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3 21:37 | 来源:学习时报 2019-08-12 A1版 | 查看:1434次
殷陆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指出,“希望大家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这是对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的深情嘱托,也是对全国文艺界、社科界的殷切希望。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文艺界、社科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切实掌握作品人才共成长的规律。从人文社会宏观来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最终要看文化艺术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社科水平最终也要看社会科研成果。文艺界历来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以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为主要目标。社科界历来高度重视社科成果的问题导向和实践转化,以推出更多富有原创性专业性系统性的时代杰作为工作重任。从个人主体微观来说,大师大家都是因为有大作品才成其大名,名人名家都是因为杰作才成其美名。一个作家没有优秀作品支撑,一个哲学家没有著名论说作证,是不可能在当代立身、更不可能青史留名的。这既符合文艺、社科工作者成名成家的规律,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成家先得有好作品,才可能有好名声;有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才有留得下、立得住的大师大家。
全面把握精品的主要标准和内涵。评价精品有标准,每个时代不一样,每个行业也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标准是有的,主要的标准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传播精准。思想精深是作品的魂,思想性是作品的筋骨,一部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迹,或是因为在理论价值刻下重要创新足迹,或是因为在人文精神上烙下重要时代痕迹。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抑扬,其中蕴涵的主题思想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展示出高格擎天的时代精神。艺术精湛是作品的神,艺术性是作品的血脉。制作精良、传播精准,则是因为超出同时代、同类型的艺术水平,满足了更广泛受众、更新更好水平的更高要求,获得当代称赞、后代认同。从当代来看,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论、市场检验的作品,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形式内容兼优的作品。从历史来看,思想的独特价值、艺术的创新价值、传播的效益价值无不展示着精品的永恒价值,多少年口口相传的群众口碑、多少代惺惺相惜的专业认同、多少地跨界欣赏的行业传承,无不彰显着精品的精益精神。
不断拓展创作精品的实践道路。创作精品的道路千万条,但都离不开实践这条大路。历史证明,佳作多出原创,妙手或有偶得,但锤炼苦吟更是寻常事,有着独到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精品往往是名家长期自主性、独创性实践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创作精品力作的前提和基础。增强脚力,走得正、走得实、走得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才能抓到精品创作的“活鱼”“鲜贝”,找到精彩生活的细水泉流;增强眼力,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才能真切感知丰富生活的细节脉动,细致描摹世间万象的人生百态;增强脑力,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才能梳理厘清理论深处的逻辑脉络,顿悟勾勒历史深处的规律线索;增强笔力,写得好、说得巧、演得妙,体察人情、体会人心、体悟人性,才能以个别之眼写出普遍之心,得古今之意绘就历史之局,为时代立心为人民立像。只有不断追求高峰的境界,才能培养常上高原的才情;只有鼓励个性创造之氛围,才能催生激荡人心的佳作。创制精品力作,不能不下苦功夫,不得不下“笨”功夫,不少名篇佳作的诞生往往都有一段初时不为人知、后来广泛流传的趣闻轶事。这些寓含名师大家精心、精工、精细、精准精神的别样故事,也成为大师风范的精彩注解。
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文艺家要为人民抒情抒写,描写讴歌人民。社科工作者同样需要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文艺、社科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创作导向和社科研究原则。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的爱憎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幸福追求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更加自觉创制以人民为创作对象的文艺精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社科工作者要把人民的关注关心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实践难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问题,把人民要求和社会需求作为社科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的切入点,更加自觉研制以人民为服务对象的社科精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文艺、社科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文艺、社科工作者用作品说话、用精品立身,发挥武装头脑、塑造心灵、熔铸灵魂、成风化人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传递真善美,传播科学、理性、民主、文明,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凝心聚力、增进民族团结、推动国家发展。要多创制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精神。要多推出有新见解、有重分量、有说服力的社科成果,宣介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