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陈荣超:不给子孙留金银 留精神(图)

发布时间:2010-06-16 00:00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0-06-13 | 查看:5547次

  2010年6月10日,陈荣超(前排右一)及夫人(前排右二)出席出席北京市丰台区道德模范巡讲展示活动启动仪式。中国文明网 邓植尹 摄

  陈荣超,男,四川成都人,1932年12月出生,1950年1月入伍,1956年7月入党,原系总参装甲兵指挥学院学员大队政治委员,1988年退休,现为丰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第十三休养所军休干部。

  陈荣超同志是一名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的共产党员。五十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永葆共产党员本色,退休不退志,心系西部山区,关注公益事业,和其爱人一起,将大半生积蓄共20万元捐给了贫困地区,在四川省芦山县建起了一所希望学校。近十年来,他和爱人不顾年老体弱,先后10次长途跋涉赶赴学校,看望师生,关心孩子们的成长进步,并陆续投入数万元,送去了学习教材,设立了教学奖励基金,使这所希望学校成为当地的名校。

  陈荣超2001年、2005年、2009年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军休干部”,2005年、2007年被评为丰台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荣获“中华慈善奖”,2007年被评为“首都十大公德人物”,2009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生死关头的奉献抉择

  党的先进性,是靠每一位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体现的。用“把一切献给党”这句当年被誉为“当代保尔”吴运铎同志的格言,来概括陈荣超同志所走过的革命道路,是最恰当不过了。

  陈荣超同志退休后心系革命老区人民,为老区人民做点什么的心愿越发强烈。于是老陈夫妇决定把家里50年积蓄捐给希望工程。由于存款还不够20万元。就开始千方百计的省吃俭用。在1999年,他们的存款快接近20万元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老陈突发心肌梗塞,住院紧急抢救,医生向家属报了病危。

  从某种程度上讲,病人危重时刻,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足够的钱。尤其突发急症病人。用钱能在医院争取到最早的抢救时机,可以使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用钱可以请到最权威的医生,可以用上价格昂贵,又有较好疗效的进口药品。钱对危重病人来说太重要了。一个人一辈子最需要钱的时候,莫过于此。

  在医生报病危的时刻老陈当时意识非常清醒,如果让家人先把存款取出一部分来,以备救治之需,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老陈并没有这样做,他从容面对不测,理智处理善后,不能让自己壮志未酬。他没有让家人赶紧把刚攒够的20万先拿来救命,而是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抉择,把老伴叫到身旁,欣然立下“把20万捐献给希望工程,把自己死后遗体捐献医院作医学研究”这个遗嘱。两条中任何一条都是常人所难以办到的,生死时刻,老陈心中只装着党和人民,只挂念着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心中丝毫没有考虑自己,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小家。幸运的是老陈与死神擦肩而过,奇迹般的死里还生,可谓“好人一生平安”。

  一个人来到人间几十年走一回,能留下什么呢?除了积攒点财富之外,也只有一个人的肉身啦。如把这两项都捐出。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交给国家医学研究事业。不等于把自己的一切的一切完完全全献给党和人民吗!老陈在生死关头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这不是在做秀,这是一个人的生死抉择,是陈荣超同志几十年跟党走、受党的教育,党性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退休之后的孜孜追求

  陈荣超夫妇,可称得上是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他们夫妇有着共同的革命经历和理想追求。老陈的夫人杨玉仙1949年入伍,1953年转业后到大学读书,1957年入党,大学毕业后分配在201研究所工作。杨玉仙同志,工作认真负责,晋级高级工程师,任某军工厂副厂长,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也是有着近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

  陈荣超夫妇先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都享受着国家较高的工资待遇,革命工作几十年,退休了,放松一下身心,筹划筹划家庭的物质生活,享享清福,是非常自然和理所应当的事。

  陈荣超夫妇则不然,他们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还要再为党做点什么”实际也应该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为党做点什么”还是向党要点什么?是向党争工作,还是向党争待遇,这里面体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

  90年代初期,陈荣超夫妇确定捐资20万,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建一所希望小学的时候,家庭存款才够一半。老陈夫妇本应能享受较好的生活,却把生活降到温饱线上,他们不吃营养品,不添置新家具,不购买新衣服、新电器。吃饭满足于粗茶淡饭、一菜一汤,生活中用的手纸,也是杨玉仙用攒的废报纸从超市换来的,因为用报纸换,要比用钱买便宜。是他们吝啬吗?不是,每一次所里奉上级指示,搞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时,他们的捐款额都是所里领先的。他们夫妇,曾10次去雅安晨阳小学,又送去了价值几万元的学习用品。他们把钱花在了党的教育事业上,花在了刀刃上,花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陈荣超夫妇这两位古稀老人,老共产党员,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别人。

  陈荣超同志常说的一句话是“物质生活上低标准,精神生活上要有高追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生命不息,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止!陈荣超同志身上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陈荣超夫妇省吃俭用,用精卫填海的精神,捐助兴建芦山县晨阳小学。当孩子们向他们哭着说“再不会在没有门窗的破旧教室里挨冻受怕”的时候,他们老俩口也激动的老泪横流了。两位老人的泪水中饱含着付出建校的艰辛和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学习之所而感到的欣慰。建校十年来,学校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里面饱含着二位老人的心血。当收到孩子们一封封汇报成绩的来信时,二位老人满足了,由衷地笑了,这就是二位老人在精神上追求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陈荣超夫妇内心世界的天平上:“人民利益的分量太重、太重,个人利益一边的分量却轻之又轻。

  走进陈老家中,整个房屋从未经过一点装修,透着简陋。家中陈设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用具,显得清贫,不知主人身份的,哪会想到这就是两位共产党员、又是国家中高级干部的住所。

  如果用两幅大照片同时对比在我们面前展示,一幅是陈荣超夫妇简陋的居室、一幅是“晨阳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我们的精神也会震撼。我们会感到陈老夫妇的捐资助学行动太伟大了。他们苦的是自己,造福的是下一代。他们为党和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陈荣超夫妇不愧是共产党员在新时期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

  三、服务人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再次捐资助学20万

  陈荣超夫妇,已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他们清楚生命的自然规律。年龄在一天天增长,身体状况会一天天的衰退。但他们依然在用有生之年为人民办实事。2005年10月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历史时刻,陈荣超夫妇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再捐款20万元,兴建一所希望学校的思想汇报。陈荣超夫妇的思想汇报,得到了军休党委、丰台区民政局党委和丰台区委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给予了他们夫妇再次捐资助学壮举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陈荣超夫妇早年投身革命,战争年代那段,留在一位何婆婆家养病时,老婆婆恩情胜骨肉,不惜生命在掩护他、照料他,那是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党群之间的鱼水深情。陈老一直铭记在心。胡锦涛总书记在曾经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

  陈荣超再次捐资20万给希望工程,这笔钱陈老夫妇说过:到第二年5月才能完全攒够,他们提出思想汇报的时间是2005年10月份。陈老夫妇知道,从提出捐资助学到选址、建校,还有一段运作时间。陈老夫妇是把五月份之前的工资,都按月提前打入捐款啦。现在,社会发展,人们超前消费成为时尚,买套房子或买辆汽车,打个首付,先享用着成果,钱慢慢还。社会上又有谁是在超前捐资呢?陈老夫妇是当代最可敬的人。

  社会上凡是有善举之人,捐资助学也好,扶贫济困也好,都是量力而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捐出资产的一部份,向社会做个回报,献献爱心。至今还未见谁把自己的存款倾巢捐出。尤其一个靠工资收入的家庭,一下捐20万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啦。在陈老夫妇身上哪里还看得出有一点点私字。他们是雷锋式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是党的骄傲。

  在前年中央电视《国防时空》栏目举办的陈老事迹现场采访节目中,主持人对陈老夫妇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陈老,你们夫妇的心愿是捐资助学,为什么一定要一次捐20万呢?捐五千行不行,捐一万、两万行不行?”陈老说:“国家规定,捐建一个希望小学,最少投资是20万。”主持人又问:“一定要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吗?”陈老在略加沉思的时候,主持人把话筒转向到场观众。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干休所里的一位工作人员接过主持人的话筒,这样说道:“美好的心愿,应该像十五的月亮,是圆满的。缺一点,都不是圆满的心愿。比如,一个人从小的心愿是上大学,你让他读到初中或者高中行不行,他会回答:不行。因为那没达到他的心愿。”陈老夫妇一次一定要捐资20万,他们不是要赶时髦、走形式,而是像建四川芦山晨阳小学那样,他们浇灌着自己亲手栽下的小树,一天天的长大,并结出丰收之果。陈老夫妇求的是办学实效,这才是陈老夫妇捐资助学的初衷。陈老夫妇的付出获得了山区人民纯朴的爱戴。山区人民在感激陈荣超夫妇的同时,更感谢我们的党,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起两所希望小学后,陈荣超夫妇仍在坚持他们未尽的事业。他们改变捐资助学方式,只要攒足3万元,就在雅安地区建一个希望图书室,目前已建成6个希望图书室。他们夫妇的目标是力争在有生之年为雅安地区的每个县建一个希望图书室。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