有成就感。”7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宇如是说。
“90后”陈宇是鄂尔多斯一家发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他在公司人缘特别好,身边人遇到什么难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让他帮忙。
图为陈宇在医院。 刘浩 摄
生活中,陈宇热心公益。2012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就加入了准格尔义工协会;从2011年至今,陈宇的累计献血总量达3800毫升。
说起登记入库的情景,陈宇还清晰地记得,2018年的一次志愿献血活动上,恰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这是他第一次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治疗血液疾病的意义。“虽然之前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但‘能救人’这三个字让他毅然签了志愿书。”对于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的陈宇来说,加入“中华骨髓库”是水到渠成的事。
图为捐赠者送给陈宇的礼物。 刘浩 摄
那一年,陈宇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登记入库志愿者。谁也不会想到3年后,这带着“重生”的生命火种,会在500公里外的北京点燃希望。
今年4月,陈宇接到了准格尔旗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的骨髓与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孩子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有捐献意愿。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儿童初配成功,陈宇欣然同意。“这是十万分之一的配对成功概率,这是在拯救一个孩子的生命呀!我必须去。”在他看来,间隔12年的“种子”终于发芽了,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缘分,也是自己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心。
此后,陈宇多次前往医院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几天后,医院传来好消息,陈宇的血样与患者高分辨配型成功。由于怕父母担心,陈宇并未第一时间告诉家人,而是自己一个人悄悄准备。
图为陈宇一家人。 刘浩 摄
“从得知消息到正式捐献这几个月,没必要让家里人一直挂念。”陈宇说,直到前往医院时,他才告诉家人去捐献造血干细胞,此时陪在身边的是准格尔旗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
6月16日,经过严格准备,在中华骨髓库内蒙古分库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内,陈宇平静地躺下,干细胞采集医生帮陈宇的手臂插上无菌管路,一旁的采集器发出“滴滴”的工作声,红色的血液逐渐流入管路进入机器,逐渐分离出粉白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小时20分后,这些带着“生命的种子”的液体将为急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去新生。
“因为遵循造血干细胞捐献中供患双方‘互盲’原则,所以我对受捐者的具体信息是不知情的,只知道对方是一个5岁身患白血病的儿童。”陈宇说。
图为陈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誉证书。 刘浩 摄
采访中,这个年轻的“90后”总是把自己的父母挂在嘴边。“无论是热心公益事业,还是积极捐助造血干细胞,这一切内化于心的孝心、爱心、善心都是受父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陈宇说,家风“润物细无声”。
“好好吃面,养好身体”,这是附在一张画上的小贴士,陈宇告诉记者,这是受捐者送给他的。虽然画作抽象,但在他看来,每一次落笔都是这个孩子内心世界最真诚的祝愿。“看到这幅画,我心情很复杂,有开心、感动、欣慰和感慨,因为我也是父亲,我能体会到孩子生病后那种心疼、担忧和压抑。”陈宇说。(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