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线去 那里是最好的思政课堂

发布时间:2020-10-27 08: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0月27日 01 版 | 查看:956次

华中科大108名青马学员暑期调研疫情冲击下的城乡基层 

尽管早已回到久违的校园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暑期时的一幕幕,让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2018级本科生向亮萤念念不忘。

  在湖北秭归县阳光社工服务中心,她负责当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暑期托管,教孩子们“七步洗手法”。一个眼睛大大的女孩练习完无比开心,“我可以回家教我奶奶洗手啦!”

  “看到那一双双充满稚气的眼睛,一只只胖乎乎的小手,我觉得自己所作的事情很有意义。”托管结束时,这名90后姑娘在日记中写下实践心语。

  城乡基层是实现群防群控的组织基础。疫情冲击下,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怎样的挑战?

  今年暑假,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校青马工程”培养思路,组织40名学员以向当地党团组织报到等形式进入19个政府部门、13个当地团组织、5个社区街道、3所事业单位就近就便开展政务见习,并统筹108名“青马学员”在家乡开展“疫情冲击下基层城乡社会治理研究”暑期社会实践。

  “开展此次实践,就是想引导‘青马学员’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经风雨、练本领、长才干,培植深厚的为民情怀,为今后走向基层、提高治理能力奠定基础。”负责此次活动的该校团委书记、青马学校办公室主任林桢栋谈到。

  最真实的国情社情体验,成为学生最好的思政课堂。

  在一个多月的实践中,向亮萤不仅成为孩子们眼中“多才多艺的社工姐姐”,还成长为备受社工机构肯定的“骨干社工”。她和同事们一起深入农村,参与孵化党员志愿服务队、老年协会等组织的各项活动,调动村民自我服务的积极性,让村民自主投身于乡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

  在广州市海珠区金碧东社区,无论是“文明养犬行动”,还是“地铁博物馆夏令营”,都能见到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生刘子灵忙碌的身影。她发挥专业所学,走访社区党委、社工、物业、居民等六大团队,帮助梳理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结构,完善“蜂巢”党建制度流程体系,形成一份9000余字的调研报告,获得社区党委的一致好评。“群众事无小事,基层党组织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在困难面前聚力同行,是我学习的榜样。”参与社区治理两个月来,刘子灵收获满满。

  在安徽省祁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2017级第二党支部书记戴丽琰承担起单位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工作。短短六周,她编发文章50余篇、推动粉丝增长6倍、浏览量破1万人次。“听老兵回忆70年前的故事,触摸保存70年的军官证、军功章,我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付出,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江西省新干县界埠镇,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腾跟随政府工作人员走乡串户,深入多个行政村中的十余户贫困户家庭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记录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条件改善和日后发展等信息,并及时反馈给扶贫工作人员,也针对性地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刘腾感慨,“脱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走访中我们听到了贫困户无数句‘感谢党和政府’。淳朴的话语却更加激励我们,坚定信心,决胜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已到尾声,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些地区增加了因灾返贫的风险。带着这种担心,人文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黄新杰调研了湖北省大悟县丰店镇的很多村落。在田间地头,她顶着烈日询问农民特色农副产品种植经验;在扶贫车间,她向基层干部请教自主产业造血功能;在农家小院,她向老乡们了解易地扶贫发展情况……一家家的走访,让她看到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魏永康体会到了什么叫“力行获感动”。

  7月26日,恩施州建始县普降大到暴雨,厚厚的淤泥给城区清扫带来很大难度。魏永康同建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干部职工一起来到船儿岛社区吉祥园小区进行灾后清淤。“我们清淤最累的时候,一位社区大爷一直招呼我们去他家里休息。大爷家里受灾没法烧水泡茶,却还坚持要我们喝矿泉水解渴。”一瓶矿泉水,一句感谢的话,让魏永康感受到党员干部与群众的鱼水之情。

  两个月时间,108名华科大青马学员带着思考,赶赴全国21省70个市、区、县走访实践。他们结合专业特色,完成访谈记录205篇、调查问卷939份、实践感想97篇、总结报告达38万字。

  据介绍,华中科技大学“青马工程”注重实践导向,以“信仰入头脑、实践长才干、基层立功业”为培养主线,通过“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能力提升”等方式,以寒暑假为主体,设计“第三学期”社会实践课程,围绕政务见习、生态文明治理探访等主题,已持续开展三年。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青马学校校长邵新宇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青马工程’的统领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青年政治骨干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敢当大任、追求卓越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通讯员 李旻丽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