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9 12:0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1年5月24日 | 查看:484次
人物故事:
樊长安,男,1948年7月生,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兴华村四组居民。
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从韩城市芝川镇兴华村(原堡安村)蜿蜒而出,一直延伸到“赵氏孤儿”历史故事的见证地--三义墓墓址。今年72岁的村民樊长安对这里的一路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每隔三五天,他就沿着这条路去墓园清理杂草、打扫卫生,义务守护三义墓达52个春秋,谱写出一曲忠义守信的赞歌。
樊长安生于耕读之家,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因为打小记性好,父亲对他的文化学习抓得很严,督促他四五岁开始背诵《国殇》《正气歌》等诗词古文,还悬臂练习楷书。当贪玩背不出课文时,父亲就罚他跪在院子里,头上还要顶上成十斤的老砖。正是这样的严父教子,让樊长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也让他对文学、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在程庄,长在少梁,西仪门外甥,葬在堡安。”上世纪50年代,正上小学的樊长安听老师讲《赵氏孤儿》的故事,深深被程婴和公孙杵臼信守诺言、忠肝义胆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常去墓前瞻仰义士。他常说:“公孙舍命,程婴舍子,都是难得的义士,他们葬在堡安,也把信义的火种播撒在这里,这是我们每个村民的幸运。”
1968年清明节,樊长安上坟扫墓,发现墓旁的枯枝杂草被火点燃,引燃坟头的迎春花,刹那间便烧了起来。扑灭火苗后,看着不远处被半人高的荒草包围的三义墓,他产生了一丝担忧:三义墓是“赵氏孤儿”见证地,是韩城的文物古迹,更是千古信义精神的象征,如果被无意引燃,岂不是天大的损失?为保护三义墓,从此他便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守墓生涯,风吹不改,雨打不动。从家里到三义墓大约二里路,从前道路崎岖,樊长安只能从沟底爬到墓园,即便这样,他每隔几天拿着麻袋、锄头等工具,为三义墓擦一擦墓碑,锄一锄杂草,捡一捡碎石砖块和垃圾等,直到前几年修了路,他才改骑自行车去。“韩城自古便重信义,境内除了三义墓,还有多处九郎庙,纪念赵氏孤儿的传奇历史,也传承着忠义守信的伟大精神。”
为了更好地宣传程婴、公孙杵臼守诺救孤的义举,樊长安四处收集资料。家中一本《史记》虽已泛黄,其中《赵世家》部分被他密密麻麻做满标记。多年来,他踏遍沟沟峁峁寻找相关文物古迹,寻访专家、乡贤,收集不为人知的史料,对照校对,再把故事讲给乡亲们听。对三义墓和赵氏孤儿的故事细节,他如数家珍,细到墓碑立于哪一年都能一口答出。他还根据村里老人的讲述,手绘了一幅三义古墓示意图,复印出来免费给参观的人查阅。樊长安告诉记者,三义墓位于村东南古寨,从前这里占地十余亩,有厢房、寺庙、水井、戏台,还有和尚,上世纪40年代因故损毁,仅剩下三座墓。“这是村里仅存的珍宝,我一定要传承守护下去。”
樊长安常说:“太史故里要有史记,堡安村人也要传承信义”,这种信义被他深深融进自己热爱的文史研究中。在樊长安看来,研究史料也要讲“信”,必须经过求实考证,不能信口开河。因村内古建遗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樊长安从小喜欢摘抄记录村内古建筑上的文字,常带着笔和本子抄录民居砖墙门户、古戏台、看家楼、老祠堂、八字墙、五星楼等建筑上的文字,回家后通过查询史料,对这些文字的背景与内涵进行解释,有时听到别人讲文史故事也会记录,查询史料、仔细比对后,再讲给别人听。在他家中,珍藏着许多典籍,《辞海》《辞原》《史记》《二十五史》……许多书被看得起了毛边,对书中记载的历史典故,他工整地记录在笔记本里,数十年已积累了一大箱笔记。
近年来,韩城市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对三义墓与堡安古村落颇有研究的樊长安也义务参与接待,当起文史讲解员。只要有人参观,哪怕正在地里干活,他都会扛起农具去讲解。多年来,累计接待百余次国内外学者、游客、媒体研学活动,向他们热情讲解赵氏孤儿及古村落的故事。从青丝到白发,樊长安用自己的力量宣讲古村落历史文化,靠信念守护三义墓,传承着千古流芳的信义精神。
来源:陕西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