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8 20:44 | 来源:辽沈晚报 2020年09月15日 04版 | 查看:4947次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铭记历史系列报道 第九期
周保中在东北工作期间用于接头的四川硬币正面。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供图
周保中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供图
周保中在东北工作期间用于接头的四川硬币反面。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供图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里,收藏着一枚四川二百文硬币。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枚硬币是周恩来派周保中到东北,与中共满洲省委方面接头时的信物。从此,周保中也开始了他在东北的14年抗日斗争之路。
昨日,记者采访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他向我们介绍了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的周保中,14年抗日斗争的历程。
周恩来为其取名周保中 有“保卫中华民族”之意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介绍,馆藏的这枚作为接头信物的硬币,年代为公元20世纪30年代,质地为单一质地、其他金属,通长4.2厘米。硬币正面印有中华民国2年四川造币厂造200文字样,硬币背面印有中华民国及200文的英文单词。这枚硬币成为了周保中开启14年抗日斗争关键物件。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1902年出生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大理,父亲是皮鞋匠,母亲是农民。中学时因为家庭贫困,周保中被迫辍学。15岁时,他离家投入滇军,参加过护法战争。1923年被选送进云南讲武堂学习,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多次立功。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派周保中到苏联学习,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找他谈话交代学习任务,让他安排好家属,到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为使他顺利出境,周恩来给他弄到了一张写有周保中名字的出国护照,让他用这张护照出国。“从此,奚李元改名周保中,这是周恩来送他的威震一世的英名,他的一生也和这个名字一样,为了保卫中华民族转战南北。”周浩告诉辽沈晚报记者,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周保中和国际列宁学院的同学们纷纷要求回国参加抗战,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他多次向中共代表团提出回国请求,要到抗日斗争最前线去。
周保中回国后,于1931年11月,根据中共代表团给的联络关系和暗号先到天津和北平(北京),但都没有接上关系,不得已他回到上海。他辗转找到中央军委机关,在那里见到了周恩来。交谈中,周恩来告诉他,东北已经被日本侵占,党组织决定派他到东北从事武装抗日斗争工作,希望能在东北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周保中毅然接受了组织交付的新的战斗任务,并表示决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1932年1月,周保中从上海来到奉天(沈阳),当时中共满洲省委被破坏,由奉天迁至哈尔滨,于是周保中接头出现困难。当时,日本侵略者满街抓人,突然有一个人在街上故意撞了周保中一下,塞给周保中一张纸条,然后按照纸条提示的地点和门牌号,找到了一家不大的门市铺子。这是一家金笔厂,周保中走进屋,对掌柜的说:“有金笔吗?”对方回答:“有!”又问:“多少钱?”又答:“二百文。”于是,周保中拿出了用于接头的四川二百文硬币,掌柜的也拿出同样的二百文硬币,暗号对上了,掌柜忙将他引到后屋,将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具体地点及接头暗号等情况告诉了他。
周保中赶往哈尔滨,按照金笔厂掌柜事先交代的,头戴礼帽,身穿大袍,戴着一副墨镜,手拿一本杂志在儿童公园转来转去,三天后一名姓黄的同志把他带到冯仲云家里,终于接上了关系。当时,冯仲云家就是北满省委所在地,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也在场,后周保中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从此开始了他在东北的抗日斗争。
1932年春,周保中被派遣到吉东宁安地区指导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游击队。他成功打入吉林救国军,被任命为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在宁安、敦化、安图、桦甸、抚松等地英勇打击日军。
1932年10月,周保中率部攻打宁安县城,他冲锋在前,腿部中弹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没有任何医疗器械和麻药的情况下,他忍着剧痛用钳子拔出打进小腿骨中的弹头,用刀刮去被子弹打烂的皮肉,留下了“忍痛刮骨胜过关公”的军中佳话。
1933年,当各地义勇军遭受挫折转入低潮时,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他奔走于吉东地区各抗日队伍中间,团结广大爱国将领重整旗鼓,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1934年2月,周保中在宁安县成立绥宁反日同盟军并任军长,1935年2月建立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在部队内积极发展党团员,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保证党在部队的领导地位。1936年2月,周保中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1937年10月10日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并任总指挥,下辖东北抗日联军第四、五、七、八、十军,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吉东地区取得了新的成果。
为冲破敌人实施的“三江大讨伐”,1938年5月1日,周保中在宝清县大梨树沟主持召开吉东省委和第二路军高级干部会议,部署第二路军主力西征计划。
1938年7月1日,西征部队先遣队出发,相继袭击三道通、苇河县楼山、珠河县“集团部落”等地。在行进途中,因敌人严密封锁,给养极端匮乏,西征部队连续行军、战斗,疲惫不堪,又因与汪雅臣的十军无法会合,返回根据地。
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的西征,历时4个多月,战斗百余次。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西征部队突破敌人在伪三江省的封锁包围,分散和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西征部队在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扩大了党和抗日联军的政治影响;西征返程出现的“八女投江”英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代表和典范。
1939年秋冬,东北抗联指战员经过艰苦的反“讨伐”斗争,虽然挫败了敌人妄图彻底消灭抗联的图谋,但抗联部队受到严重损失。严峻的形势要求东北党组织和抗联领导人必须实现党的统一领导,改变游击运动的战略布局和活动方式,以继续坚持游击战争的开展。
1939年11月,为寻求苏联协助东北党组织,打通与中共中央的联系及对抗日联军的援助,周保中赴苏抵达伯力。
1940年1月24日,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在伯力召开,会议分析了东北抗联的斗争形势,总结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斗争方略,讨论与苏联远东红军建立联系及相互合作问题。1940年12月又在此召开满洲全党代表会议,抗联部队陆续转移至苏联境内休整,并在伯力附近和海参崴与双城子之间分别建立南、北两个野营作为抗联部队休整区。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正式成立,对外使用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步兵第88旅番号,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张寿篯)任政治副旅长,旅以下共编四个步兵教导营,两个直属教导连。同年9月13日,在原东南满、吉东、北满等党组织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执行委员会。
周浩介绍,抗联教导旅成立后,在进行紧张隐蔽军政训练的同时,还持续不断地派出小部队回东北秘密开展侦查工作。“了解敌人驻军情况;进行群众宣传、组织工作;还建立了游击活动根据地;并且吸收队员;监视所在活动地区的铁路、汽车路运输情况,依照特别指示考察建立飞机着陆场地。”周浩表示,这些情报编辑成“日军满洲地区防御部署”小册子,为1945年8月苏联远东红军对日作战,摧毁日本关东军在边境地带军事设施提供了重要依据。据统计,从1941年到1945年,抗联野营教导旅派遣有30余支小部队,共计300余人次回东北进行活动。
回国对战日本关东军
迎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远东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周保中迅速指挥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参加对日本关东军的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周保中指挥东北抗联指战员迅速抢先占领东北12个地区57个战略据点,在各地开展搜剿日伪残余,维护社会秩序,进行建党、建军、建政等工作,为八路军、新四军顺利进军东北开展工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94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人民自卫军,周保中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同月25日,周保中在沈阳向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陈云等领导汇报东北抗日和当前主要工作任务,并移交组织关系。
11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周保中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东北人民自卫军统一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标志着东北抗联完成了历史使命。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专家观点】
周保中十四年抗战 展现勇赴国难的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
周保中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指挥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者苦战14年,最终迎来伟大胜利。这位身经百战、屡建功勋的抗联领导人、抗日民族英雄,不仅是有着崇高革命理想信念的爱国者,同时也是一位赤胆忠心,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东北14年艰苦卓绝抗日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英勇拼搏、百折不挠、勇赴国难的东北抗联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在东北抗战中的集中体现。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